由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是一个定义多样且宽泛的概念,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所站的角度不同,使用场景不同, 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和理解也就不同。被寄予厚望的高校青年广泛而普遍地关注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什么都不想也不希望错过。
月捐是一个使命认同的筹资手段。它不是通过项目的逻辑或者不仅仅是通过给了对方什么利益来实现的,而是真的需要月捐人认同我们的使命,愿意一起追随并且创造一个使命,只有这样,大家才会跨过月捐的高门槛,成为我们的自己人。
通过对现有文献和多个案例研究的回顾,该报告展示了环境退化如何影响居住再城市中心的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的伤害。为针对特定情况实施有效和公正的解决方案,该报告呼吁将通常被排除在外的决策因素和规划过程纳入政策制定的考虑中。
尽管如此,张军对未来从未丧失过信心,这两年他一直在尝试做一些开拓和自主运营的项目,先保证自己活下去。同时,还影响和支持更多的机构与人来参与公益,“环保公益生态好了,每个机构才会生活得更好。”他说。
李志艳随笔——组织成长 组织发展有哪些可能?这几种可能下有哪些必经之路?如何看待组织发展?
秘书长是秘书处的首席执行官,也是理事会成员,秘书长在开发经营理事会的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秘书处的工作如何获得理事会的认可,秘书长和理事会之间如何有较好的信任和互动?去年,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在资助者圆桌论坛(CDR)组织的主题为“秘书长如何开发理事会潜能”的线上圆桌会上,分享了她在运营和支持理事会工作方面的思考和经验。 时值理事会即将召开之际,旧文编辑重发,以馈读者,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公益行业知识的系统性积累和传承,是挑战却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公益行业知识的系统性积累和传承非常欠缺。这种积累和传承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公益行业的入行学习资料,或是公益组织的入职培训。
了解垃圾分类制度的相关情况
“双11”的消费热潮背后,不只有消费释放、商品流转,更有“碳中和”带来的深刻影响。
由于拥有坚固而稳定的碳氢分子长链,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度极其缓慢,太阳、热量、细菌都难以破坏其结晶结构,随意丢弃塑料废弃物既会破坏环境,最终也会对人类造成极大威胁。
空气侠根据多年实践研究,编撰发布《生态环保督察公众参与指南(2021版)》,作为适应新背景下公众参与环保督察的工作指南,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双碳目标达成。
编者按:传统治理范式难以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公共治理难题,而“公共价值管理”范式的涌现为解决一系列棘手难题提供了重要方案。社会组织如何在新范式中定位自身的职责以及应当发挥何种作用则是各方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治理场域中,社会组织怎样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观念、行动路径和方案策略以改变既有博弈格局与结构关系,推动各方为创造公共价值而共同行动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
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简称《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
出走的亚洲象背后的一组公益资助数据
“浪花计划”旨在利用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与合一绿学园在海洋议题和能力建设上的优势,以学习网络的形式,系统性、持续性地开展对海洋环保创业者的学习支持,陪伴创业者走过创业初期,帮助初创期的海洋环保组织提升能力、找到伙伴。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气候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众多气候学家在不停提醒人们减碳的重要性,“碳中和”也成为今年的流行词。 我们这期来分享几个全球有意思的商业案例,看看商家如何影响气候变化,消费者又可以怎样更好地了解商品的环境影响。
以下为劲草同行2021年课程介绍及考核方式说明
继续来看行动者傅英阿姨的环保故事。
来看看行动者傅英阿姨的环保故事。
去年至今,许多公益组织直面新冠疫情影响,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资源筹募、项目执行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尤其是,很多公益组织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开展公众筹款和信息披露等工作。腾讯基金会此前宣布,从战疫基金中拿出2亿元发起“千百计划”,旨在帮助公益慈善组织在筹款、项目和人才等方面提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1.2亿元将用于为1000名筹款工作人员发放补贴,助力其所在机构提升互联网筹款等数字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