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名园记》中对园林的审美便是以“活”、“清”为特色,因水的存在,园林更能呈现清雅灵动的特质。苏州园林最美之处就是水,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有水园亭活,因此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一说。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发布会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2023年度上市公司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结果,其中,立讯精密、联想集团、鹏鼎控股、隆基绿能、宝钢股份和安踏体育表现突出,多家央企上市公司提升显著,但A股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表现整体亟待加强。
2023 恰逢CEGA 成立 5 周年之际,CEGA 决策委员会决定开展优秀案例传播交流活动,并制定了《2022 CEGA 优秀资助案例交流活动细则》,采取成员机构提交,伙伴代表以及特邀专家共同讨论甄选出 2022 年度优秀案例 18 个,编辑成册。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冬季气温降到零下,夏季最高气温直冲45℃,南昌作为“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对于常年需要户外巡河的环保工作者来说并不友好。“最初我们和其他公益组织一样,也是组织大量志愿者去巡河,但南昌冬夏的极端气候大大消磨了志愿者的兴趣和效率。”找到一种省时省力又安全的方法巡河,是南昌青赣环境交流中心创始人刘丹和他的团队最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2022年12月,由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Impact Hub Shanghai 影响力工场、New Energy Nexus 中国、绿色创业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迈向2060”气候峰会暨2022“低碳共创营”成果展示会在线上成功举办。在峰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前中国首席代表李来来就气候适应议题进行了分享,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发生,而适应可以对已经发生事件和存在的风险进行防御,并详细介绍了应如何采取气候适应行动。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树种。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我国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开展造林绿化,目前,全国人工造林基本全部使用乡土树种。 全国人工造林基本全部使用乡土树种
2023年12月11日, IUCN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上发布了《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更新版,受到了多个国际组织、科学家的认可和支持。目前,IUCN红色名录共收录了 157,190 个物种,其中 44,016 个物种濒临灭绝。
12月8日,2023年第二届湖北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论坛在武汉举办,以“中部善起 推动公益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路径、合作模式以及历史使命,通过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案例分享,探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前景,为促进慈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融合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2022年到2023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如何?你我身边的环保公益组织现状如何?主要有了哪些变化? 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12月20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和明善...
外卖减塑是摆脱塑缚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摆脱塑缚一直致力于关注外卖塑料包装的源头减量。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达到万亿级别。保守估计到2025年,经济规模将超过1.5万亿。
新京报记者从权威信源获悉,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工作正在开展中,整合优化前,涉海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352个,海域面积9.3万平方公里。整合优化后,其海域面积或有所增加。
记者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获悉,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健康素养及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从掌握基本知识和理念、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等三大方面,分20条进行...
2023年12月7日,《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以下简称《名录》)在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门户网站正式发布。名录共收录887个名称,分属于93科、432属、887种和种下等级,除分类信息外,...
2023年11月,绿色和平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发布了《未来,始于重复使用——东亚地区循环杯系统与一次性杯系统之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较》。 研究报告中文版封面 图 | 绿色和...
正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步入半程。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刚刚发布《十年期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11-2020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十年。 报告特别就极...
2023年11月22日晚,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的平行论坛“气候变化与社区适应:可持续未来的合作与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平行论坛上,政府、高校、基金会、一线行动者、咨询机构纷纷从不同...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2022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绿色建筑,关系着低碳节能,关系着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近期,北京、重庆、贵州、海南等地发布相关政策,以创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为抓手,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