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减塑是摆脱塑缚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摆脱塑缚一直致力于关注外卖塑料包装的源头减量。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达到万亿级别。保守估计到2025年,经济规模将超过1.5万亿。
新京报记者从权威信源获悉,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工作正在开展中,整合优化前,涉海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352个,海域面积9.3万平方公里。整合优化后,其海域面积或有所增加。
记者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获悉,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健康素养及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从掌握基本知识和理念、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等三大方面,分20条进行...
2023年12月7日,《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以下简称《名录》)在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门户网站正式发布。名录共收录887个名称,分属于93科、432属、887种和种下等级,除分类信息外,...
2023年11月,绿色和平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发布了《未来,始于重复使用——东亚地区循环杯系统与一次性杯系统之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较》。 研究报告中文版封面 图 | 绿色和...
正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步入半程。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刚刚发布《十年期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11-2020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十年。 报告特别就极...
2023年11月22日晚,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的平行论坛“气候变化与社区适应:可持续未来的合作与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平行论坛上,政府、高校、基金会、一线行动者、咨询机构纷纷从不同...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2022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绿色建筑,关系着低碳节能,关系着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近期,北京、重庆、贵州、海南等地发布相关政策,以创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为抓手,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建筑可以与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建筑互换使用 。因此,绿色建筑意味着在建筑中使用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负责的流程,以确保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中又会使用哪些可持续工具和技术呢?此篇文章将为大家讲述以上内容。
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双碳”),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面向“零碳经济”时代,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从能源结构转型入手。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那么,到底什么是能源,什么是新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该篇文章介绍了能源的常见分类。
2022年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能源领域发布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对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作出了部署。
自2016年起,水电总院每年推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年度报告,至今已经连续发布7年,并形成“1+N”系列报告。本篇文章展示了于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内容。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提及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能源相关内容。本篇文章为您梳理了其中的能源要点。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与传统建筑对比、政策指标及未来趋势以及相关应用案例。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零碳社区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随着国内首个《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的发布,零碳社区成为热词,多个城市纷纷将其列入日程表。本篇文章介绍了三个中国零碳社区营建的成功案例。
近年来,我国各地和我省分别进行了社区建设的探索实践,从保障社区老年人、儿童的基本生活出发,配套养老、托幼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面简单介绍下“完整社区”和“未来社区。”
结合社区的发展和现状,目前对“社区”相对统一的定义是: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020 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认为,社区是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社会学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作为生产、消费、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