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期分享嘉宾Tala最近做的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用图片记录的形式记录每天家里产生的垃圾,并用不同的小图标把垃圾的去向和处理方式标注出来。
通过这样,我们能对照自己产生的垃圾从而了解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只有意识到自己究竟产生了多少垃圾,才有可能慢慢做出行动上的改变。
马彦,自然名塔拉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环保项目“绿主张”的
发起人和负责人
传递友善环境的农耕文化以及可持续生活的理念
也是自然之友的会员
和零废弃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2016年获得北京市团委和新京报联合评选的
“北京青年榜样”
二手袋活动:始于农夫市集
Tala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一个支持在地生态小农的公益机构工作。工作中她发现,每个人每买一件东西都要用单独的袋子包装起来。一般只有周末才有这种市集,所以很多人一次要采购一周的食材,那么他们手里甚至能装上十几个塑料袋。
这种场景十分常见。至于这些袋子的归宿,可能一回家就会被当做垃圾被丢掉,整个的使用时间也许不会超过20分钟。
后来Tala注意到在消费环节出现的这种情况,开始反思:“这里的商品都是农夫自己用友善环境的方式生产的。我们支持这样的在地生态小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安全好吃的食物,实际上也是在关注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既然我们去支持这样的生产方式,我们为什么要在消费的过程中又去浪费这么多的塑料袋,去造成更多的环境的污染呢?”
所以,Tala决定号召大家自带袋子赶集。另外,家里用不到的二手袋也能拿到市集,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被更好地利用。
不过,如果只有倡导,效果微乎其微,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便利的生活方式,所以意识不到这种便利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很多浪费。
Tala尝试跟农户商量,是否可以不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袋子,逼着大家在赶集时自己带购物袋。一开始农户们回绝了,他们担心这对销售会有影响,消费者可能也会产生排斥心理:东西已经卖这么贵了,为什么连一个袋子都不舍得给?
Tala并没有放弃,而是请农友们一起看了环保纪录片,还请来自然之友负责垃圾议题的莲蓬老师给大家讲解塑料垃圾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希望在市集上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只靠自觉,靠自己的主动性,可能只能起到比较小的作用。我们要让农友接受并坚定地执行这项活动,把它形成一种制度。”
二手袋回收活动在农夫市集正式展开了。
二手袋活动:推广于社区
二手袋回收活动算是一个契机,让Tala灵光一闪:能不能走出市集,在其他一些需要消耗一次性塑料袋的地方也去设这样的二手袋回收点,让大家更多地重复利用这些塑料袋呢?
不少Tala的小伙伴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表示全力支持并陆续开始在社区、学校、甚至菜市场里复制二手袋回收活动。
说起社区回收二手袋的活动组织,Tala颇有心得: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资源,还要了解社区的情况,想一想用哪种方式来宣传活动更适合自己。“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二手袋的循环体系——有来源,也有去处。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小区的超市,到市场负责人,再到物业、居委会……大家是否支持这项活动?是否愿意为活动出一份力?在小区中能不能招募到志愿者?这些都需要纳入考量范围。”
还要选择因地制宜的活动形式。“虽然我们现在更多地在推广二手袋回收活动,但实际上很多其他活动也可以同时进行,比如说观影会、读书会、旧物改造等等,这些都可以在社区里推广。”
此外,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很重要,大家一起推动社区活动,群策群力,互帮互助,才会更有可持续性。“不是每个人都关注环保,所以在宣传的过程中可能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一直坚定地相信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在活动外,Tala也热心积极地向街坊邻居们推广可持续的生活。
在推广的过程中,Tala从不批评、指责,而是用正面鼓励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到可持续生活中。她说,从简单的方式入手,先带领大家实现一个小目标,当大家都能达到后,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多改变,甚至慢慢地去了解:如何在社区做垃圾分类?怎么能更好做到垃圾分类?在生活中如何减少垃圾?
Tala还发现,有时候在做环境倡议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光号召,不行动”的误区。所以她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可行的、容易操作的步骤,哪怕只是一个小的方面,都比喊口号更切实。
“朋友告诉我,以前一直以为可持续生活就是每天捡破烂、垃圾分类,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认识我之后发现我经常呈现出的是阳光健康的生活状态,才知道可持续生活实际上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悲观。所以,其实并不用一直追着别人灌输可持续这个理念,自己做好了自然会吸引感兴趣的人来了解、加入行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