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零废弃|我们为什么倡导分散式的“社区堆肥”?

厨余垃圾 | flickr 数据显示,厨余垃圾在我国生活垃圾成分中的占比在60%左右,因此,在垃圾治理中,如何处理好厨余垃圾是关键。 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在厨余处理上有何不同?  政府和企业  ☑堆肥还园林; ☑厨余垃圾饲料化; ☑厌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9-08-02 16:26
  • 阅读 ( 5174 )

中国海洋环保组织名录(2018版)发布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正赶上端午节, 仁渡海洋度过了一个繁忙而充实的端午假期, 在“三地同心护海洋”全国联合净滩的第二周, 我们开展多场净滩活动的同时, 也完成了《海洋环保组织名录2018版》(以下简称“名录”)。 什么是《名录》 《名录》是一本关于我国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9-06-15 00:28
  • 阅读 ( 5662 )

自然教育在德国|弗莱堡市兼巴登州案例

笔者按:在德国南隅小城弗莱堡(Freiburg)学习生活多年,最令人着迷的日常是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在森林里慢跑的林间小道上,在穿梭于城市的有轨电车上偶遇三两个老师领着一群装备齐全的“小不点”,要么正手牵手去往森林的途中,要么正围坐在树下做游戏吃便当,要么正欢喜地带着他们捡拾的叶子、树丫以及各种花花草草满载而归。然而,多年来在欣赏这些孩子们亲近自然的画面之余,我却不曾有机会仔细思考在这些美妙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9-03-22 21:54
  • 阅读 ( 7347 )

4张地图带你了解世界红树林

世界红树林分布图  (图:UNDP,2000年) 喜热的红树林 红树林一般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滨海潮间带,隐蔽的海岸,风浪较小的曲折河口港湾和泻湖是其理想生境。这些地方淤泥沉积,浅滩广布,有利于红树植物的定居。 全球2/3的红树林分布在非洲、亚洲、澳洲,以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9-02-02 09:48
  • 阅读 ( 5323 )

来听听一口气逛了全国56家动物园的花老师怎么说!

每一个人都逛过动物园,每一个人也都欣赏过园里的小动物。但动物不会凭空出现,当我们把它们从自然家园带走的那一刻起,动物园就有了“原罪”。 如何让它们生活地更好,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以及身为观赏者的我们如何促进动物园去进步?这些问题,都有待回答,并且需要回答。 这个时候,花蚀老师出现了,他决定一个人上路,走遍56个动物园,带领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9-01-28 23:00
  • 阅读 ( 2992 )

美丽不止表面,成长不止所见——公益组织如何给自己画像?|劲草疾风充电站第三讲

关于“劲草·疾风充电站” “劲草同行——成长期环保组织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劲草”)自2012年发起以来,已汇集百余位跨界导师,陪伴支持到50余家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环保公益组织茁壮成长。“劲草·疾风充电站”精心挑选一批劲草伙伴在导师陪伴下获得突破式成长的典型案例,通过线上讲堂的方式分享给大家,以期帮助更多成长期公益伙伴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9-01-14 19:40
  • 阅读 ( 1710 )

39种行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合集

污水处理的工艺非常多,从预处理到深度处理;从物理、化学到生物。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哪种废水该用哪种处理方式。所以小编为大家精心编制了31种非常实用的污水、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例如城市尾水提标、工业废水处理等,希望能给大家在遇到相关项目时,以供参考。 01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8-09-28 15:22
  • 阅读 ( 3864 )

她把海洋垃圾拍摄成了艺术品,只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海洋

9月16日,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登陆,强风带来的风暴潮也将人类曾经倾泻到海洋里的垃圾还回来了。 众所周知,海洋是生命之源。 海洋覆盖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它提供了我们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气。如此广袤的海洋,渺小的人类真的能影响它吗? 事实证明,是可以的。 据央视报道,“蛟龙号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8-09-20 18:25
  • 阅读 ( 2872 )

碳抵消,是什么?

碳抵消这个概念,到底是否可信?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7-12-18 17:26
  • 阅读 ( 8257 )

清华大学蒋劲松:中国传统、放生活动和动物保护

当前,由于很多人以信佛的名义进行盲目放生,追求放生物种的数量化、规模化,这导致放生日趋功利,形成购买--放生--再购买的生意链条。这类放生,使得一些地区的外来入侵物种加速扩散,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超过自身承载极限。针对此类现象,采访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动保网联合创始人蒋劲松,请他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物保护 问:有人认为,动物保护是舶来

  • 0
  • 1
  • 瓜瓜。
  • 发布于 2017-11-06 14:35
  • 阅读 ( 2074 )

《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首届黄河流域青年生态文明交流活动在山西碛口古镇举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河保护的决策部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施行两周年之际,首届黄河流域青年生态文明交流活动于3月31日至4月1日在山西省吕梁市碛口古镇举行。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4-02 20:31
  • 阅读 ( 224 )

水污染防治取得历史性进展

3月21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绿色江南联合发布《碧水之路——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报告(简称《碧水之路》报告),着重从机制创新和多元参与视角,盘点自《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发布以来,我国水环境保护在十年间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并对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做出了展望。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4-02 20:07
  • 阅读 ( 202 )

当环评拥抱DeepSeek:30分钟出报告、5分钟生成准入意见 | 智能环评篇

让环评“拥抱”智能化手段,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注入全新活力,已成为各地开展环评改革工作的重要关注点。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3-21 11:34
  • 阅读 ( 228 )

如何吸引高质量的新捐赠人?首先,你要有个圈

“捐赠圈能够同时为圈内成员、受赠者以及社会公众的联系带来好处,通过提高参与度及慈善教育让成员们能够更积极的进行策略性捐赠,从而实现慈善目的,解决社会问题。许多捐赠圈关注社会变革,通过支持社会创新来扩大慈善事业的范围和最终影响力。”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3-04 19:20
  • 阅读 ( 389 )

农村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真相

五年前从各家各户收起的老种子,因为产量的不稳定,最终无法留在大部分田里。那么,王金庄气候适应的故事,究竟是在地生长的智慧,还是被知识权力塑造,符合“碳中和”“碳减排”等主流宣传话语的统一口径?这两套话语之间的距离是如何产生的?又会对社区有何种影响?历史沉淀下的梯田农业文化遗产,能否解决今天农民与农村的难题?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2-28 19:30
  • 阅读 ( 404 )

用画笔守护自然

大家好,我是来自觅蓝生态文化发展中心的韩李李。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用艺术的方式守护自然”。这是我们觅蓝现在正在尝试的一种和公众交流、传递生态文化理念的一种方式,对我个人来说,我用绘画的形式更多一些,所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小故事和经验。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1-23 21:58
  • 阅读 ( 610 )

36万平方公里!我国科研人员完成全球最大尺度雪豹种群调查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草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全面深入的雪豹种群数量系统评估,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上在线发表。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大规模雪豹种群评估,也是目前全球正式发表的最大尺度雪豹数量调查结果。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1-22 16:24
  • 阅读 ( 585 )

2024年度海洋“健康体检”报告全球首发:海洋屡次破纪录变暖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发布了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报告揭示了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海洋逐年不断刷新变暖纪录,这一现象已然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1-22 16:17
  • 阅读 ( 683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指南

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1-22 16:07
  • 阅读 ( 614 )

世界气象组织:高出1.55℃!确认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

2025年1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六份国际数据集确认: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十年均进入前十名,创下了破纪录的异常高温记录。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对六组数据集的综合分析,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气温高出1.55℃(±0.13℃)。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刚刚经历了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平均气温高出1.5℃以上的首个公历年。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01-21 11:43
  • 阅读 ( 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