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护组织案例一 | 芜湖生态中心推动垃圾焚烧厂清洁运行 【序】 过去一年来,合一绿学院再度对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进行调研,梳理民间水保护组织的整体发展变化、工作手法和保护成效。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环保组织已形成许多相对成熟的工作
小时候在农村的奶奶家 家里的剩菜剩饭都拿到后院去喂鸡喂鸭 那时根本不知道“厨余垃圾”是什么 搬来城市之后才发觉 这些湿漉漉的垃圾一晚上不处理 就会发酸、招小飞虫 很是令人头疼 据统计,厨余垃圾占我国家庭 生活垃圾总重量的50%以上
提到“变革理论”(Theory of Change, ToC),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对于变革理论究竟是什么、它具体是怎么构成的、又如何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或许就不那么清楚了。今天的文章将以壹基金的儿童项目“壹乐园”为案例,介绍变革理论作为一种逻辑分析的常用工具,怎样服务于公益项目的设计和监测评估,供大家学习和探讨。 变革理论是阐释干预活动(单个项
热带雨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有很多拯救热带雨林的运动,虽然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以确保尽所能阻止森林砍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绝对是我们集体环境良知 的一部分。 大量砍伐的热带雨林 全球发起拯救热带雨林运动 但对于海草,则是另一回事。 你上一次看到拯
机构拍摄了NGO从业人员老王普通的一天,帮助大家了解什么是“依法申请环境信息公开”。想知道NGO从业人员的日常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就接着看下去吧! 01什么是“依法申请信息公开”? 依法申请信息公开——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
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 系列操作指南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操作指南》 2019年发布 更新于2019年8月 Freek Venter 卢丹柠、时金松、解焱翻译 「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系列操作指南专门为自然保护地管理人员编制,坚持简短、可操作
“劲草同行——成长期环保组织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劲草”)自2012年发起以来,已汇集百余位跨界导师,陪伴支持到60余家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环保公益组织茁壮成长。 “劲草同行·疾风充电站 1.0 ”精心挑选一批劲草伙伴在导师陪伴下获得突破式成长的典型案例,通
厨余垃圾 | flickr 数据显示,厨余垃圾在我国生活垃圾成分中的占比在60%左右,因此,在垃圾治理中,如何处理好厨余垃圾是关键。 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在厨余处理上有何不同? 政府和企业 ☑堆肥还园林; ☑厨余垃圾饲料化; ☑厌
有求必应的研究部在完成年度监测报告后,还额外制作了一份大众版的监测报告。去掉那些“不近人情”的专业术语, 把报告中最精华的内容,用最直观、精炼、简单的文字和图表,告诉大家,海岸线25家监测伙伴&数千志愿者忙了一年,到底我们研究出了什么。
为摸清当前国内公益保护地现状,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最终在提交的超过50条记录中识别出30个符合定义标准的公益保护地。分析显示,按照公益保护地联盟制定的标准,当前我国公益保护地总计保护面积为7222.57平方公里,距离联盟提出的覆盖国土面积1%的远景目标已进展7.5%。
/ 笔者按 / 春夏之交,收到《中华环境》杂志的邀约,谈一谈对中国自然教育行业的观察和思考。恰逢中国自然教育总校四月在杭州成立,全国自然教育网络成功推动各区域片区网络的工作启动,首届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在广州成功举办……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令人欣慰和欣喜,而对于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期待,也愈加强烈。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环保组织,最早在中国开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移、社会组织力量日益壮大,推动海洋社会组织走上生态治理的舞台。但是,国内关于社会组织参与海洋生态治理的相关体系尚未建立,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发挥何种功能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充分发挥海洋类社会组织在海洋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探讨如何加强海洋类社会组织自身的治理。在海洋生态治理的大背景下,本文力图探索海洋类社会组织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系列网络培训课程是合一绿学院受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联盟委托开展,以切实提升在地保护公益组织及力量在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能力为目标,邀请业内专家、一线工作伙伴围绕“自然保护地”的理论与实践等进行讨论与交流。
2019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探索自然保护地的公益治理,社区治理和共同治理。意见将社会参与具体化,为公益保护地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我们将摘取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黄宝荣副研究员的文章,对公益保护地的机遇、挑战和制度建设提供意见。 1、公益保护
编辑 | 余小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重庆市垃圾分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FGya4y6zJdlYV_6OgNueg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正赶上端午节, 仁渡海洋度过了一个繁忙而充实的端午假期, 在“三地同心护海洋”全国联合净滩的第二周, 我们开展多场净滩活动的同时, 也完成了《海洋环保组织名录2018版》(以下简称“名录”)。 什么是《名录》 《名录》是一本关于我国
美国的水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要回溯到19世纪末期。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腾飞,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问题,使得公众及国家对水环境危机空前重视,其治理制度、行政架构及公众参与机制得到了逐步的发展。今日与您分享美国水污染治理百年来的演进过程。本期分享的内容,均来自前段时间我的一些比较研究成果,当然这仅是一小部分。在近期局势之下,希望我们能放下国别之见,有机会相互学习、碰撞。
最近我在自然观察项目整理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借着机会来聊聊我们的保护区。 而聊起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是避不开的话题。通常我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今天我们想来聊聊生物多样性的另一个主要方面——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 生态系统这个概念,虽然显得特别“学术”,但我
“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系列网络培训课程是合一绿学院受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联盟委托开展,以切实提升在地保护公益组织及力量在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能力为目标,邀请业内专家、一线工作伙伴围绕“自然保护地”的理论与实践等进行讨论与交流。 自然保护地学习网络第二期 自然保护地保护计划 / 王德智
一场“垃圾强制分类”大战正在上海火速拉开战线。 但这不只是一场上海人必须打赢的战争。 这还是一场事关所有中国人的战役。 如果连魔都做不好垃圾分类,中国的垃圾处理水平继续原地踏步,而中国人就必须继续坐享垃圾围城,承担垃圾焚烧致癌率难以有效控制的后果。 这也是一场强弱区域之间的垃圾大战。垃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