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9月22日)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这样的一群人成立了“奥森自然观察及物候监测兴趣小组”,悄悄开启了一整年活动的序幕。
候鸟何时归来?山桃何时盛开?偶遇的昆虫拥有怎样的名字?关于自然,似乎离每个人都不远,但每个人都只知冰山一角。不过,只要勤于记录、热衷分享,人人都会有所收获。
更重要的是,在观察与记录的同时,还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传播做出一份贡献。
今年,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公众教育示范项目(自然北京)的支持下,自然教育旅行机构“自然圈”组建了奥森自然观察及物候监测兴趣小组,而上周末,正是他们的第一次活动。
图片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兴趣小组的自然爱好者和志愿者们将对奥森的生物物种、现象进行记录,并对物候进行年周期监测。在为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基础数据的同时,还将以书籍出版、新媒体推文、小程序等形式,向更多公众提供参与自然探索的知识和便利,培养更多的自然爱好者。
那么,在第一次活动中,兴趣小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呢?
在沉水廊道,组员们发现了一只黑水鸡的亚成鸟,在水面上“凌波微步”!哦,不对,原来是在睡莲上走,黑水鸡有着修长的脚趾,能够分散它的重量,所以能轻松的在浮叶植物的叶片上漫步。我们看到的黑水鸡亚成鸟
黑水鸡修长的脚趾
组员们发现了一棵树,树上结了一片片翅膀一样的果实,那是茶条槭。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它的嫩叶可以作为茶叶的代替品。每一枚茶条槭的果实都有两片翅膀和两粒种子,不过在成熟后,果实一分为二,每一枚种子都可以凭着一片翅膀飞走。和它类似的还有元宝枫,翅果熟了,大家摘下茶条槭和元宝枫的果实放飞。
元宝枫
在水边,组员们发现一种其貌不扬的水草。别看它长得普通,这可是北方为数不多的食虫植物——黄花狸藻。
这样纤弱的植物要如何捕虫呢?就看它叶片上一个一个的小囊,这些捕虫囊暗藏杀机,能将水中的生物吸入囊内消化,作为自己的养料!
仔细观察一下,黄花狸藻那一个个小小的捕虫囊
盒子草乱糟糟的缠在芦苇上,白色碎花之中,已经结出了“盒子”。成熟的“盒子”轻轻一捏就会崩开两瓣,露出里面褐色的种子。
龙葵,一种小朋友们看了没什么感觉、大学生看了想到仙剑电视剧、大人看了联想到小时候摘野果经历的果子。
第一次见到瓢虫的幼虫,这种是异色瓢虫,正在啃食一只蚜虫成虫。
异色瓢虫幼虫异色瓢虫成虫
水里还有豆娘和蜻蜓的稚虫,没想到它们这么早就孵化了,它们要去哪里过冬呢?豆娘稚虫 蜻蜓稚虫
本次活动,观鸟组组员们的监测信息主要以“观鸟记录表”的形式,记录了包括喜鹊、绿头鸭、苍鹭、夜鹭、池鹭、灰头绿啄木鸟、小䴙䴘( pì tī )等在内的二十余种鸟类。而植物昆虫组组员们,则使用手机app软件“Biotracks”详细收录了数十种植物和昆虫的物候及位置信息。
这些自然观察数据,都将成为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传播最有力的根据。
未来,更多自然观察大咖也将加入兴趣小组的行列——
张瑜,《博物》杂志插图主管,科学绘图师。
关翔宇,原北京观鸟会总干事,观鸟逾9年,国内目击鸟种1200余种。
赵超,自然圈创始人,鸟类和灵长类动物研究人员。
李可莱,自然圈活动导师,插画师和设计师。
李永浩,自然圈活动导师,科普撰稿人。
李思琪,自然圈活动导师,国内外观鸟旅行线路设计师。
蒋天沐,自然圈活动导师,自然摄影师。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