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公益组织早期介入垃圾分类已有年头,但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张兰英领导的菲律宾国际乡村建设学院(IIRR)中国部在广西横县进行的垃圾分类探索,成为其中少有的亮点。沃启君在今年8月曾推出对张兰英的专访,详细介绍了横县项目的多方合作与社区动员机制。
本期,张兰英对公益组织如何在垃圾分类中发挥价值提供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关于作者
张兰英
行动源计划创始人
现任北京慈海生态环保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IRR)原中国部协调员
当年我工作的菲律宾国际乡村建设学院在横县推动垃圾分类,是一个在地经验生根开花的过程。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断通过学习开展社会试验,是公益组织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的工作态度。我们在横县的工作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深入在地工作的过程。
我们最初进入横县不是因为垃圾问题,而是90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应试教育导致的乡村孩子生活教育缺乏、在乡村难以生存发展的问题。我们根据现实问题,开展了大量的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环境教育工作,包括生态农业、环境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我们遵循环境教育的理念,恪守从知识到态度的改变、从理念到行动的践行,从自身做起到关注公共事业,在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采取学校-家庭-社区这套晏阳初先生早在1920年代就运用的、有效的社会教育和动员的方法,学校教育学生环保理念和知识,又通过学生回到家庭,与家人沟通进行传播。
我们在家庭认知的基础上,组织社区动员,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活动,如清除原有的垃圾死角,解决居民与乡镇企业生产发生的矛盾冲突等,当然也包括学习垃圾分类。这些活动都是联动的,是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是承上启下、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运用参与式工作坊的形式,与当地的专业人士和外部专家共同编写了有关环境健康保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读本。当垃圾成为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的时候,前期的环境教育和各部门参与打下的环境保护理念的雄厚基础就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当在地实践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总结反思经验教训,如何让在地的经验生根开花。同时,考虑如何将这些经验辐射出去,就像种子一样,更好的、快速的传播。实际上,当激发了人们的内心环保的追求,我们的环保教育才能动员更多的力量,更多的人的参与,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激发每个人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能够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横县环境教育的经验,就是触及到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从心灵到情感的认同,从思想到知识的共识,从而实现了全面的参与、不断地深入,最终推动了垃圾问题的解决。尽管最初的切入点不是垃圾分类,但从其动员的模式、结构和流程看,是可以借鉴的。
当下的公益界非常看重规模化复制,而规模化是工业文明时期产品生产的思维方式,只计算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只是产品量上的规模化,这种规模化只能是人类可控的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的。而公益组织所做的工作是面对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由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组成的活生生的社会,不是简单的活动投入就会有我们期待的效果产出,这种线性的思维方式与庞杂的社会利益群体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都是不相对应的。
目前很多公益组织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公益组织为了生存,在资助方的导向下,可能还是以做活动为主,比如说在社区搞搞活动,做做宣传,组织培训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组织开始追求表面的规模化,可能已经无暇去思考分析垃圾问题背后深层次的系统构建问题。在缺乏这样的系统分析和整全思考的基础上,社区垃圾分类的痛点是什么,社区的急迫需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回应关系是什么,可能都难以理清。而缺乏社区主体参与的项目设计,也会在目标、活动、产出、成果之间显得逻辑性相对混乱不清,也就无法有效地衡量项目活动的有效性,以及项目目标是否实现等。
多年的实践让我感悟到,公益组织应该将行动的逻辑聚焦在触及人的内心,激发人对社会价值、生命意义的认同和追求上。这正是中国传统智慧中对做人的一个要求。在现实的环境变化中,把握思想动态,推进各利益相关方对目标达成共识,并在项目设计框架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更正我们的认知,调整我们的计划,这又是中国传统智慧中对做事的要求。国际NGO形成了一套很强的发展理论与方法,比如项目计划设计,严谨的目标、活动、产出、成果及其评估衡量指标的逻辑性,做事情一定要看它的产出、一定要评估,在总结反思中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点丰富了我们做事的方法与技巧。
横县的工作一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将垃圾分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当时还是很超前的一种理念。现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成为联合国2015-2030年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17个具体的目标,上百个衡量指标,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推动。
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导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推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和态度。这些工作都是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育不单单是通过知识去推动行动的转化,而是涵盖了心灵环保、思维环保和行动环保三个层面,这样,才能触及人的内心,激发人对社会价值、生命意义的认同和追求,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和诉求。而在具体的行动上,我们将宏观背景、实际操作相结合,将讲解式、讨论式和实际参访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此推动个人的学习和改变。
同时,我也观察到,中国本土成长的在地组织,虽然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其表达也不同于现代的发展语言,但却能够组织大家一起做些大家都高兴和幸福的事情,能够运用传统智慧,把握在地的复杂关系,动态地管理,适时地推动,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僵硬地落实项目。虽然有些活动看似缺乏深度,很简单、很微观,但实际上可能对普通老百姓更适合,也体现了一种自组织的发展方式。同时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参与的个体都能感悟到对美好生活、生命价值的追求。当然,如果国际发展所形成的发展理论和方法能够与传统智慧有机结合,将形成更为整全系统的工作思路。如何做到有效地结合和平衡,并能融会贯通,将是值得公益行动者践行的学习和升华的过程。
我觉得公益组织需要进行自我反思。我们总是在集中谈论我们能做什么,自身的生存以及组织的名声建立,要么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小成绩里原地踏步。应当警醒的是,公益组织的使命是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中。
融入社区,把握社区的脉动,了解真实的需求、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公益组织践行使命的第一步。而现实是很多公益组织无意识地在以主导者身份扎根社区进行具体的垃圾分类推动,缺乏以社区为主体的视角;对社区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对于不能获得的配合支持感到沮丧。忘记了公益组织的使命是在践行中带动更多的人践行,将自己看作带着光环的“孤军奋战者”。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同时可以扎根社区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撬动庞大的社会系统,整合社会的资源,是我们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第二步。而现实是很多机构在项目执行中“孤军奋战”。国内有许多大体量的政府招标项目,但是很少有公益组织能够参与进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当地的公益组织接应外来组织,而外来组织对本地的情况了解有限。作为外来组织,即使你有很崇高的理想和先进的理念,如果你对本地一点都不熟悉,在没有建构好关系的时候,因为没有根,没有很强的在地性,一般很难与可能已经和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当地企业竞争。如果你想进入政府的合作层,你得显示你的实力,如果你一家机构足够强大也可以,如果没有那么强大,就需要在在地推动、政策研究倡导、技术或者资金等各方面进行合作。
每个人都产生垃圾,每个行业也产生垃圾。解决垃圾问题必须要社会所有力量的联合,来一起面对,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建立一种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协作、协同的模式。这个平台一定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作,在符合生态理念的基础上,思考公益组织怎么做前端,企业怎么做后端的处理,整个市政怎么来连接对应,构建一个全社会参与、解决垃圾问题的长效机制,是面对垃圾问题的势在必行之举。
因此,公益组织在当下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垃圾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上,以及推动三方合作的机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公益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和工作的有效性。
公益组织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动员社会力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打破条块分割、学科专业的限制和局限;能够整合各种力量的优势,集中解决微观层面的实际问题,积极推动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整与思维转型。应对垃圾处理问题,要依靠在地的组织和当地人,同时可以通过成立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联盟来推进工作。而垃圾议题的政策建议,则可以发挥零废弃联盟这样的网络机构的作用,针对全国各地的案例进行搜集,提出比较全面的政策建议。
公益组织可以采取两种技术路径来推动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实现。
其一是积极开展生态人的培养工作。公益组织现在都是在专注于已经产生的垃圾。但是,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看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到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会有能源的消耗、水资源的使用,同时也会产生垃圾,由此会产生大量的处理费用。
针对垃圾产生前的问题,公益组织可以开展生态人的培训,从心灵环保、思维环保到行动环保三个层面来培养生态人。以前,我们就做过很多的培训。比如一瓶矿泉水是怎么生产的?水是从哪来?瓶子原料是什么?矿泉瓶是在哪里生产的?这瓶水是怎么运输到我们各个城市的?批发商、零售商的销售利润如何?最后到了我们消费者的手中,才三元钱。这些钱支付了哪些成本?哪些成本没有支付?转嫁到了哪里?我们需要培养大家的生态思维,让人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消费行为后面的成本与代价。还有前端的产品过度包装和快递的过度包装,都是可以促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改变的。公益组织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培训,多做倡导。
国外已经有些国家在执行生产者承担起包装的回收成本,并建立了相应的回收机制。如消费者在超市购买鸡蛋,可以把包装鸡蛋的盒子拿回超市,超市汇总后返回给生产厂家来处理。这样的机制下,生产厂家会增加成本,促使其在包装上考虑多次使用,或是减少包装,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机制。
其二是推动多元的社区堆肥方法,促成在地化的处理闭环,减轻市政投入压力。我认为,在地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厨余垃圾的有效手段。厨余垃圾尽量进行在地处理,因为厨余垃圾拿出去,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厨余垃圾不出村或者不出本区,在地消化,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聚合下可能造成的污染、减少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开展小区都市农业的实践,促进邻里关系,进行和谐社区的建设,或者美化我们的公园环境。
堆肥技术实际非常简单,但需要人的认真管理和时间的投入。堆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家庭的堆肥减量,包括酵素的制作,探讨小区层面怎么做堆肥,堆肥后反哺到园艺和都市农业,出发点是考虑如何在一定区域内做成一个厨余垃圾的闭环。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比较理想化的思路,要有一定的基本设施、前提条件才可能实现。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目前的运作机制,社区可以开放地让居民参与讨论,肯定会出现很多创新的想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公益组织可以去努力的目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