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2025年的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BeatPlasticPollution),旨在动员各国共同落实并推广塑料污染解决方案,今年的全球庆祝活动于6月5日在韩国济州岛举办。
虽然过去十年间供应链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当前的绿色供应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多行业的供应链龙头企业,未能有效落实供应链环境管理。
2025年5月,《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三大国际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BRS COPs 2025)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 “Make visible the...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海上风电场(OWFs)的建设在沿海海域迅速发展。但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海洋物理环境,还可能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使用和迁徙模式产生影响。
从粤港澳的蜜源植物观察到北京的圆柏分布调查,生命网格(BioGrid)APP自2024年5月22日发布以来,已经走出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国内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调查、公众参与的科学观测以及高校的教学实习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转化路径,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及《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效化运行,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近日,一场聚焦基层生态治理创新的研讨会在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大厦举办。此次研讨会以“环保‘小切口’撬动治理‘大生态’”为主题,发布了《零废烟火:一个菜市场引发的绿色觉醒》(以下简称《零废烟火》)实践案例册,记录了北京市东城区兆军盛菜市场零废弃建设的探索历程与成果。
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8倍,却拥有“减排见效快、资源化潜力大”的双重红利。2060年碳中和版图上,它既是被忽视的短命“超级暖化剂”,也是能源安全与产业升级的新突破口。
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推进社区绿地、步道建设和维护;完善办公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及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友好社区环境建设与健康场所推进两项行动,让健康友好社区与场所成为健康生活的支撑。
这个曾默默无闻的村落,如今不仅因大熊猫频繁“出镜”受关注,更以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融合探索引人瞩目。“我们围绕‘人、业、景’三个关键字发力,就是要找保护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负责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片区关坝流域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冯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