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这场全球性的气候危机?为了减碳,各国也是各显神通,想尽各种办法。在这其中,海草床强大的固碳功能开始被人们认知,并逐渐崭露头角。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风电、光伏发电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1.9%。可再生能源装机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09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4.41亿千瓦,二者共计10.5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36%。
自2022年初至今年3月底,在以海南本土环境组织为基础,促进不同相关方参与和共创的环保组织能力建设和行动网络项目中,善导有幸作为外部协作者,承担其中的协作技术学习培训、关键性会议协作及陪伴支持的工作,带领参与的伙伴学习了不同的协作方法,也鼓励伙伴们创造从个人到集体的实践与行动。
自2021年起,自然之友玲珑计划已经开展了四期,一共有950人报名、125位种子伙伴入选、赋能70位气候行动者并支持他们开展公民气候行动;荣获南方周末2022筑梦者公益大会“年度生态友好项目”、入选GreenLens2022年度绿色案例、南风窗社会创新大会“2023中国社会创新榜样”、获得凤凰网公益行动者联盟2023特别贡献奖……
近几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及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影响深远。气候变化已成为最紧迫的全球危机之一,而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和不利影响将与日俱增。
2024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纪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是大幅度刷新。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提醒,气候变化所涉及的远不止温度,2023年前所未有的海洋变暖、冰川退缩和南极海冰损失,尤其令人担忧[1]。
就在准备施工的沙崖位置,正有百余个崖沙燕巢穴。成群的崖沙燕绕着沙崖飞翔,有的叼回虫子投喂给巢穴里的鸟宝宝们,亲鸟们叽叽喳喳,进进出出,一派紧张忙碌的气氛。
人类对粮食和动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导致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据估计全球约有一半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5],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在国外,历史遗留污染场地治理责任承担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课题。由于国外一些国家工业化早于我国多年,已经经历过历史污染场地治理的阶段,对污染场地的研究时间较长,既有深刻的教训也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
而本次通过的CSDDD,标志着在欧盟成员国内,大型企业(见表1)的尽职调查将正式升级为法律层面的要求,供应链尽职调查与环境风险管控也从企业主动履行的社会责任变为必须履行的强制义务。这不仅影响在欧盟经营的企业,也将对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让手中的奶茶更“绿”?在当前阶段,消费侧积极的减塑意识和行动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基于此,绿石于今年3月联合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围绕公众对新茶饮减塑的认知状况展开了调研,以期了解影响公众减塑行为的关键因素。
陈立雯——零废弃村落创始人,她多年深耕环境健康和垃圾分类的公益领域,曾在加拿大和美国攻读环境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子废物产生回收再利用、处理历史以及状况,先后在河北,浙江,江西等多个地区开展垃圾分类零废弃村落的实践。
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开始乡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工作。历经八年,探索出一套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党建引领、多方共建的农村垃圾分类“兴寿模式”。唐莹莹就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过去两年,两期“跬步”计划已经支持了40位在生态环保领域不断深耕,熠熠生辉的年轻人。他/她们中有人扎根于中国的边陲秘境,关注长臂猿、犀鸟等濒危物种的研究与保护;有人致力于气候变化与过度放牧影响下的退化草地恢复,如愚公移山般坚持不懈;也有人长期奔赴于污染一线,为清洁的水源和空气而努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数量已经从2006年的2700余家快速发展到当前的8000家以上。但与此同时,大量有着强烈使命感的初创型环保社会组织面临着资金、人力、专业性等一系列制约,难以有效解决目标环境问题,更难以将组织发展壮大,从而直接影响了环保领域理念传播、社群构建、政策协商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
因此,在我国垃圾分类体系中,厨余分类是重中之重;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它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建设或正在建设厨余资源再利用设施,逐步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社区和家庭厨余堆肥,对于推进垃圾分类总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值此“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之际,由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北京协作者编撰、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社区环保中的社会组织——公益1+1之绿缘计划的行动研究》一书正式发布。
2024年,我们希望邀请与城市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相关、各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一同学习、相互启发。而我,也将以这种方式继续我的观察、思考、研究和行动。
5月22日是联合国大会确认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种?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准确描述身边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多少种微生物。长期以来,记录、命名和研究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专家们的工作,公众参与度低。当前飞速发展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公众了解、记录和认识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公众协助科学家探索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契机。
2024年5月10日,“共同行动的力量——双碳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交流研讨会”,在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举办,来自相关议题的科学家、研究者、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代表、公众共60余人来现场共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