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全球环境展望:城市版》报告

通过对现有文献和多个案例研究的回顾,该报告展示了环境退化如何影响居住再城市中心的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的伤害。为针对特定情况实施有效和公正的解决方案,该报告呼吁将通常被排除在外的决策因素和规划过程纳入政策制定的考虑中。

  • 0
  • 0
  • 1267
  • 发布于 2022-03-02 16:32
  • 阅读 ( 2512 )

全球红树林现状

不论是对生物多样性还是人类而言,红树林都是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

  • 0
  • 2
  • 刘驰
  • 发布于 2022-01-06 22:49
  • 阅读 ( 4302 )

垃圾分类,这些误区你涉足过吗?

了解垃圾分类制度的相关情况

  • 0
  • 0
  • 郑Tong
  • 发布于 2021-12-30 19:43
  • 阅读 ( 1555 )

“碳中和”元年的“双11”背后:当电商平台面临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双11”的消费热潮背后,不只有消费释放、商品流转,更有“碳中和”带来的深刻影响。

实现10%的重复使用,相当于阻止近一半的垃圾进入海洋

一种新的“重复使用”消费模式提供了减少塑料垃圾并实现经济增值的方法。以下三种情景展现了可重复使用塑料制品的未来以及其如何帮助社会赢得与塑料废弃物的战争。基于深入访谈、数据分析和情景建模得出的结论,呈现了新的全球图景和跨地域的合作方式。

联合国新报告: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危害不比传统塑料小

由于拥有坚固而稳定的碳氢分子长链,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度极其缓慢,太阳、热量、细菌都难以破坏其结晶结构,随意丢弃塑料废弃物既会破坏环境,最终也会对人类造成极大威胁。

  • 0
  • 0
  • angle
  • 发布于 2021-12-26 22:22
  • 阅读 ( 1914 )

重磅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众参与指南》(2021版)

空气侠根据多年实践研究,编撰发布《生态环保督察公众参与指南(2021版)》,作为适应新背景下公众参与环保督察的工作指南,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双碳目标达成。

  • 0
  • 0
  • 1267
  • 发布于 2021-12-22 18:09
  • 阅读 ( 2250 )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正式公布

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简称《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 0
  • 1
  • 大欣
  • 发布于 2021-11-23 19:29
  • 阅读 ( 1898 )

浪花之声 | 第2期:光头哥的环保之旅

“浪花计划”旨在利用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与合一绿学园在海洋议题和能力建设上的优势,以学习网络的形式,系统性、持续性地开展对海洋环保创业者的学习支持,陪伴创业者走过创业初期,帮助初创期的海洋环保组织提升能力、找到伙伴。

  • 0
  • 0
  • angle
  • 发布于 2021-11-15 23:04
  • 阅读 ( 1617 )

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发布

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包括《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及《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两项行业标准,这也拉开了中国绿色金融标准编制的序幕。

  • 0
  • 0
  • 侨十四
  • 发布于 2021-08-29 12:56
  • 阅读 ( 1798 )

星星点灯播客05 | 从象牙塔到垃圾堆,我感受到了更多滋养

星星点灯播客05 | 从象牙塔到垃圾堆,我感受到了更多滋养

《Z世代零废弃生活报告》发布|3201个观点,9个故事,1份指南

Z世代是谁?有人说是90后,有人说是00后,有人说这是现代话语体系下对年轻人的代称。这里,我们重新定义Z世代。Z是Zero的首字母,我们赋予它零废弃的涵义,Z世代也被重新定义:这是对所有关注、愿意尝试及正在践行零废弃生活方式的年轻人的统称。

  • 0
  • 1
  • 大欣
  • 发布于 2021-08-26 11:45
  • 阅读 ( 2322 )

“大象北迁”“降水线北移”,真的是利好吗?

【写在前面的话】近日,有自媒体撰文称,因为全球变暖,降水线北移,大量戈壁和沙漠将变成宜居的“塞上江南”,对大陆国家有“天大的好处”。文中说,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都在温暖期,海平面升高...

  • 0
  • 0
  • gcy
  • 发布于 2021-08-26 10:27
  • 阅读 ( 1764 )

刘华杰:认识并欣赏城市周边的植物 | 《北京自然笔记》荐读

首都北京之美,让人立即想到故宫、长城、鸟巢,但是对于我们喜欢野地的少数派来说,人造不如天成,人工物终不及自然物。稳妥点说,或许两者相映衬更符合审美的主客体互动本性。“燕京八景”为太液...

  • 0
  • 0
  • gcy
  • 发布于 2021-08-26 10:18
  • 阅读 ( 1736 )

吕植:生活与自然之间,是树干到树根的距离

对于生物多样性这个词,我们可能感觉既熟悉又陌生。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

  • 0
  • 0
  • 狐狸
  • 发布于 2021-08-25 17:01
  • 阅读 ( 2119 )

上海2021碳中和行动方案来了!各部门、区、行业企业责任明晰!重点工程明确!

日前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上海市2021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指出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建立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推进机制,编制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上海市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能源电力、工业、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这个民航政策一发布,“零塑”航班离我们还远吗?

在2020年底发布的国际民航日特刊文章中,我们对未来的绿色飞行之旅提出了无限畅想,心想五年后我们能不能坐上“零塑”航班呢?未曾想到,仅过了半年,“零塑”航班和机场已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最快在2022年初就能实现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场公益诉讼,让太湖渠迎来了新生

今年的雨季已经来临。很多地方都在忙着预防洪涝灾害,但令福建绿家园工作人员揪心的,却是畜禽养殖污染的扩大。一场暴雨,就可能将坑渠中积存的粪污溢进农田,冲往下游。 湖北襄阳的太湖渠,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污染事件,一场暴雨,粪污便冲进唐白河,并危害到汉江、长江的水质。绿家园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环境公益诉讼,才让太湖渠获得了新生。 但是,还有多少像太湖渠这样的渠道,奄奄一息地浸渍在粪污中,等着拯救呢?

@年轻人 提起生物多样性,你首先想到啥?

提起生物多样性,相信很多年轻人并不陌生。然而,为什么关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自身有什么样的关联?如何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元行动?这些宏大且复杂的问题,却难住了不少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