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为她打Call,联合国给她颁奖,18年再造440万㎡雨林,她还要办一所雨林学院!

▼ 她,因为一句承诺 29岁辞掉工作 追随着爱人的脚步隐居深山 她开始深切地关注自己生长的地方 这才竟然发觉儿时的郁郁葱葱 早已不复踪迹 18年的坚守和努力 从被人质疑到令人敬佩 她把西双版纳布朗山6600多亩轮歇地 改造成一片真正的雨林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30 16:37
  • 阅读 ( 2313 )

瑞典生态保护理念对我国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启示

瑞典生态保护理念对我国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启示 瑞典是当今世界上环境最为优美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 64%,空气质量在全球 180多个国家中排名第三。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并没有限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瑞典也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农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航空、汽车制造、军事、电信及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信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30 12:15
  • 阅读 ( 1486 )

杨伟民:如何通过生态产品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位于浙江的千岛湖为什么要给远在安徽的黄山交钱?绿水青山究竟是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 本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成都府南河,怎么成了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什么是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为您深度解读。  什么叫作生态产品?过去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有一些狭隘,认为产品就是经过劳动加工后得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30 11:26
  • 阅读 ( 1355 )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

关于垃圾分类,我想很多人可能是下面这样的态度: ○搞不明白,成天嚷嚷什么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吃饱了饭没事干,垃圾自然有政府处理,我们生活又没有受到垃圾的干扰,干嘛要用分类来烦我们?! ○只是听说习主席要求要分类,中央办公厅、各级政府不断下文,要求我们去推动垃圾分类。这真是个麻烦事,让人头痛。垃圾一直都有部门管的嘛,没有填埋场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8 20:51
  • 阅读 ( 2746 )

这是一篇原创征集文案 | 关键词:环保+才能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但逝去的时间总是意义非凡。合一绿学院原创征集文案发送之后,众多环保经验丰富的伙伴纷纷投稿。 截止目前为止,两个月时间,共14位伙伴成为我们的原创作者,投稿数量11篇,采用6篇,这些原创稿件中,有正在一线奋斗的伙伴故事、个人思考,有环保经验极其丰富、且推动国家层面对环保进行关注的老师,有来自台湾、美国等地前辈的环保经验和环保故事。精彩且多元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8 17:42
  • 阅读 ( 1923 )

从焚烧厂看垃圾分类及环境教育(一)

今日推展垃圾分类主要目标有三,一是回收能够资源再生的废弃物,即资源回收再利用;二是废弃物减量;三是减少有害废弃物含量,减低被弃置机率。 若我们再配合垃圾处理流程细究,现阶段垃圾处理流程的终端不外乎三个模式,焚烧为主,卫生掩埋为辅,资源回收兼顾。 当垃圾分类做的好时,焚烧会更有效率,日处理量会增加,焚烧过程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如:空污、水污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6 18:26
  • 阅读 ( 1852 )

宋慧:我们怎么用垃圾分类改变273个小区?

「来都来了」 为平凡公益人立传 访者 | 徐立瑶 整理 | 徐立瑶 来者何人 宋慧  上海市宝山区盛桥镇人 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联合创始人、总干事 SEE基金会创绿家、劲草同行伙伴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1:36
  • 阅读 ( 1901 )

海量的城市生活垃圾,最后都去哪儿了?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扔到垃圾桶后就是结束了吗?我们该如何处理生活垃圾?今天,我们为大家呈现“环保创变者说”的演讲嘉宾——来自爱芬环保的宋慧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思考,以及他所在的爱芬环保团队如何推动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点击原文链接查看视频资料) 以下为宋慧在首届“环保创变者说”上的演讲实录 做环保的初心是让为了让家人可以生活得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1:27
  • 阅读 ( 1681 )

自然教育在深圳悄然兴起

  自然教育在深圳悄然兴起,不少公益环保组织和机构投身于此,希望帮助更多的人重新找回生态智慧。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人们慢慢远离了山川、溪流、花鸟虫兽和原野,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即使置身于大自然,孩子们也对周围的环境视若无睹,吸引他们的是时刻不离手的手机、iPad、游戏机。   这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1:11
  • 阅读 ( 1585 )

胡卉哲:环保可以这么浪漫

胡卉哲,31岁,自然之友“自然体验营”项目经理。通过自然体验,提高青少年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产生爱,身体力行的保护大自然。而这个项目最大胆的地方在于,“我们要从孩子身上赚钱了。”   或许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立志,你会逐渐发现自己要做的事。从著名的4A广告公司到环保NGO,胡卉哲就是如此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1:08
  • 阅读 ( 1811 )

地铁内PM2.5:不应被忽视的“呼吸梗”

   浓度,比市年均浓度值高1倍。提高地铁通风系统的能力和效率可有效改善地铁空气质量,然而,大部分地方未能很好实现。     “您在乘坐地铁时佩戴口罩吗?对于这个问题,受访者中仅有7%的人在乘坐地铁时总会佩戴口罩,而更多的人在地铁内不戴口罩。”这是由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课题组合作,在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1:04
  • 阅读 ( 1368 )

雾霾考问:石油焦到底脏不脏?谁才是污染罪魁祸首?

在导致雾霾各项因素中,石油焦还不足以构成其主要原因。 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伴随着雾霾再次肆虐,化工产品石油焦突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6年岁末,一篇题为《中国正偷偷燃烧一种比煤炭更肮脏的燃料》的文章被传开;元旦过后,署名为“英达姐姐”写的“雾霾真相”又开始在社交媒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59
  • 阅读 ( 1592 )

“磐石”赵昂:成为中国环境能源的民间智库

作为中国少见的独立民间智库,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审视中国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变化。而它的发起人赵昂,在非营利组织这条道路上面临各样选择却始终坚持着。 多彩选择,一直在路上 “以前,我并不觉得环境有什么问题。做了环保工作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被大众忽视了很久、很严重的问题。”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55
  • 阅读 ( 1487 )

中国蓝光 绿动中国

“绿巨人”颁奖礼圆满落幕 “绿手印生活日”即日开启 2011年6月5日,注定将载入史册。伴随着2011绿动中国之“绿巨人”颁奖盛典在蓝光公馆1881会所落下帷幕,一场由公益机构发起、企业公民响应,数百万人参与,上万条微博转载的绿色生活运动,终于在旷日持久的赞叹与反思中告一段落。 当晚,河南老人王成华、上海导演臧宁贝、广州绿点张立凡分别荣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50
  • 阅读 ( 1462 )

方应君:让江南更像江南

 “我们希望理士电池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能够高度重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此为戒,做一个绿色生产的企业。” 绿色江南负责人方应君在江苏理士电池偷排事件曝光后表示,“我们不会与理士电池过不去,我们不会与当地的环保局过不去,我们只会与环境污染的企业过不去,而且是老死不相往来。”     2017 年12 月18 日, 绿色江南的一篇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32
  • 阅读 ( 1479 )

方应君的绿色江南

方应君   方应君最为“熟悉”的地方就是江苏地区企业工厂的排污泵站。在皇仓泾河上,他总能准时出现在排污口处。方应君说:“这家企业每天6点开始排水,如果排水产生泡沫和异味,那就肯定有问题了,我们之前针对一些企业进行过河地的淤泥检测,那家企业的镍排放超标了几十倍,严格地说,这些企业废水应该输入城市的工业污水管网,如果排入河流,显然是违规了。”这种监测,是方应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26
  • 阅读 ( 1319 )

方应君:让品牌约束自身产业链 监督企业清洁生产

核心提示:方应君:我始终认为这么多企业没有一个NGO去监督它们,我认为是不健康的,也是残缺的,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一种产品就是品牌倒逼,利用大品牌去自我约束它自己的产业链,进行清洁生产。 凤凰卫视12月16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2007年有个人刚刚搬进他在苏州工业园区新买的房子不久,就发现那里的空气竟然有刺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18
  • 阅读 ( 1426 )

仁人所悯,渡人自渡——专访刘永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毒,它使得我们长期以来都受到其感染,波及子孙后代,时至今时今日,仍久久无法痊愈。 当习惯了身边那些所谓的国人情节,对肮脏不堪的生存环境麻木不仁,对车水马龙的嘈杂城市习以为常。我总想,总有一些人是愿意并且能够做一些事来使之有所改变的。就像一百年前的周先生弃医从文,我也毅然放弃了法律这门大有前途的职业,投身环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12
  • 阅读 ( 1320 )

刘永龙 碧海银滩拾“贝”者

“志愿服务是一件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服务质量不应该低于商业服务,而这一切还有赖于我国志愿者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刘永龙在实验室   刘永龙1997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法专业,曾先后在上海农工商集团燎原有限公司和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00年9月发起成立了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并担任理事和法定代

  • 0
  • 0
  • 瓜瓜。
  • 发布于 2018-11-25 20:07
  • 阅读 ( 1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