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华北,你会想到一望无际的平原,红土高原,还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你会想到如下图这般丰盛的华北山地吗?
借2018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收官站之名,我们和陈老湿男神章鱼哥一番耳语,挑了华北山地经典的9种鸟6种兽,你能把它们找到吗?
后台回复:华北山地,领取正确答案
无论对错如何,下面的文字,都是写给你的:
华北这两个字,似乎总是和历史、人文更接近一些,鲜有人会把华北与生态联系起来。但今天,我确实要和大家聊聊华北的荒野。
华北在哪里?
从地理构造上看,华北地区南达秦岭-淮河一线、西至祁连山脉东缘、往北沿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南缘以南区域,往东则跨越辽西山地直至鸭绿江畔。而行政区划上的华北地区则主要包括山西、河北、京津以及内蒙中部区域。
这里是华北。图片来自网络
由此区划可见,华北地区在中国的自然版图上是一个相当有特点的所在:
从内蒙的草原荒漠向南跨越太行、燕山等数座山脉,直至亚热带北缘,其间河湖纵横、星罗棋布的平原湿地和滨海湿地成为了山地森林之外的另一景观。
由于南北跨度大、地形多变,华北区域的生态特点与国内其他一些区块如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南华东相比,呈现出构成复杂、形式多样的特点。
荒野的象征:兽
华北的主要山脉包括太行山、燕山、吕梁山等,其中大太行山脉又可细分为太岳山、恒山、中条山等支脉。从北向南,各具特色的兽类生活于此,长期以来鲜有人知。
在北部,燕山-太行山-恒山将华北区块分为南北两部分,遮挡了北部来的冷空气,造就了北部干旱寒冷、南部逐渐温润的特点。而这条分界线也成为诸多兽类分布的边界。
华北的山地 ©大猫
北方的马鹿、欧亚猞猁从内蒙高原和大兴安岭往南渗透,出现在燕山北部的木兰围场、坝上等区域。而一些典型的草原荒漠型物种如跳鼠、黄鼠、艾鼬、沙狐等也在燕山边缘——内蒙中部南部的草原和沙地上活动频繁。过去已经变得罕见的狼、鹅喉羚近年来也偶见于该区域。
草原上的艾鼬 ©大猫
而北京附近的太行山北端和燕山地带,则成为了南方的果子狸、猪獾向北分布的边缘地带。它们与生态位接近的豹猫、赤狐、狗獾、貉等物种共同形成了华北山地的小型食肉动物群落。
由此往南,更多的南方物种开始出现,黄喉貂、猕猴随着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多。
猪獾母子 ©王放
依据地形的不同,华北地区的有蹄类也分为草原荒漠型和山地形两类。
其中鹅喉羚、蒙原羚等在过去曾经呈现出蔚为壮观的兽群,至今在河北北部到内蒙的一些地方还存在着“黄羊山”这样的地名,而如今华北地区的它们已经极其罕见乃至濒临灭绝。
相比之下,山地森林的有蹄类则存活至今,其中有生活在华北北部缓坡森林里的北方巨鹿:马鹿。
荒野上的巨兽:马鹿。©通州大好
其中,西伯利亚狍、野猪纵贯南北全境,而体色发黄的中华斑羚则占据了一些陡峭的山岭。
在一些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森林里,我们偶尔还能发现原麝的痕迹,这种小型有蹄类曾因麝香而被疯狂捕杀,如今已难得一见。
仙境中的西伯利亚狍 ©大猫
更关键的是,华北还有豹。
华北豹曾广布于华北所有的山脉,今天却只见于北京以南的太行山区。作为华北山地食物链顶端的物种,频遭残酷的狩猎打击,它们却依然顽强存活至今。
而同期的一些大型食肉动物,如狼和豺则没有这么幸运,它们已经在华北南部的山区彻底消失了。
游走华北山林中的华北豹
与大型兽类不同,中小型兽类的生存压力相对较小。
除了生活在草原地区的达乌尔黄鼠和旱獭两种地松鼠,华北的山区还生活着6种松鼠,其中两种是会飞的鼯鼠——寒号鸟的故事就从它们而来。
达乌尔黄鼠 ©大猫
野兔、鼩鼱、各种鼠类在无人打扰的山林里繁荣昌盛,而山区之外的农田里,农药的大量使用,已使鼠类和刺猬或多或少地受了影响。
蒙古兔 ©大猫
天空属于鸟类
每年春秋两季,数以万计的猛禽沿着太行山迁徙,它们北方的终点近如内蒙,远可至西伯利亚的苔原地带,而南方的终点则可能是一万多公里之外的非洲之角。
猎隼 ©大猫
山鹛、褐马鸡等中国特有鸟类是华北山地的定居者。在它们山下的平原湿地和农田里,灰鹤、豆雁、天鹅、大鸨等迁徙的鸟类会在这里度过整个冬季。
来过冬的大鸨 ©通州大好
在北方更加干旱的山地和荒漠地带,毛腿沙鸡、斑翅山鹑、石鸡成群结队在灌草丛里觅食,夏季的水泡子里则是雁鸭和鸻鹬类的天堂。
生活在荒漠地带的石鸡 ©大猫
往南进入山地森林,环颈雉或许是我们看见最多的雉类;而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勺鸡隐蔽在茂密的树丛里,只有在繁殖求偶季节,那高亢的鸣叫声才会泄露它们的踪迹。
行踪隐秘的勺鸡 ©Task Force 010
沿着太行山向南,分布于南方的红腹锦鸡正逐年北进,如今它们已经进入了中条山脉和太岳山脉,或许在未来几年内我们会在更加北方的山林里看到它们?
相比山林鸟类的羞涩,在滨海地带我们会看到更加壮观的鸟类奇观。
作为海洋迁徙路线的陆地门户,每年迁徙季在天津、唐山的海边滩涂都能看到水鸟云集。它们浩浩荡荡,跟随着自己的本能,飞舞于碧海蓝天之上。
云集天津的水鸟们 ©王建民 via 北疆湿地保护中心
北京期待王者归来
当我们提出“带豹回家”的口号时,其实很少有人能够体会我们的失落:当我们在距离北京不远的山西太行山里年复一年地监测着十余只华北豹的时候,北京的山林里却从未出现一只豹的足迹。
2012年我们在距离北京只有几十公里的小五台山拍到了一只豹,我们雀跃欢呼,认为距离豹回到北京指日可待了,然而它却再也没有出现。从2009年开始,我们几乎没有中断对北京山区的探访,然而无论是民间信息还是红外相机的监测,最后都把我们引向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
那只曾经距离北京“一步之遥”的豹
但好消息是,除了华北豹,我们发现北京的山林还保存有绝大多数华北的原生物种:狍子、野猪、斑羚、豹猫、狗獾、猪獾、蒙古兔、6种松鼠(岩松鼠、北松鼠、花鼠、隐纹花鼠、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它们都还在。
事实上北京的生态系统还基本保持着完整,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便是荒野重建的基础。
难得一见的斑羚
虽然今天的我们依然在失去北京的野性,山涧里的黑鹳在减少、鹮嘴鹬和红尾水鸲都在消失,天坛的长耳鸮也早已芳踪难觅……
但总还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走入自然,拥抱生命,这就是带豹回家、修复荒野的希望所在。
黑鹳和苍鹭 ©万绍平
当我一个人身处荒野,被风声、鸟语虫鸣和植物的芬芳包围时,喧嚣的内心便会慢慢沉静下来。于是我可以开始与荒野对话,并找到荒野中与自己生命共鸣的部分。
我走过很多山水,曾被高原的瑰丽所震撼、也体会过雨林的神秘与生机;然而每每当我走入华北这些曾有豹漫步的森林,感受四季的物候变化、寻找豹猫和狐狸的痕迹,心里仍会充满温暖和惬意。
一只享受着荒野的赤狐 ©大猫
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像我一样走入华北的荒野,去认识这片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生机之地,去体验一下春季的漫山野花和秋季的风声鹤唳,然后,或许我们就能一起为这片荒野的明天去做点什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猫盟CFCA”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