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恒星伙伴计划项目组、项目联合发起方和外聘专家对申请机构进行“材料初筛—尽职调查—潜在入围学员电话沟通—专家评审组评审”的过程,最终九家申请机构入围成为“恒星伙伴计划Ⅱ期学员(2021级)”。
为进一步推进成华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提升全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成华区民政局支持下,2021年7月26日,成华区社会组织孵化园针对社区级平台社会组织的需求,邀请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监田园开展了《公益项目监测和评估》培训。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开始申报啦!
2021年劲草伙伴招募开启!
愿每一道光都能照向人类的远方
一起来做环保美丽的衍纸花吧!
阵容超强大的专家组课程团队,带你走进环境公益诉讼的趣味课堂,在探寻真实案例的过程中,让理论与实践知识齐头并进!
2020年,第七期卫蓝侠项目伙伴招募活动正式开启,我们期待更多力量的加入,尤其是非环保社会组织、大学生社团等,只要你有想法,有意愿,我们热烈欢迎大家加入卫蓝侠大家庭。
2019年4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全国自然教育的春天正在到来。自然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政府和...
第四届中国东北虎栖息地巡护员竞技赛即将开战
我和伙伴发起了关于公益传播的项目——「公益传播水手计划」,作为曾参与为中国而教支教的校友,计划获得为中国而教校友创新计划的支持。「公益传播水手计划」的名称来源于惠特曼的诗句: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我想,公益传播就像水手一样理解和传播社会的不同切面,游遍所有的港口。 01「公益传播水手计划」的由来 “我认同传播重要,但是我很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工作,不够自信吧,怕别人说你炫,也担心向别人开口劝募,怕被拒绝,不想‘求人’。” “我们是想要做一些...
临近10月末,劲草同行一年一度的招募季如约而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劲草同行已累计资助伙伴111家,遍布全国30个省份和地区。共带动195位企业家导师和54位公益导师深度参与伙伴机构的陪伴辅导,投入志愿时长超35575小时。
环保领袖的摇篮项目“生态践行者”第九期启动招募。2024年10月-2025年1月的非工作时间,一周线上工作坊培训+2个月政策倡导实践行动+1个月气候议题提案研究,8名精英学员,参与环境一线实践,拓展学科视野,无歧视录取,长期互动陪伴,融入环境保护大家庭。重点来了:免费课程、免费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倡导指导、减免法学院硕士项目学费。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风电、光伏发电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1.9%。可再生能源装机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09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4.41亿千瓦,二者共计10.5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36%。
自2021年起,自然之友玲珑计划已经开展了四期,一共有950人报名、125位种子伙伴入选、赋能70位气候行动者并支持他们开展公民气候行动;荣获南方周末2022筑梦者公益大会“年度生态友好项目”、入选GreenLens2022年度绿色案例、南风窗社会创新大会“2023中国社会创新榜样”、获得凤凰网公益行动者联盟2023特别贡献奖……
过去两年,两期“跬步”计划已经支持了40位在生态环保领域不断深耕,熠熠生辉的年轻人。他/她们中有人扎根于中国的边陲秘境,关注长臂猿、犀鸟等濒危物种的研究与保护;有人致力于气候变化与过度放牧影响下的退化草地恢复,如愚公移山般坚持不懈;也有人长期奔赴于污染一线,为清洁的水源和空气而努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数量已经从2006年的2700余家快速发展到当前的8000家以上。但与此同时,大量有着强烈使命感的初创型环保社会组织面临着资金、人力、专业性等一系列制约,难以有效解决目标环境问题,更难以将组织发展壮大,从而直接影响了环保领域理念传播、社群构建、政策协商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
因此,在我国垃圾分类体系中,厨余分类是重中之重;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它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建设或正在建设厨余资源再利用设施,逐步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社区和家庭厨余堆肥,对于推进垃圾分类总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期青成计划开始招募,欢迎大家报名,奖学金、好伙伴、行动经费……更多收获等你来解锁!
2023年底,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爱德基金会共同发起“气候同行者”计划,以培育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力量为目标,致力于在未来3-5年内支持与陪伴本土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气候行动,培育并赋能公益伙伴,促进国际交流,共同探索多元的气候解决方案。气候同行者聚焦的议题领域包括企业减碳、公众参与、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社区韧性等,每年将聚焦特定议题来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