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火·新光:雨林深处的民族智慧」绘画展,等你来!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路径。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看到了这场变革最具温情的缩影。 当布朗族的青年说“我把太阳装进盒子里”,他究竟做了什么? 在现代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活在雨林深处的少数民族,是否也跟上了时代...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10-15 15:24
  • 阅读 ( 524 )

石春雷: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反思

公益诉讼为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一套全新方案,制度运行多年后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方向也出现一些偏差。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通过提起公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有着独特的制度价值和治理优势,其他主体无法取代。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10-24 19:17
  • 阅读 ( 521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联邦快递启动“联创未来・大学生环保创新创业大赛”

在 “双碳” 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下,青年力量正成为环保创新的核心引擎。2025 年 10 月 17 日,中华环保联合会携手联邦快递,在北京正式启动 “联创未来・全国大学生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为全国高校学子搭建起一个 “创意落地、能力进阶、资源对接” 的绿色平台,携手各方公益力量,全面激发青年学习环保创新潜能,为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动能!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10-24 19:36
  • 阅读 ( 482 )

城市里的蘑菇正在消失?城市化和公园管理如何影响蘑菇多样性

随着城市化加剧,蘑菇多样性正在减少:不仅种类更少,功能也更单一。公园面积和管理方式影响蘑菇种类与功能多样。城区和郊区公园的蘑菇群落差异显著:不仅种类不同,性状也各异。城市公园常铺...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11-07 10:30
  • 阅读 ( 358 )

报告发布|可再生能源护栏原则:守护绿色能源底线,共筑能源、自然、社会和谐共生

在9月24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承诺到2035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并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提升至2020年的六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11-06 18:50
  • 阅读 ( 334 )

怎么在社区里应对气候变化?这9家环境机构的负责人这样说

当“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政策文件中,很多立足社区的民间组织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路径:我们在做的这些事,和气候有关吗?

  • 0
  • 0
  • 溪泽源
  • 发布于 2025-11-10 19:11
  • 阅读 ( 220 )

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转型的信任重建

随着生物多样性丧失速率加剧,传统以"严格保护"为核心的保护区体系逐渐显露出与社区发展脱节的局限,保护区的建立时常对临近社区造成诸如移民、资源使用受限、生计丧失等负面影响[1]。在此背景下,"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概念应运而生 (点链接详细了解)。

中华白海豚的前世今生:我们如何才能守护好大湾区全运会的吉祥物?

近来,两只中华白海豚成为大湾区最新的城市风景。事实上,比起“海豚”,当地居民和网友们更习惯称呼它们为“白切鸡和豉油鸡”。毕竟,白色与粉色的身体,圆滚滚且比例偏大的脑袋,再加上直立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