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从来都离不开水,不过,对于我们周边的水体,你了解多少呢?当走在河边,看到河水不那么洁净,水里甚至散发出臭臭的味道时,你是不是也很希望重新遇见一条清澈的河流呢?
3月22日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来了解一下自然之友的河流守护项目吧,一起加入身边的河流守护行动!
河流守护项目的前身是2014年11月开始的“公众参与清河调研”。2017年9月起,将守护“清河”的项目经验在北京的13条黑臭河进行推广,引导和动员更多公众关注身边的河流问题,并参与到河流守护行动中。
专注观察清河5年,
2018年一年,
推进北京20条黑臭水体、
广州3条河流、
深圳3条河流、
3条黑臭水体的治理,
开展黑臭水体巡河活动150次,
提交举报信息237条,
发展河流守护志愿者160名...
组织了19场清河自然导览活动,
惠及360个亲子家庭,
资助11个城市的黑臭水体民间观察行动,
开发1套河流巡护工具包。
... ...
“世界水日”
听项目负责人“忍冬”
讲述河流保护的故事
我的名字是李玉强,因为从事和大自然有关的工作,我有一个更为大家熟悉的自然名:忍冬(金银花的学名),目前是自然之友河流守护项目的负责人,是一名“清河有缘人”。
忍冬和清河导览小组在为公众讲解清河
我工作的其中一项内容是动员公众参与到河流保护工作中。十年前,我从山东来到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攻读研究生,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结束,清河的水环境状况非常好,水清沙白,白鹭翩飞。
清河大桥东侧河面上白鹭翩飞
下清河闸下游的清河河道水草丰茂
奥运会后,随着两岸房地产的开发、人口的激增、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厂)的处理能力不足和污水管网的覆盖不够,清河两岸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清河的部分河道也因此成为黑臭河,每次路过清河大桥时都要掩住口鼻。
治理前的世贸奥临排污口(2016年)
此时,黑臭仿佛是北京城内河流的普遍现象,记忆中清澈蜿蜒的,水草丰茂的,儿童嬉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结的河流,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取代的是被混凝土浇灌的三面光的沟渠,又黑又丑,了无生机。
治理后的青年路沟(2018年)
我相信:河流问题,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每个人都是河流问题的制造者,也是河流问题的受害者,行动起来,每个人都会是河流问题解决的推动者。
从北苑家园住宅楼眺望清河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加入了自然之友公众参与清河调研项目。
从2014年11月起至今,“清河有缘人”先后从河道基本情况,河流水质及再生水厂情况,河流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河道垃圾产生及清理情况,河流周边居民与河流的关系,清河的生物多样性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对清河沿线的排污口申请信息公开,对清河下游(清河温榆河汇合口处)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对清河中下游(立水桥—北苑—沙子营)水质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清河导览小组牛牛和犀牛在广济月波公园
带领水科普游戏
我们走进清河流域周边的社区与学校,开展清河主题的社区宣讲、展览活动,将调研成果以图文、实物、视频等形式在社区及学校巡回展出;
将调研成果以更生动活泼的自然体验课、河流导览活动的形式呈现,并面向公众免费预约;
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再生水厂和城市规划院,从生物多样性、河道规划和水质方面开展清河沙龙,使清河流域的居民深入了解自己的生活与清河之间的关系。
清河有缘人王大哥(左一)、喜鹊婆婆(左三)、田旋花(右一)、忍冬(前排右二)、白菜(后排左一)在清河再生水厂中水补水口
2016年初,以清河调研成果为基础的清河治理方案,通过人大、政协提案的方式提交,推动了政府对清河南岸零星排污口的治理。
2016年底,随着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和清河北岸污水截流管线工程建设,清河98%的污水问题得到解决。
建成后的清河第二水厂
我们对清河的调研逐渐转变为对清河的守护,项目也从公众参与清河调研升级为河流守护,除了做大量的现场调研,更多的进行公众环境教育。
在项目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清河自然导览系列活动,将清河的不同河段的特色挖掘出来,用更为公众所接受的解说和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呈现。也正是因为每月两次的清河自然导览活动,我们和清河周边居民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和清河沿线街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和街道的河长一起走河聊河。
和清河街道米河长一起走河
2017年,我们和清河街道宣传部一起发起“清河23.7影像记录”项目,通过对影像志愿者进行环保理念的培训,让他们明白用影像记录看似平常的河流点滴的意义,志愿者们拍摄的清河素材都会用在未来“清河故事馆”的布展中。
清河影像志愿者周杰老师在拍清河
2018年11月22日,当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清河四街社区的广济桥,发现完全变了样,原来和我们一起走河的清河街道宣传部周挺部长(自然名田旋花)看到文保单位明代古桥成为周边社区居民的停车场,非常重视,积极反映情况,推动四街社区综合治理的同时,为广济桥树立文保标牌,整治周边环境,让明代古桥焕发了生机。
治理过后的广济桥,不再是停车场,文保标牌也立起来了。
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加入河流保护的行动中。
两年前的初秋,北京中学的学生李天祚在坝河岸边取下了第一瓶水,开始了对这条河流既熟悉又陌生的研究。
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在岸边进行水质检测,详细记录下结果,或是拿起相机实时抓拍飞来的鸟儿、岸边鼓起腮帮子的青蛙等,来记录下河流两岸的生态环
境。
这些环保少年的故事开始被社会所关注,2018年6月6日,他们的故事登上了朝阳报。
像这样被影响和带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上到北京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规划部门、街道领导,下到沿河普通群众,大家都从对清河不了解到了解清河,到关心清河,到为了清河还清而行动,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清河居民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和影像志愿者协会的摄影爱好者们一起走河,和街道宣传部、街道辖区中小学的领导们一起合作公众环境教育,和很多人都成了朋友,在工作中既领略了清河街道悠久的历史,也用自己的努力见证了清河还清的过程,更感受到有更多居民参与到河流守护队伍里的喜悦。
现在的清河,又恢复了往日水清沙白,白鹭翩飞的模样。
从安河闸到沙子营,清河将23.7公里的河道留给我们,给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一个“枕水而居,清水为邻”的先天条件,也给关心水环境的公众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清河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虽然水干净了,但我们的河流还不够人性化,为了拥有更好的人居环境,你愿意和我一起为了更好的清河而努力吗?
*清河调研是自然之友河流守护议题中开展最早、活动最丰富的项目,志愿者们被亲切地称呼为“清河有缘人”。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自然之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