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保社团线上赋能系列课程之团队管理入门

价       格: 免费
发布时间: 2022-08-15 16:32
等 615 人参与
欢迎进入课程讨论区,你可以与本课程的老师和同学在这里交流。如果你有课程相关的问题,请发到老师答疑板块;如果需要记录笔记请发布内容到笔记板块;经验、思考、创意、作品、转帖请发到讨论板块。欢迎分享,鼓励原创,杜绝广告,请大家共同维护一个包容、积极、相互支持的交流氛围,谢谢。

大学生在环保里真的能发挥大作用,自己参与还不够,把身边人都带动起来,环保力量就成倍增长啦。像水气环境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大家一起关注、一起行动,才能更好守护我们的环境

团队中并非只能有一个领导。大家擅长的领域不同,也因此在遇到该领域的问题时,往往擅长者会更具有领导力,同时人无完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谚语也说明了这一点。也因此我们在项目过程中应该集众力共同奋斗。

建立团队中的信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友好互助的热情态度来帮助建立信任。团队存在的意义即为互补,也因此互相帮助是必经之路。同时,可以通过团建,自我介绍等方式增进大家互相之间的了解。

团队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并非一开始就能达到最佳状态,也因此会有争端期。而如何让团队增强包容性与凝聚力,需要让大家认识到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奋斗,我们是一个团队的人,消除大家的隔阂。

团队要满足三要素:共同的愿景,确定的运作机制,各司其职的角色分配。在我看来,团队中的各成员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同时在其适合的岗位为团队做贡献。只有给各个成员安排体现他们才能,适合他们的任务才能最大化高效率的推动目标的实施与进行。同时,想要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也需要从简单的任务开始,一步步推动他走向更高深的领域,而不是一上来就布置很难的任务,既可能打击到对方的自信心,也可能造成任务的大出错。

团队可以是多元化的,大家的个性不同,思想不同,也正因此可以碰撞出创新的点子。同时,团队内的成员要互相信任,只有互相信任才能走的长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体现了这个观点。

生活中的团队包括学院组织,比赛中的小组,尤其是家庭。给力的团队需要良好的氛围,较强的凝聚力,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积极主动的做任务等。通过这个课程中大家的讨论也让我明白了团队中需要规避摆烂以及推卸责任,以后在团队的交流中会更加的自得顺畅。

在团队中应该勇于提问,敢于质疑,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通过与团队成员交流经验,找出最适合的方式。

依据团队成员的经验背景与核心优势划分职责,让精通业务的深耕关键流程,擅长统筹的主导项目推进,规避因分工不清引发的效率损耗。面对挑战不直接下达指令,而是搭建开放讨论平台引导成员发声,依托多领域经验的碰撞激活创新思维,增强团队独立应对复杂问题的底气。

主讲人由两个故事和你生活中的团队作为引入让我们主动思考一个优秀的团队该是什么样的,一方面我们通过主讲人的分享学习团队管理与团队磨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思考如何去共创优秀团队

根据成员专业、能力分配角色,让擅长技术的攻坚核心任务,沟通能力强的负责对外协作,减少职责模糊导致的内耗。遇到问题不直接指派方案,而是组织头脑风暴鼓励成员献策,借跨专业协作激发创造力,提升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的团队里,没有绝对的“主导者”,只有“连接者”——用信任做黏合剂,让每个人的想法都能落地,让冲突变成补位的契机。就像课程里说的“群策群力”,真正的团队力量,从来不是某个人的高光,而是一群人把各自的微光聚成了火把。

团队领导者兼具洞察力与凝聚力,善于激发个体潜能,让每个人的优势在合理分工中最大化释放,最终达成目标时,成员不仅收获成就感,更能在被此身上汲取持续成长的能量,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生态。

直觉→(概念)→观念→做事方法→做事成果

参与这门课程,我收获颇丰。课程从个人经验分享切入,又通过头脑风暴引导我们思考生活中的团队,逐步深入讲解团队概念、成员培养、发展阶段与冲突解决、信任建立等内容,条理清晰。这些知识对高校环保社团的运营极具指导性,让我明白好团队需群策群力,从成员招募培养到冲突化解、信任构建,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它为环保社团提升团队凝聚力、高效开展环保活动提供了实用方法。

在团队发展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会伴随着冲突和职位争夺小团体产生,有些人没有归属感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以建设性的方式引导冲突提醒团队成员共同目标,让冲突非个 人化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自然名”这样一种方式,有助于淡化社会标签——如性别、年龄、资历等,让我们重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自然中平等的一部分,从而更容易建立友爱、互助的关系。 因此,凝聚一个团队,关键在于达成共识,并赋予其某种独特的象征或意义,使每个人都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才是团队能够持久走下去的真正动力。

合作共赢是理想状态,但团队中的矛盾也在所难免。我认为许多冲突并非源于对错,而在于某种做法或观念是否契合当下的处境。它往往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更像是一道多选题,需要权衡、包容与智慧。同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应当警惕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对团队精神的侵蚀。

一个团队首先源于志同道合。正是因为怀揣共同的愿景,人们才会聚在一起,为之努力。而一支优秀的团队,离不开凝聚力的支撑。所谓“团队”,正在于它是一个团结的队伍。它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群策群力、缺一不可,真正拧成一股绳。

团队管理与领导力有相通之处,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领导力往往体现为一个人引领众人向前,而团队管理更强调的是一群人共同带领一群人朝向既定目标迈进。就我自身而言,我在领导力方面尚有不足,更倾向于以协作的方式,与伙伴们共同履行管理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