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蘑菇正在消失?城市化和公园管理如何影响蘑菇多样性

随着城市化加剧,蘑菇多样性正在减少:不仅种类更少,功能也更单一。公园面积和管理方式影响蘑菇种类与功能多样。城区和郊区公园的蘑菇群落差异显著:不仅种类不同,性状也各异。城市公园常铺...

随着城市化加剧,蘑菇多样性正在减少:不仅种类更少,功能也更单一。公园面积和管理方式影响蘑菇种类与功能多样。


城区和郊区公园的蘑菇群落差异显著:不仅种类不同,性状也各异。城市公园常铺设大量马尼拉草地,取代了本土林地,导致蘑菇分类群落发生改变。而公园越小、管理越精细,蘑菇功能性状越趋同。


若想在有限绿地空间内保护城市蘑菇多样性,应更多地保留原生林地、腐木和落叶层,降低管理强度。

attachments-2025-11-ZajX6o4e690d5762af92d.jpg

硬柄小皮伞


01 蘑菇的生态意义


大型真菌,也叫“蘑菇”或“菌菇”,是一类可产生明显子实体的真菌,通常肉眼可见。


它们不仅是自然界重要的分解者,可以分解腐烂、死亡的有机物,如落叶、枯木和动物尸体,实现养分循环与生态系统健康。


一些共生菌类群还与植物形成友好的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生长:共生菌为植物提供营养和水分,植物则为共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

attachments-2025-11-zIl3oGzS690d57c2bf323.jpg

裂褶菌


此外,大型真菌还是人类重要食物与营养来源,并具有生物修复、分解污染物等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蘑菇,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能够实现从下至上(bottom-up)的物种保护策略,进而实现更广阔的物种保护。

attachments-2025-11-QhvgaseM690d57ea75c12.jpg


根据邱园发布的《State of the World’s Plants and Fungi 2020》报告,城镇居住和商业发展、生物资源利用、农业和水产业发展、自然系统变化、人口增长、气候变化成为真菌消失的六大威胁。


尽管蘑菇的生态重要性已广受认可,但城市化与绿地管理如何影响其多样性仍缺乏系统性认识。


对此,我们通过对南宁十五个公园开展大型真菌调查,分析了不同城市梯度下的蘑菇Alpha和Beta多样性格局,评估了城市化和公园管理对大型真菌群落影响。

attachments-2025-11-OrMlieJQ690d5814dfbf4.jpg

毛木耳


02 Alpha多样性篇城市化让蘑菇变少了吗?


Alpha多样性是指一个公园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包括有哪些物种(丰富度)、数量是否均衡(均匀度),以及这些物种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功能性状)等。


其中,丰富度指数最常用,也最直观。一个地方的蘑菇种类越多、形态越丰富,说明它的生态系统越健康。

attachments-2025-11-BQiuuVEL690d584caaf10.jpg

乳白锥盖伞


我们发现:越靠近市中心,蘑菇种类越少。城区和近城区公园的蘑菇群落分类和功能丰富度明显低于郊区公园。


也就是说,城市公园不仅蘑菇种类更少,它们的功能性状也更单一。


这种模式与其他类群(如植物、鸟类、昆虫)基本一致——突出了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普遍存在的负面影响。

attachments-2025-11-xL0NbVni690d587dc60eb.jpg

城市公园间的蘑菇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对比


公园面积大小与物种和功能多样性均具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公园越大,蘑菇种类越多、功能性状也越丰富。


这一规律也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基本一致。栖息地面积越大,往往能支持更多的物种多样性。

attachments-2025-11-XohmCNdq690d58a028208.jpg

二年残孔菌


此外,面积大的公园往往林地面积更大、腐木资源也更丰富,为蘑菇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可用性。


这些烂木头和枯落叶,是蘑菇重要的生长基质来源——它们在腐木上萌生,在落叶中繁殖。

attachments-2025-11-pt2YsIhq690d58cdda9d1.jpg

腐木资源是银耳等木栖型腐生菌的生长基质


城市公园的管理方式也很关键,显著影响着蘑菇群落多样性和组成。


高强度的精细化管理显著降低了蘑菇的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而低强度的粗放式管理显著增加了功能α多样性。


城市绿地管理通常出于娱乐和美观目的,也就是为了更“整洁美观”,往往会清理园中腐木、枯立木和落叶腐殖质,但这恰恰清除了蘑菇的“家”。

attachments-2025-11-LlrhNaIm690d58f700344.jpg

枯叶为荷叶无褶伞等叶栖型腐生菌提供生境


相反,那些“放养式”的郊区公园,因为腐木和落叶堆积,蘑菇种类反而更丰富。


其他集约化管理行动,包括频繁刈割、喷洒农药和杀菌剂,也都已被证明会降低大型真菌的丰度及多样性。


公园面积、管理强度等因素与蘑菇多样性关系


横轴向左为负面影响,向右为积极影响


03 Beta多样性篇 城市里的蘑菇种类都换了?


Alpha多样性指代一个公园里有多少蘑菇,Beta多样性代表不同群落组成间的相异度(或相似度),也就是不同公园之间的蘑菇组成差别有多大。


它反映了不同地点间种类和性状的差异:哪些物种被替换了,哪些功能消失了,以及为什么会替换和消失。


不论从物种种类还是功能特征来看,城市和郊区公园的蘑菇群落都“长得不一样”——城市化正在悄悄重塑蘑菇的群落结构。


attachments-2025-11-nw9zBqnA690d5944dc5cd.jpg

城市公园和郊区公园的蘑菇群落差异显著


Beta多样性还可分为周转turnover和嵌套nestedness两个组成部分。


周转反映不同样地生物组合之间在物种或性状的更替,嵌套是指样地A中的分类或功能组合是另一个更丰富样地B组合的子集(A⊆B)。


在物种分类层面,蘑菇beta多样性受周转驱动,表明城市化导致蘑菇群落之间的物种替换:一些蘑菇消失,另一些取而代之。


在功能性状层面则受嵌套主导,城市群落失去了一部分功能,剩下的物种越来越相似。

attachments-2025-11-LAlS8cLT690d596f53ac7.jpg

白绒拟鬼伞


换句话说,城市化不仅让蘑菇群落换了种类,还让它们越来越像。公园面积大小和管理强度影响了蘑菇群落间的“差别程度”。


城区公园一般面积小、管理精细;郊区公园则面积大、管理粗放。这让它们孕育两种截然不同的蘑菇组合。


在那些面积小且管理精细的公园里,可能会拥有强大的环境过滤效应,像一道“筛子”,只有能适应频繁干扰的蘑菇能留下来。

attachments-2025-11-hRTdivrG690d599998514.jpg

安德鲁蘑菇


此外,城市公园往往有大量的人工马尼拉草地。这些草坪通常被草栖性腐生菌占据,它们适应频繁修剪、土层浅薄的环境,但功能单一、生态角色有限。


相比之下,郊区公园保留了更多原生林地和共生植物,如松树和壳斗科,它们为外生菌根菌提供了重要条件。


林地里的枯木、落叶层也为蘑菇提供了丰富的“生长舞台”,因此常能见到更多的木栖或叶栖腐生菌。

attachments-2025-11-3cVKJqaV690d59c8b1fdf.jpg

竹生小皮伞


城市绿地在增加人工草地的同时,往往以本土原生林地为代价。这种转化改变了蘑菇的生境结构和资源可得性,导致菌根与腐木真菌向草栖物种转变,从而在分类组合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原本生活在林地的多样群落(如共生、寄生、腐生的各类伞菌、牛肝菌、珊瑚菌、腹菌),正被少数腐生的伞菌、腹菌草栖类群取代。


综合而言,城市化不仅让蘑菇变少,也“换了面孔”,这个面孔更为单调和相似,也就是“生物同质化”。

attachments-2025-11-RfXRjYfU690d5a1ebf973.jpg

黄白雅典娜小菇


04 如何让城市公园对蘑菇更友好?


我们的研究为如何在城市中保护蘑菇多样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这也是国内首份系统探讨城市化与绿地管理对蘑菇影响的研究。


保留大型绿地是保护蘑菇多样性的首要条件。大型绿地确保了蘑菇资源可用性,能够为蘑菇生长提供丰富的生境资源。


与此同时,优化栖息地结构,减少精细化的人工马尼拉草地占比,保留适宜的木本寄主植物和维持当地木本群落,是维持丰富蘑菇群落的必要条件。

attachments-2025-11-P7N8JDRV690d5a5e5ffc8.jpg

隆纹黑蛋巢菌复合群


在管理层面,“少干预”的粗放式管理,如保留城区的枯木、树枝、原木和落叶腐殖质,对于维持腐生型真菌至关重要,能为蘑菇提供必要的营养与生境。


应从追求“精致”的过度打理,转向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管理,包括减少修剪频率,尽量不用农药和杀菌剂等,让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attachments-2025-11-2yTjYaLe690d5a96f0793.jpg

乳白锥盖伞


最后需要提一句,我们的调查共发现375种城市蘑菇,蘑菇科、多孔菌科、小脆柄菇科、小皮伞科和牛肝菌科等为优势类群。


其中可食用蘑菇(不含药用)的种类仅占11.2%,超过70%的种类有毒或食性不明。


常见的毒蘑菇种类有:大青褶伞、纯黄白鬼伞、乳白锥盖伞、热带紫褐裸伞、簇生垂幕菇、密鳞腐生鹅膏等。

attachments-2025-11-dKFn0R08690d5ac38631b.jpg

误食热带紫褐裸伞会导致神经精神型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草坪上常见的大青褶伞,造成全国最多的蘑菇中毒事件(2023年505例中有149例)。


这提醒我们:随着城市人工草坪的扩张,公众更容易接触到有毒真菌,因此需要加强城市蘑菇识别与毒蘑菇安全教育。


不过,有毒蘑菇并非“坏蘑菇”。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分解有机物、维持养分循环,只是不能被人类食用。


只要不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我们完全可以安全地欣赏它们的自然之美。

attachments-2025-11-HX5qOpVE690d5afae80a6.jpg

会导致胃肠炎型中毒的“ICU菇”大青褶伞


写在最后,特别鸣谢:


非常感谢我的博导蒋爱伍教授,是他允许我将自己的爱好与科研结合,这也是我这个文章能发表的主要原因。同时感谢我的主要合作者:王博雅、叶小莉、文可、周楠。我也非常感谢一直以来给我许多帮助和支持的单位机构,以及提供鉴定、帮忙调查的前辈和朋友们,包括吴刚、邓春英、陈言柳、王超群、李挺、郝艳佳、李熠、何刚、曹槟、朱力扬、李骥鹏、王庚申、杨坤龙、陈新、祁亮亮、牟光福、潘家喜、卷柏、赶尾人、龙栩川、郑海富、邵元元、邱再云、雷碧云、梁念、石坚、冷冰、赖毅、年年等。如果没有以上的各位,我实在想象不到,一个爱好能让我走这么远。

该成果以“Urbanization shapes taxonomy- and trait-based alpha and beta diversity of macrofungi in South China”为题发表于一区TOP顶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是国内首份开展城市化与绿地管理如何影响大型真菌多样性的研究工作。

  • 发表于 2025-11-07 10:30
  • 阅读 ( 320 )
  • 分类:行业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溪泽源
溪泽源

188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88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