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肉质鲜美,是餐桌上的常客。但你是否想过,你吃的牛蛙可能“暗藏危机”?
近期,曙光环保对湖南省各市州的市售牛蛙进行了禁限用抗生素残留专项调研,结果显示超八成样品检出抗生素,三成残留不合格!食品安全警钟再次敲响!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我机构在湖南省14市州市面上随机选取商超、食材店、菜市场等水产售卖点并采购了牛蛙样品50份,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重点检测项目包括呋喃西林代谢物和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两项高风险兽残指标。
50份牛蛙样品中,41份样品检出抗生素,检出率达82%,15份样品残留超标,不合格率达30%。不合格样品中,9份呋喃西林代谢物单项不合格,5份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合格,1份上述两项指标均不合格,其中最大超标倍数近3.01倍(恩诺沙星检测值400.5μg/kg,国标限值≤100μg/kg)。
02牛蛙(郴州)检测报告截图
03牛蛙(郴州)检测报告截图
07牛蛙(永州)检测报告截图
08牛蛙(永州)检测报告截图
11牛蛙(衡阳)检测报告截图
13牛蛙(怀化)检测报告截图
19牛蛙(湘西)检测报告截图
21牛蛙(张家界)检测报告截图
22牛蛙(张家界)检测报告截图
23牛蛙(邵阳)检测报告截图
24牛蛙(邵阳)检测报告截图
30牛蛙(湘潭)检测报告截图
32牛蛙(株洲)检测报告截图
37牛蛙(益阳)检测报告截图
46牛蛙(岳阳)检测报告截图
不合格指标类型占比图
此外,不合格样品涉及郴州、永州、衡阳、怀化、湘西、张家界、邵阳、湘潭、株洲、益阳、岳阳共11个市州,占比78.57%。
不合格样品地区分布示意图(标记橙色)
抗生素滥用成常态,健康威胁迫在眉睫
禁用药违规使用:多份样品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表明养殖过程或后续运输、暂养等环节存在非法使用禁用药呋喃西林的行为。
限用药超标普遍:多份样品恩诺沙星残留量超标,最高值超国标3倍,反映牛蛙养殖过程或运输、暂养等环节过度依赖或违规使用抗生素等问题多有存在。
高温期用药或将更甚:调研期间并非牛蛙发病高峰及用药高峰期,但样品中仍呈现较高的抗生素残留检出率和不合格率,表明在养殖、运输及暂养环节,违规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较为普遍。若在夏季高温等牛蛙疾病易发时段,抗生素滥用现象或将更加严重。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无抗”标签≠“无抗”牛蛙。1份采购自怀化市佳*超市的牛蛙样品,该超市产品标牌上标记为“无抗牛蛙”,但实际却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消费者需警惕“标签陷阱”。
怀化市佳*超市水产区标牌及相应样品检测结果
供应链管理漏洞突出
健康隐患暴露:部分商超所售牛蛙出现局部皮肤溃烂、腿部泛红、尾部赘有红色异常组织,甚至个别死亡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牛蛙养殖、运输或暂养等环境有待改善,可能增加疫病传播风险。
主动下架背后:调研发现,永州、娄底、株洲等地有3家步步高超市以及长沙有1家永辉超市因检测不合格主动停售牛蛙,侧面印证行业问题严峻及普遍。
近些年牛蛙消费市场发展迅猛,牛蛙养殖产量也逐年攀升。作为牛蛙餐饮赛道领军品牌“蛙来哒”的起源地,湖南省的牛蛙产业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但近年来却频频报道出牛蛙抗生素残留超标案件,加之我机构此次的调研发现,无疑暴露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品安全隐患及公众健康和环境风险。
就此次调研的主要检测指标而言:
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或恩氟沙星,是一种广谱喹诺酮类抗菌药,广泛应用于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中,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如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或烂鳃病、家禽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各种支原体感染等。然而,如果恩诺沙星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超过规定的标准,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导致肠胃、肝脏损伤,出现头部不适和睡眠障碍,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4.1.41小节规定,恩诺沙星(残留标志物为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在其他动物(牛/羊、猪/兔、家禽、鱼除外)的肌肉和脂肪中最大残留限量均为100 μg/kg。
呋喃西林,化学名为5-硝基-2-呋喃甲醛缩氨基脲,属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呋喃西林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等均具有很好的灭杀效果,曾被广泛用于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但研究表明,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氨基脲)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长期摄入会引起各种疾病,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将呋喃西林(Furacilinum)明确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之一,按规定食品动物中不得检出。
通过食物摄入抗生素已经成为人体非主动摄入抗生素的主要途径之一。抗生素残留超标不仅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长期摄入还会加剧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故而对于牛蛙等广受消费者青睐的重点风险产品,其抗生素残留问题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非一家之责,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从养殖规范到市场监督,从行业自律到公众反馈,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唯有多方协同发力,形成全链条管理闭环,方能推动问题长效解决,筑牢防护屏障。
在此,我机构仅基于调研发现对各方提出以下简单建议:
(1)养殖户:探索绿色健康养殖模式,严格遵守兽药使用、停药期管理等有关制度规范,杜绝非法投药,从源头降低风险。
(2)商家:加强供应商审核,如优先选择具备规范用药记录的养殖场合作。完善产品检测机制,对高风险产品进行“进货必检”,合格后方可上架。同时改善食品动物暂养环境,并设立消费者反馈渠道,对问题产品主动下架并公示处理结果,维护品牌信誉。
(3)消费者:优先选择来源可靠的产品(如可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尤其是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共同监督食品安全。
(4)监管部门:开展牛蛙产品抗生素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市场抽检力度,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同时完善追溯机制,严惩违规行为。
作为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曙光环保也在通过调研等方式不断进行问题探索、学习行业规范,我们深知上述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此次数据仅初步反映现状,我们期待与各界携手,共同寻找更优解。
*
END
感谢乐知一心健康创新基金、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卫蓝侠项目、安徽省六尺巷慈善基金会对本项目提供的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上述支持方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宗旨| 致力于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研究,服务于受污染区人民群众
口号 | 行动改变生存
长沙市曙光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由6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联合创办于2013年,是一家致力于公众环境保护与生存健康维护的民间环保公益机构。机构成立以来,深耕涉重金属等环境损害或健康风险较大的议题领域,并在国内首创了“七方共治”污染区的模式,研发了环保公益领域首个遥感固废AI系统与GIS防控态势感知系统。通过扎实的一线调研,创新工作手法,倡导更完善有效的环境政策、法规与方案,推进环境法治。并基于“守护山河”小程序构建专业环境问题信息记录与共享平台,推动与跟进环境问题处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