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志愿者陈海兵:使命感“跑赢”各种困难 誓做“乡水守护者”

环保志愿者陈海兵:使命感“跑赢”各种困难 誓做“乡水守护者”

陈海兵个人照,陈海兵在为环保志愿者们讲解水环境调研以及常见的环境问题。(图片由陈海兵提供)


  1992年出生的陈海兵,曾是体科院毕业的一位田径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而现在,他扎根于环保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加入环保事业,共同向人们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守护家乡的碧水蓝天。

  

就好像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

  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潭镇洪口村,毗邻开闽进士第一村——廉村,村内有许多文物古迹,陈海兵就是洪口村人。大概十五六年前,家边上搬来了一家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将废旧的废铁放入高温锅炉炼制,再将炼制出的铁水制作成建筑用的钢筋。村庄的“苦难”就此接踵而来。


  陈海兵回忆,因为废铁夹杂着电线塑料皮等杂物,工厂的大烟囱里每天都排放着黑烟。而在那家钢铁厂生产的前几年,完全没有环保设备。“整个村庄笼罩在黑烟里一样,闻完黑烟,出现头晕、恶心、全身冒冷汗。”陈海兵看到的资料显示,塑料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险最大的就具有致癌性的二噁英。而且,二噁英进入土壤后,至少需要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不仅会危害农作物,还会随着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对肝脏及大脑带来伤害。


  而陈海兵的家人中也有在这家工厂工作的,家人们反映,厂里有的工人出现了身体不适、上完班就要去挂瓶的情况。年幼的孩子们并不了解污染,工厂的排污管道一度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乐园。幼时的陈海兵经常在排污口的水边玩耍,和小伙伴们抓鱼抓虾。他说,一开始鱼虾蟹还很多,但后来就没有了。


  2011年是陈海兵及其难忘的一年,因为那是他深刻认识环保之路的第一年。陈海兵回忆道,那时,大一的他在“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担任志愿者,负责更新微博微信,极其偶尔的能出一次差,去乡镇、工业企业做调研。那年他第一次出差调研,难闻的气味让他当场骂了一溜脏话,想扭头就走。


  “闻得我都想吐了,不想干了”。联想到当年家乡经历的污染,他慢慢有了思考:这么臭,旁边生活的居民怎么办?他说,“就好像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更坚定了他当环保志愿者的决心。这还不够。2014年,在“绿家园”的支持下,陈海兵创立了“福建乡水守护环境公益中心”。从家乡污染开始着手,通过实地调研、与有关部门沟通,成为家乡环境的守护者。


2016年6月,陈海兵在三明铅锌矿企业调研发现的强酸水渗坑。(图片由陈海兵提供)


  过了一个极点,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一次见到陈海兵,他肤色偏黑,穿着黑色T恤、牛仔五分裤、戴着运动冰袖、理着寸头,看上去十分运动。体育院校毕业的他,曾是田径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主要训练中长跑。“我以前每天都要跑一两个马拉松呢。” 陈海兵笑道。马拉松单程总长约42.195公里,两趟马拉松大约是一个正常人不间断步行10小时,可以从福州市区到长乐国际机场的距离。陈海兵不知不觉便回忆起高中体育集训的时光。每天上午7点多起床吃饭,8点就开始跑步,一直跑到中午11点多吃午饭,下午2点继续跑,一直跑到下午5点多。


  他坦言,不爱读书的他之所以练体育,除了好动的天性,更主要的是为了读个好大学,他想当个体育老师。但最终却选择了环境事业,从零开始学习环境知识。现在的他,偶尔也是个老师,和团队一起给村民们教授环保知识、如何监督企业的合法排污、如何理性维护自己的权益,培训“家乡守护者”。


  更多的时候,陈海兵是在外面“跑”着的:入行5年的时间,几乎把福建省工业企业较多的地方都跑了个遍。他说,是体育训练的经历磨练了他的毅力。练习中长跑,毅力十分重要。“跑步的第一个极点过了,第二个极点吐了,第三个极点边吐边跑。”“长跑过程中,若想放弃随时都可以,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过了一个极点,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说着这些,陈海兵的脸上仿佛同时出现了突破时的难受和突破后的自豪。



2017年9月南平调研发现一家化工企业疑似排放废水。(图片由陈海兵提供)


  工作的5年里,不断有同事离职,也不断有新人入职。但是,同时期入行的,只有陈海兵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介绍说,人员流动性大,是许多公益行业的“痛点”之一。从事环保公益事业并非容易的事,经济和家庭因素是很大的原因。对此陈海兵坦言,目前环境保护公益机构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社会支持,全职员工有固定工资,但谈不上高薪。奔波于各个污染点,熬夜加班,实属日常。他说,单单2017年上半年,平均每个月有二十几天都在外出差。


  但是,即使如此,陈海兵还是没有退缩,“反正环境保护事业是我们想做的,即使是没有工资了,我还是想做这个。” 他觉得,可以通过做其他的工作来赚取收入。“环保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他说,一如既往地在日常生活中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节水节电,在街上看到污染环境的企业举报投诉,“这些虽然都是小举动,但是于环保事业终会滴水成河”。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网”

原文链接:http://fj.cri.cn/20180726/5142c295-8f6f-b56c-e175-a7dc1b821dac-3.html


  • 发表于 2018-07-27 18:10
  • 阅读 ( 1314 )
  • 分类:环保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40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