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气候行动CATI指数由IPE编制,得到中国环境记协的指导和中国环科院的技术支持,绿色江南、南昌青赣和芜湖生态中心等多家环保组织参与了本期评价工作。
2023年度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共覆盖880家A股和H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002475)、联想集团(00992)、鹏鼎控股(002938)、隆基绿能(601012)获评A级,宝钢股份(600019)、安踏体育(02020)获评BBB级,环旭电子(601231)、工业富联(601138)、中国石化(600028)等企业也进入气候行动领跑行列。
图 2023上市公司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TOP 50
对比连续两年纳入评价的497家企业的CATI评价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气候行动取得良好进展:A级企业增加到4家;B级及以上企业的比例从9%增加到17%;CCC级和CC级企业占比分别增长5%和7%,表现相对落后的C级企业从65%减少到45%,更多企业加速减排进程。在2023年评价的全部880家企业中,B级及以上企业增加到12%,但表现相对落后的C级企业仍有56%。
本期评价涉及A股和H股上市公司,其中H股(含AH股)上市公司表现优于A股上市公司。IPE分析认为,港交所对上市公司气候信息的披露要求相对于A股原本就更加明确,继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后,港交所更是明确表示有意实施强制披露。对此,IPE主任马军曾建议,上交所和深交所尽快对标港交所披露准则,同时参考ISSB气候相关披露指引,完善A股相关披露规则,引导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制定适合中国企业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和标准,以推动企业气候相关数据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披露,并通过最新数字科技的应用赋能企业开启高效碳管理。
2月8日,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分别就《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拟规范可持续披露框架,其中就包括气候信息披露要求。IPE对照《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披露主体的标准,将预期纳入披露范围的161家[1]企业在CATI指数评价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其中,3家获评A级,约26%的企业进入BBB至B级,表现相对落后的C级企业约占32%。纳入披露范围的上市公司气候披露水平整体高于平均,但面对披露新规,多数企业仍需大力加强相关能力建设。
马军表示,2023上市公司CATI指数的评价结果是信息披露新规发布前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气候披露的“本底值”。IPE将持续关注A股气候披露新规的进展,期待新规能够有效推动中国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并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减排行动。
本期评价涉及的央企上市公司,2023年平均分相较于2022年显著提升近3分,其中,宝钢股份(600019)、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华电国际(600027)、华能国际(600011)等领跑企业的表现又有提高,太钢不锈(000825)、深天马A(000050)、鞍钢股份(000898)、华润啤酒(00291)、一拖股份(601038)等进步较大。
本期评价显示,在治理和管理方面,超过90%的评价企业已经发布气候宣言,制定气候方针。在测算披露方面,近70%的企业测算并公开披露碳数据,披露总量达37.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标设定方面,23%的评价企业已设定并披露范围1&2减排目标,隆基绿能(601012)、中兴通讯(000063)、顺丰控股(002352)等30家企业发布了范围3的减排目标,联想集团(00992)、鹏鼎控股(002938)、宝钢股份(600019)等26家企业进一步设定包括范围3在内的碳中和目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分为三个“范围”,范围1排放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排放指企业使用外购电力、供热/制冷,或蒸汽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排放是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本期评价显示,约九成上市公司开展不同规模的减排行动。其中,71%的参评企业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效提升、工艺调整、投资碳汇等项目,减少自身运营(范围1&2)的温室气体排放。针对范围3排放,立讯精密、联想集团、鹏鼎控股、安踏体育、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和歌尔股份,推动其供应商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碳数据及减排目标披露,在提高供应商自主碳管理能力的同时,通过实测数据跟进供应链减排进展。8%的参评企业还借助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识别排放热点,并与核心供应商开展试点减排项目。
本期评价的上市企业涉及36个行业,既有能源、钢铁、有色、石化等高耗能行业,也包括IT、纺织、电商、食品饮料等消费品行业,还包括光伏设备、电池、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从分行业评价结果来看,钢铁等行业进展相当突出,得分同比提升54%。IPE绿色供应链总监丁杉杉认为,这体现了宝钢股份等企业和中钢协等平台,响应双碳政策要求、回应市场对低碳钢铁需求所做的积极努力。
在总体取得进展的同时,本期评价也显示,获评B级以上的企业比例仅为12%,显示中国上市企业的总体气候表现有待提升。IPE分析认为,当前九成参评企业已制定和发布气候政策,但多数企业尚待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气候行动,企业有待基于双碳目标,完善自身治理和管理机制,对标全球温控目标和各国自主贡献目标,科学设定企业碳中和目标,并公开披露年度进展;企业同时亟需增强组织及产品层级的碳核算及信息披露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并推进行业脱碳技术研究和规模化应用。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2],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2°C目标,2030年的预计排放量必须减少28%,而实现1.5°C目标,排放量减少42%。IPE上市公司CATI指数评价负责人朱紫琦表示,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的上市企业,应清醒认识社会各界期待和自身减排压力,通过CATI指数的评价结果,对标国际国内的良好实践,有效提升气候行动表现。
与此同时,全球企业的低碳转型需要大量支持[3],朱紫琦希望本期指数评价报告,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有效信息,协助投资者了解参评上市公司气候行动表现,识别气候“漂绿”风险,助力气候投融资。
但另一方面,投资者也需尽快完善融资企业气候信息披露要求,通过专业工具识别、量化气候风险,追踪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此外,金融机构亟待基于对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和排放特征,制定相应的气候投融资方案,开发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和工具支持企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为便于投资者理解,CATI指数评价结果以AAA、AA、A、BBB、BB、B、CCC、CC、C进行表示。其中,A级表示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信息披露和温室气体减排水平较高,B级表示已在一定程度上开展针对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信息披露和温室气体减排,C级表示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信息披露和温室气体减排有显著欠缺。
作为基于数据的独立评价体系, CATI指数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参评企业气候行动的进展及在双碳行动中所处的态势,就加速推进气候治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形成共识;CATI指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份开启气候行动的路线图,引导其在制定气候治理机制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从开展温室气体核算、创建温室气体清单开始,识别热点排放源,设定量化的减排目标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方案,将减排目标分解至主要生产环节及价值链,依据所在行业的减排路径开展规模化减排,追踪并披露目标完成进展,同时带动和赋能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启气候行动。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发布会由中国环境记协、北京化工大学主办,北京化工大学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协办;本次是主办方第11年发布此系列报告。
内容来源:
[1] IPE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名单,中国证监会公开发布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信息整理。境外上市公司部分为不完全统计,仅供参考。
[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2022nianpaifangchajubaogao (最后访问日期:2022年10月30日)
[3] https://mc-cd8320d4-36a1-40ac-83cc-3389-cdn-endpoint.azureedge.net/-/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3/Feb/IRENA_CPI_Global_RE_finance_2023.pdf?rev=8668440314f34e588647d3994d94a785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