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慢……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让城市生活“慢”下来

雄安新区慢行交通将超50%、浙江钱塘江大桥新建慢行系统、成都打造全球最长绿道慢行系统……近年来,随着各地规划理念的更新,慢行系统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 所谓城市慢行系统,就是将步行、自...

雄安新区慢行交通将超50%、浙江钱塘江大桥新建慢行系统、成都打造全球最长绿道慢行系统……近年来,随着各地规划理念的更新,慢行系统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

所谓城市慢行系统,就是将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慢速出行方式,是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打造城市慢行系统,既能解决路权分配问题,体现城市对市民的尊重,也体现着城市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病”的决心和能力。

根据交通运输部等联合制定的《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要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开展人性化、精细化道路空间和交通设计,构建安全、连续和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都在着力打造城市慢行系统。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要点


发展城市慢行系统,是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提升生活品质。因此,规划设计理念应当是实现对城市道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市民慢行生活和交通安全的需求,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

在规划设计城市慢行系统时,通常需要考虑这些方面:


01结合城市布局形态,设计合理慢行空间

单中心城市与组团式城市,平原型城市与山地型城市,应设计不同的慢行模式。根据城市的功能区特点,在慢行圈内实现路网优化配置,打造相应的慢行空间。如在商业集中区、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可规划建设步行连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形成相对独立步行系统。


02加强社区功能建设,有效减少出行距离

规划设计城市慢行系统,不只是为了绿色环保,而应让居民在居住的社区范围内,就可以满足购物、餐饮、娱乐等需求,减少因长距离造成的劳累,提高出行效率。


03快慢相宜,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并行

发展城市慢行系统,并非要取代机动车的位置,应让慢行交通与快速交通实现有机结合,建立快慢相宜、畅通八方的立体交通体系,并提升交通转换的舒适度。


国外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经验


纽约

出台街道设计导则,进行城市交通革新

纽约一向重视城市街道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关注行人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2013 年发布的《可持续街道:2013 及未来》战略计划,提出设计学校慢行区、住宅慢行区等。2009年发布的《纽约街道设计导则》,侧重步行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要求。2016年发布的《纽约交通战略规划:安全、绿色、智慧、公平》更具体提出,每年新增80公里自行车道,到2021年共新增320公里自行车道,使骑车人数增加一倍。

attachments-2022-12-giQ7gOT763aaabbe43871.png


为了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纽约进行了一系列交通革新,以重塑城市公共空间。如将百老汇附近地区的机动车道改成步行街,修建多条自行车道,一些街道对机动车禁行等等。这些既保护了城市的生态和人文空间,也减缓了因机动车造成的交通拥堵而导致的连通性能降低。


纽约的曼哈顿环岛绿道,尤其值得国内城市借鉴。曼哈顿区提出打造20分钟骑行交通圈的计划,在全岛建立较完善的自行车网络系统和环岛绿道系统。这些绿道连通性好,形成完善网络,并将历史文化遗迹贯穿其中。同时可达性高,通过绿道到达不同地区的时间大大缩短。

attachments-2022-12-oUx64SLM63aaabddae619.png


伦敦

多重慢行空间串联各类人文自然景观

目前,伦敦设置有包括环城绿带、都市步行环、朱比利步行环等在内的多条完整环形及带状慢行空间系统。这些慢行空间环环相扣,配合城市公共空间,共同形成了完善的适于步行的开放空间体系。


环城绿带是伦敦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大特色。绿带围绕全城,长约242公里,平均宽度8公里,最大宽度30公里。绿带内不允许建造房屋和居民点,保持着原有的乡野风光。环城绿带共连接了伦敦外围10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节点。

attachments-2022-12-PT8w1dnm63aaac02c8bf0.png


都市步行环是一条长约125公里的环绕伦敦内城的步行道路系统,串联起包括大型公园、历史景点等超过50个开放空间节点。


24公里长的朱比利步行环位于泰晤士河沿岸,穿越伦敦历史最为悠久的街区,历史文化氛围是其主要景观特色,国会大厦、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桥等历史建筑与圣詹姆斯公园等自然景观,共同形成了其周围的12个主要景观节点。

attachments-2022-12-ignbAfab63aaac14d3a9a.png


哥本哈根

慢行智能设计让骑行者一路绿灯

丹麦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其首都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交通系统堪称城市慢行系统的典范。


哥本哈根原本市中心街区狭窄,城区间还有几条交错的水道,环境并不特别适合骑行。但该市根据城区呈手掌形的特点,以市中心为出发点,按手掌五指延伸方向规划了公共交通,并打造了发达、便利的自行车慢行系统。


该市最为人称道的慢行智能设计,是智能调控系统“绿波”。这些镶嵌在自行车道上的无数盏小绿灯,通过与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的“合作”,提醒骑行者增减速度来调控车流。“绿波”还有可记录自行车车队的传感器,当车队接近路口时,绿灯时间会自动进行调整。


attachments-2022-12-aibsXced63aaac67926c3.png


哥本哈根的城市慢行系统还提出道路空间分时专用的概念,以动态、智能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街道空间的交通效率。蛇形自行车专用天桥,方便骑行者扔垃圾的45度角垃圾桶,等绿灯时用的垫脚石等城市公共设施的细节设计,也都十分有利于慢行交通。


国内城市慢行系统探索实践


北京

开通自行车专用道,进行慢行系统改造

2019年5月,北京建成开通了首条自行车专用道。今后,将对该自行车专用道进行东拓、西展和南延。同时,还在城市副中心加快慢行系统的建设。


连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与大型居住区回龙观的自行车专用道,紧贴地铁线,但高架部分高出地面五、六米,桥身和横梁都是钢结构。路面被打造成一侧高、一侧低的倾斜式,较低侧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处排水孔,可保证雨水自然流淌排出,不会影响正常骑行。跨高速公路高架桥时设置了挡风装置,且能减弱地铁产生噪音,增加骑行舒适度。

attachments-2022-12-gT6xVeKs63aaac8694e7b.png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慢行系统的力度很大。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到2035年自行车道里程将达2300公里左右。副中心通州玉带河大街等进行了慢行系统改造,在主干道两侧划出3公里长自行车专用道,并通过护栏与机动车道相隔离,醒目的红色骑行路面成为亮丽风景。慢行系统还包括滨水穿林、四通八达的绿道体系,运河、潮白河等水系两岸,原本功能单一的河堤路正变成绿色线性空间,供市民进行锻炼和休闲。

attachments-2022-12-lgvbjn1g63aaaca749042.png


雄安新区

围绕社区生活圈设计城市慢行系统

根据雄安新区《关于推进交通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打造占出行比例50%以上的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将成为未来主导出行方式。到2025年,优质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安心舒适的慢行环境在基本建立。将围绕学校、交通枢纽,打造全龄友好、四季友好的慢行网络,并广泛采用街道稳静化措施,灵活打造“无车街区”,探索建立慢行、公交、经营设施相结合的驿站系统,提升慢行活动体验。


针对自身的先天地理条件,充分结合新建成区职住平衡、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特点和华北地区气候特点,以及365×24慢行友好城市愿景,雄安新区的慢行交通系统将围绕社区生活圈,以步行活动组织公共空间,根据人的活动目的和活动范围分配街道空间。


attachments-2022-12-FEQ7OOsF63aaacbcac8b5.png


成都

绿道融入慢行系统,分类打造街道场景

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等,明确“以人为本”和“慢行优先”,对慢行安全、步行空间、骑行网络和绿色交通接驳提出全面引导。


如《导则》中提出,将绿道融入街道慢行系统。目前,成都正建设全程超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建成后将是世界最长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这一绿道不只是城市慢行系统,还有文化、体育、休闲等功能,将成为承载公园城市美丽宜居生活场景的重要载体。

attachments-2022-12-FxMXtSpP63aaacd4cdbfe.png



成都的城市慢行体系规划还提出重点营造六类街道场景,统筹完善街道空间及交通、功能、文化、形态和设施等方面。如特定类型街道场景的滨水步行区,要丰富滨水功能及业态,强化滨水景观界面设计,并通过退台设计等形式形成河滨景观平台,打造连续步行空间。


attachments-2022-12-Il6odUv763aaace6e9f79.png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网

https://mp.weixin.qq.com/s/7_1ePTVdgL7ELP9p3Awjxw


  • 发表于 2022-12-27 17:36
  • 阅读 ( 5214 )
  • 分类:知识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合一绿
合一绿

关注环保

4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2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