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缘创造更多可能性,这是本期播客分享人杨旭伟(自然名:岩羊)重点表达和阐述的观点。
人往往希望成为中心,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边缘才是最具活力和充满人性的地带,自然也就更具可持续性。边缘地带的多元性孕育了创新的种子,我们看到的很多自上而下的创新政策,都不过是对自下而上边缘创新的事后追认和推广而已。
在这期播客中,岩羊为我们带来的“边界效应”的理论与实践,对民间公益组织尤为重要。它在让我们以全新视角来看待民间公益组织价值和角色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让我们的生命得到了顿悟。
杨旭伟
自然名:岩羊
南京市江宁区喜鹊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恒星计划一期学员,一位隐藏的建筑设计师,在发现自己各方面都没能成为中心的现实面前,转而一直努力在各种边缘探索更多可能。
诸昳(阿诸)
对话人
一位曾被誉为“灭绝师太”的律政达人,现如今深度卷入公益行业,为社区英雄所吸引而“英雄惜英雄”的公益小叮当。
李大君
主持人
李大君,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恒星计划项目负责人,餐厨零废弃达人,十八年公益专业陪跑者。
生命探索
放养带来的不羁基因
我的出生地是江南一个小城的郊区农村,又生逢中国改革开放的萌芽期,这个空间和时间上的“边缘地带”给我的童年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城乡居民都把精力投入到努力挣钱、改善生活的社会发展大潮中。虽然我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但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关注相较现在也要少的多,除了满足基本的吃穿,孩子基本是放养的状态。时代和家庭背景的多种因素,让我在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也没有压力的环境里长大。从小没有培养什么兴趣技能,但各项生活技能信手拈来。
每个人都带着一个过去的自己。我觉得我的童年像极了曹文轩先生《草房子》里的主人公桑桑,拥有了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经历。因为放养,思想和行为方面自然也就相对独立。 这是我的出生地,一个水田环绕的典型江南农村高考时仅凭着对所选专业的字面理解,选择了和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进入大学后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尤其是作为校报记者的身份,让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诗性得到加强。大学毕业20年,很多事都模糊了,但有三件事印象深刻。
一是我曾经写过一篇《以社会诗性精神看生态环境变迁》的文章获得过省级奖项,文章主要是以中国从古至今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诗歌和人物特征,与相同时期的生态环境变化作比对,梳理了生态环境变化对社会诗性精神的影响。这是我第一次系统性的思考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人文发展的关系。
二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了由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克里斯多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及其合作者编写的一套丛书,其中分别有《建筑模式语言》、《建筑的永恒之道》和《俄勒冈试验》三本书,尤其记得整套丛书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大致就是:适合一个地方的建筑只有一种模式,真正适合的建筑应该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生活的特质亦是如此:它不能制造,只能生发。当一件东西被造出时,其中有制造者的意愿。但当它生发出来时,它是通过无我规则的操纵,作用于情境的现实,自动产生了特质而自由地被产生的。
三是我从小学到大学写了几百首诗,特别在大学的时期,阅读了大量的象征主义诗歌,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象征主义的先驱诗人波德莱尔,到20世纪30年代象征主义后期的艾略特、叶芝等,再到20世纪20年代我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以及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戴望舒。随着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现实的奔忙和社会如机器般高速运转,几乎瞬间就冲散了我脑海里堆积多年的诗情画意,同时也中断了我坚持多年而充满诗意的青春。
这些学习和经历对我以后的工作实践和转型探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转型探索
从“无机化”到“有机化”
从2001年毕业后,我前后在上海待了十几年,在这期间认识了我的同乡妻子,此间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的全过程。2008年底,随着老家双方父母的年龄渐渐变大,我和妻子决定回到常州,我开了一家小的设计公司,妻子则是远程操持着她在上海的零件加工贸易。但因业务开拓能力和人脉的缺乏,只做了两年,我就把常州的公司停了。
2011年初,我又回到上海,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新的设计公司,妻子则在老家一边待产,一边继续操持着她在上海的生意。当年8月,我们迎来了孩子的出生。在程式化的工作和生活打磨下,我的诗性和灵感消失了,十多年间再没写出一首诗来。
2015年,我通过网络学习了PDC朴门永续设计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我开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极速城市化和房地产开发,以及自己十几年的建筑设计经历进行反思。大学时代写过的那篇关于生态环境的文章和读过的亚历山大的著作,都随着自己的思考翻腾回来,那时我觉得自己曾经设计过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一堆毫无生气的建筑,与被城市占领的原有乡村和原野的勃勃生机无法相比。
2016年初,我决定回到老家,一是为了能和家人团聚,二是尝试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运用到乡村项目。从上海回到家乡的两年多时间,我先后参加了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自然体验师、废弃物与生命、LNT无痕山林等课程的学习,也参加了康奈尔大学系列环境教育网络课程、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教育实务培训、上海小路自然中心自然讲解员等一系列自然教育、环境教育行业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也从关注生态项目,到关注整体生态环境。
2017年夏天,在上海参加朴门永续设计户外教室工作坊期间,认识了现在的机构合作伙伴,同时也开始关注国内的垃圾分类政策和趋势,我们恒星另一位伙伴陈立雯老师在农村社区的垃圾分类实践也进入到了我的视野之中。 开展朴门工作坊的理论学习
基于相同的生态理念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18年初我和现在的机构合伙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南京市江宁区喜鹊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南京喜鹊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机构以“两个模块,一个品牌”的方式运作,对外统称“南京喜鹊林”。 开展一米菜园的厚土栽培实践 开展生土面包窑的共建
认知探索
不是制造,而是生发
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和见证者。2000年初踏入职场后一直在上海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经历国内房地产蓬勃发展和急速城市化的过程。我常在新城扩张的场景中穿梭,看着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像一个个怪兽,不断地吞噬者邻近的土地,这让我产生越来越多的忧虑和恐惧。
起初看到自己设计的建筑从图纸被变成真实的房子,让我有很强的自豪和满足感,但随着城市的急速扩张,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始曝露出来,结合自己的出生年代和专业背景,我对中国的“造城运动”开始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思考。每年全国各地暴雨来临时,各大城市就会出现的“看海模式”;每天上下班都要经历“堵车模式”;每年秋冬季,全国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雾霾模式”;城市扩张过程中,出现大量占有农田的问题;因急速城市化,而导致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新城扩张过程中,出现新建社区缺乏社区凝聚力,缺少社区文化的问题等等。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中国的急速城市化进程,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关系。
面对这些问题,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去改变,这些改变该从何处着手?我和机构伙伴们开始进行城市湿地、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主题的环境宣教和设计工作,进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宣导和实践,将乡村建设、社区营造等方法应用于城乡社区环境治理项目中。
开展农村社区公共景观堆肥箱的共建
在农村社区开展有害垃圾废弃物管理的走访说明
但随着这个领域的活动和项目做得越多,我愈加感受到,可持续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生发出来的,它一定是情境下的使然。我的工作团队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我们的工作对象应该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社区居民,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社区”。社区是城乡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社区的环境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诸多环境问题的具体呈现,我们相信基于社区的自身情境和社会资本,通过解决社区环境问题,就可以逐渐解决急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我们通过深入挖掘社区需求,将急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带来各种的环境问题,落到城乡社区和社区居民可以理解的层面,形成社区环境议题和项目。同时我们对接和协调各方资源,一起来面对和解决这些社区环境议题或项目,在带动社区居民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达到逐渐重构社区人文和自然环境的目的,从而形成越来越多的城乡新社区,达到从社区层面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的目标。
在社区开展零废弃主题夏令营活动
边缘探索
只有边缘才能成为前沿
各物体及其所处环境之间存在一个区域,朴门设计里将其叫做“边界”。两两模式的边界具有迥异的特性,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第三世界”,两边的物种都会在此出现,资源自然累积,形成稳定的生态位。边界地域之所以产能丰富,是因为两种模式的资源在此汇集,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样性的可能。就像马路边的植物往往很茂盛,是因为雨水不断在边界冲刷,同时由于泥土的堆积,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这就是边界地带独有的优势条件。因这种“边界”而形成的效应,朴门设计称其为“边界效应”或“边缘效应”。
我们在进行社区花园设计时,之所以不会将花园设计成规则的圆形或四方形,也是为了增加边界,以形成更丰富的生态小环境。
通过设计创造更多的“边界效应”
“边界效应”在朴门营造中的实际应用
在喜鹊林-新雨自然学校,以“边界效应”打造曼陀罗花园
“边界效应”带给我的更多是生命和工作层面的思考。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探索不同领域的边界,尝试不断地跨界,充实自己的生命体征。同时,致力于挖掘边界的能量以推动更大的变革。比如在做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时,我们接触到最多的角色其实是社区清洁工,他们虽然不是垃圾的主要制造者,也不是垃圾分类活动的主要推动者,但是作为一个边界且边缘的角色,她们构筑了垃圾分类体系的关键性连接点,在社区与居民的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组织机构更要把自己放在边缘位置,去不断拓展边界,从而让边缘成为前沿。恒星伙伴的机构中,唐莹莹老师在北京北六环外昌平辛庄农村垃圾分类的探索、陈立雯老师在江西上饶东阳乡这个三省交界处的农村垃圾分类的探索,都是典型的“边缘变革”。这也是“边界效应”在公益创新中的具体表现。
但当这种边缘变革得到自上而下的追认后,这些模式的推广和复制,一定就是要来自中心自上而下的力量动员。
2020年11月,我们在青岛举办的“恒星计划-向往的生活”生态社区营造工作坊就是恒星学员间一次拓展可持续边界的尝试。参与其中的所有组织在工作坊结束后,都拓展了自身在可持续社区领域的理解和实践的边界。
2020年11月青岛“恒星计划-向往的生活”生态社区营造工作坊期间,进行厨余堆肥实操
所有的创新,本质上都是创造了更多的边界,创造更多人与资源相互交融的机会,增加系统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从而通过边界的连接性和互动性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2020年11月青岛“恒星计划-向往的生活”生态社区营造工作坊期间,共建共建锁孔花园
最后,引用香港战地女记者张翠容在《另一片海》中所讲到的一句话来结束这次分享:“越过自身经验的边境,就是世界。”
2020年11月青岛“恒星计划-向往的生活”生态社区营造工作坊合影
说明与致谢:本文为恒星伙伴计划“星星点灯播客”系列分享之一,经分享嘉宾确认后,授权“恒星伙伴计划”联合发起方发布。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沟通。感谢刘妍舒和李若愚在音频剪辑和文案编辑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探索精彩星球
行动赋能系列
让每一次坐而论道都不虚脱于躬身实践
星星点灯播客
可持续社区行动者系列故事专题
星星点灯播客02 | 从省厅干部到草根环保人:在职业逆行中寻找可持续的事业
“恒星计划”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院联合发起,以高潜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领袖为抓手,通过为期三年的非限定性资金支持和系统性赋能,助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机构在组织力、业务力和影响力上的成长突破,实现公益机构业务模式化与组织规范化发展,具备孵化和赋能在地公益组织和自组织的能力。
联系我们:
1、邮箱hengxing@hyi.org.cn
2、关注“万科基金会”、“合一绿”微信公众号;
微博@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一绿 与绿资酷网站(www.lvziku.cn)获取项目最新动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