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联合发布了“可持续社区领袖成长支持项目”(简称“恒星计划”)。
恒星计划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同辈导师与伙伴协同对话、赋能工作坊、主题共创和专题参访,并引入行动研究理论与方法,以期实现对恒星计划学员的有效赋能。
2020年9月2日至5日,在恒星计划项目组的组织和推动下,恒星计划赋能工作坊在上海岑谷生态农场举行。恒星计划I期学员和协同陪伴导师、资助方万科公益基金会代表和主办方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项目成员、来自社区伙伴和陕西纯山公益事业促进中心的观察员共40余人,一起经历了三天三夜。这是一次工作坊,也像是一场相识很久的网友线下见面会,从关系共建,到知识共创,再到道义相勖,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喂饱了蚊子,也璀璨了星空。
恒星计划学员和导师们胜利会师的日子正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个充满鬼魅的破冰之夜,宛若大型网友线下见面会,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们在疫情之后首次聚首。
在「自我介绍」中初识彼此,实现网友的“人脸查验”;「两真一假」不仅考验叙事者的演技,真实信息更是让吃瓜群众瞠目结舌;看似一团乱麻的「宾果游戏」现场,获取他人个性标签的同时,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饭搭子、驴友、书友……有了相聚、初识、知彼,随之而来的「礼物盲抽」环节,更是轻而易举地将互识破冰之夜的情感链接推向了最高峰,获赠者诵读礼品卡,字字珠玑,赠物者展示礼物并将礼物背后的故事传递给获赠者。
而盘坐主持的协作者和跪坐发言的主办方,也着实刷新了工作坊会议形式的新认知。
第一个夜晚就令人难以忘怀,也让参与者在最佳的状态下开启工作坊的知识共创篇章。
9月3日上午一开始,每位参与者在互不干扰和交流的情况下,根据正念冥想与自由行走分成五个小组,启动右脑形象思维来想象心目中理想的可持续社区图景,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和大组分享。
尽管联合国在2018年年底就提出了关于可持续社区标准的七个方面:可持续建筑、包容的社区服务与设施、宜居的社区景观、经济生产力、安全、自豪和高知社区、社区管理。但恒星计划作为一个由社群作为载体的行业支持项目,需要形成社群自己对可持续社区愿景上的共识。
点击观看视频
在共识讨论中,大家用便利贴写下自己的思考,在分享中又学会以他人的视角来探讨问题。小组之间的思想对碰和交融,看似不同,最终都丰富了可持续社区的内涵。
经过小组讨论和大组分享的脑力激荡,大家的思考维度和深度远高于我们眼睛所见和当下对于可持续社区的定义。大家认识到,可持续社区一定是对现代大工业化生产以及建基之上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行为习惯的反思。一个建基于快餐与快餐文化、算法与算法控制下的“摩登时代”,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可持续社区共识词汇云图
除了生态可持续,可持续社区还应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上是可持续的。它道法自然,社区合作与社区经济将成为可持续社区的基石;它多元包容,社区内生力量和人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它尊重劳动,劳动成为丰盈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底线生存的必须;它政治友好,人的生命和人格受到安全保障。
基于对可持续社区愿景的讨论,大家进入到了对可持续社区行动的讨论。除了对中国半工半农村庄(农耕+外出务工)、底层打工者与本地村民杂居的城中村或城边村(非高知居住的新农村)、多职业中产家庭购置生活的中高档小区、城市单位制小区(含传统的老旧小区)、普通白领租住的城市社区等五种最普遍的社区类型进行可持续社区改造的模拟演练外,参会的学员以及协同陪伴的导师还就可持续社区行动工具包进行了共创。
工作坊期间,可持续社区工具包已经完成基础设计,这些工具包的后续开发和场景化使用也列入恒星计划的知识生产计划中,敬请期待。
行动工具包议题概览
9月3日晚,恒星计划学员、新疆山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创始人杨曙辉通过连线的方式与现场伙伴们进行了互动,分享了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从事可持续社区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即使疫情将我们分隔两地,大家相聚相知、相互学习的热情也丝毫没有消减。
来到工作坊现场的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中心主任甘传、石家庄市桥西区清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中心主任杜芸、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徐进,也就各自的社区行动故事和经验做了分享。
或是自下而上的边缘变革,或是自上而下的党建引领,不同的伙伴在不同的际遇和社会环境下,基于对可持续社区的理解和追求,都做出了自己在具体情境下的选择。这里没有批判,有的是不断地追问和对话。
那一夜,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感受着南方的静夜,倾听着伙伴的故事。往往是在伙伴故事分享结束、鼓掌的间隙,才发觉蚊虫已在皮肤上留下了斑斑痕迹。
“这时胸中忽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9月4日上午,恒星计划协同陪伴导师、北川大鱼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高思发就行动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分享。高队将“行动研究”介绍给了本次工作坊的参会者们。高队透过行动研究与5.12震灾之后的志愿者们持续十三年的公益探索,来带出行动研究对于行动者的意义。
「行动者为何要做行动研究?」
「行动者如何做到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如何成为终生学习与反思的工具,最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高队的精彩分享中,又有哪些触及人心的生命故事?请关注后续推文。
9月4日下午,恒星计划协同陪伴导师、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的项目主管韦璐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爱芬社区工作的方法和案例,包括社区宣传、社区动员、硬件调整、人员培训、专才志愿者培育及成效评估等方面。其中针对一些难点,韦璐老师也介绍了一些小技巧和经验。
「让每家每户都有机会做志愿者,可以更好地动员青年群体。」
「物质激励不可持续—把精神激励做得更好一些,让鼓励成为志愿者最大的动力。」
「持续参与程度弱、居民依赖性强—加强团队自治建设,并给予适当的信任。」
9月4日晚上,伴随着地上的点点篝火和天上的点点星光,基于白天行动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学习,参会的学员和协同陪伴导师分成六组进行了行动研究的反映对话练习。恒星计划学员、大鱼营造中心主任何嘉的一段分享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行动研究的练习让我有三点启发:一是沟通中,双方都在‘情境’中表达、聆听、反馈,全然的投入极为重要。二是放下预判和彼此身份,真正听见、确认和澄清的交互过程十分重要。三是不论是表达者、聆听者还是观察者,都会有可能在行动研究中收获启发,这种启发不仅是来自于他人,也可能来自于努力觉察他人的同时会反观自身。所以行动研究的不同角色,并不是谁在帮助谁解惑,作为参与者不应该给予建议,而是专注于沟通和觉察本身。”
行动研究是恒星计划开展可持续社区领袖培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也期待恒星计划学员们生产出自己的行动知识。
9月5日上午,恒星计划工作坊的参会人员,在合作伙伴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参访了上海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的三个项目社区,并与锦灏佳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敏杰先生进行了座谈。大家就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社区动员的经验、社区居民关系营造进行了讨论。
9月5日下午,大家参访了位于上海的恒星计划学员机构——大鱼营造和Upbeing,在学习同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跨界和共创的重要性。跨界让我们能够跳出“专业陷阱”,而共创,则让我们获得了来自社区的内生力量和知识。
大鱼营造
Upbeing
工作坊结束,回到家中。当我们在深夜间被身上蚊子叮咬过的那“星星点灯”般红包唤醒时,我们竟然不嗔不躁。
因为,在那三天三夜里,我们曾经精力旺盛到没日没夜,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交流机会;因为,在那三天三夜里,我们彼此注视并为对方呈现,我们就这样在相互映照中感受着能量在每个人身上流动。
正如陪伴导师赖寒所言:“一切都如初见的夜晚,在偶然中惊奇发生,又处处彰显着美意天成。”
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是点灯人,照见了来时路,也照向了要去的方向。
陆丰(恒星计划导师、雷励中国理事长):
过去的几天与大家建立连接,激荡思路,行动共创;期待未来比肩而立,彼此为荣!
赖寒(恒星计划导师、朴门设计者):
谢谢各位前辈的分享启发、感谢各位伙伴的关心陪伴……真切碰撞、坦诚交流,一切都如初见的夜晚~在偶然中惊奇发生,又处处彰显着美意天成。“澄澈相见,砥砺同行”,上海只是咱们真诚相识的起点,未来希望还有机会一起经历风雨、相伴成长。“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大家一起为可持续社区不懈努力。
郑滢崟(恒星计划学员、立里花园中心主任):
三天三夜有点热、有点乐、有点闹、好多困、好多问的刚结束又期待的恒星计划大型网友线下见面会。我们可以是一团火,也是满天星,最重要的是记得成为自己的光吖^_^ 江湖有爱,后会可期!
喻明慧(恒星计划学员、武汉方寸地中心主任):
通过这次恒星线下大型网友见面会,我加入恒星的小目标: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已达成。期待与伙伴碰撞后产生的奇妙反应!
何嘉(恒星计划学员、大鱼营造中心主任):
感谢恒星计划的这次共学机会,两次产生心流的体验都在意料之外的最后一晚,一次是在行动研究的小组,一次是和一起住宿的小伙伴们的夜话。这些全身心投入的对话让我从大家身上交换到很多能量,而这些发生在最后一晚,是恒星计划这几天共学的各个环节让大家从陌生到同频的效果,充满感恩,期待再次相遇!
点击观看视频
上海岑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雷励中国理事长陆丰先生
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
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上海市长宁新华路街道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
Upbeing(原心社区服务中心)
上海漫乡居民宿
感谢以上机构和个人给予恒星计划工作坊的大力支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