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南岭

对于南岭的自然来说,区区六年更是沧海一粟。物种演化,自然变迁,仍然在这里发生着,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依旧精彩。只是,在翻天覆地的力量面前,深邃而宁静的自然究竟会失去什么?而生活在自然中的我们,又究竟会失去什么?

3月底,我们参加阿拉善see基金会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嘉年华”,鱼头代表鸟兽虫木,和其他十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保育机构一起,发表了主题为“南岭生物多样性之美”的主题演讲。

 

未能现场参与的朋友,不妨通过以下画面,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南岭,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脚下的土地。


attachments-2020-03-Ug2awG4P5e70550342ad0.jpg



生活在岭南的朋友,想必一定听过“南岭”的大名。但对于南岭的具体位置,恐怕也有很多人未必能够确切的知道。


南岭,位于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四省的交界处,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东西向构造带山脉,也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众多著名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这里,如广东的北江、湖南的湘江、江西的赣江等等。南岭山脉的最高峰位于广西桂林附近的猫儿山,海拔2142米。而广东境内的石坑崆是广东最高峰,海拔1902米。


attachments-2020-03-lpEDrPqH5e70550a9f0f7.jpg


图@网络


南岭是中国南方(包括广东)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区之一,至今仍有大片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这里见证着自然历史的变迁。天气好的时候登山远眺,连绵的群山和多彩的森林让人止不住赞叹。


attachments-2020-03-3LpgM4uj5e705511e9106.jpg


图@徐仁修


冬天,南岭的高山阻隔了大部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这才有了岭南令人舒爽的冬天。当然,这里也有真正的“寒冷”,冬天随处可见的雾凇和冰雪,展现了南岭的另一种存在。


attachments-2020-03-xdz2RWjO5e7055184d361.jpg


图@树蛙


同时,在一些水汽充足的角落,也有类似热带雨林“巨蟒遍布”的特征——大型的藤蔓植物依靠高大的树木,爬上树顶,获取生存必须的阳光。


attachments-2020-03-KVCAthlB5e70551fe4aaa.jpg


图@树蛙


这里是植物的天堂。华南五针松(Pinus fenzeliana)是南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植物。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它喜欢屹立在土壤贫瘠的悬崖峭壁上,在最险的地方,观赏最美的风景。


attachments-2020-03-Rgv4fOGt5e7055281aed7.jpg


图@树蛙


而在森林的底层,也生活着很多毫不起眼但精巧异常的植物。比如这种长得像小人偶的圆叶挖耳草(Utricularia striatula),它生长在潮湿有水的底层,根部的捕虫囊一旦被微小的水生生物触动,就会产生一股吸力,将水和小生物一起吸入囊中,进而消化。它的捕虫器被视为植物界最复杂的结构之一,实在不容我们小看。


attachments-2020-03-unleJxpq5e70552f790c3.jpg


图@鱼头


在南岭的生态系统里,很多动物也有各自特殊的本领。这种生活在灌丛下的名为丽棘蜥(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的常见蜥蜴,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变色”,以躲避被天敌发现的危险,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


attachments-2020-03-gp5YzWyE5e70553a02010.jpg

图@鱼头


还有更神奇的。这是一只中华弧纹螳(Theopropus sinecus)若虫,注意看它的体色和腹部突出的“小花瓣”,其实它拥有极强的伪装能力。


attachments-2020-03-bJYcwqDN5e7055411b0a7.jpg


图@徐仁修


看清它躲在哪里凝视着你吗?惊叹于它鬼斧神工的伪装能力,我们更喜欢自己给它的新名字:南岭花螳螂


attachments-2020-03-jVylSqdm5e705547d0236.jpg


图@徐仁修


南岭也是广东重要的鸟类栖息地,超过300种鸟类生活在这里。这里最特别的鸟类,莫过于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

清晨,黄腹角雉赶在太阳初升之前,在南岭的森林底层中觅食漫步。它喜食蕨类植物,是中国东南部的特有种,罕见于800-1400米的亚热带常绿丘陵山地,是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attachments-2020-03-NGwaLj5j5e70555090676.jpg


图@长臂猿


运气好的话,你可能会在步道两旁撞见黄腹角雉的妈妈正在带着它的宝宝们觅食。黄腹角雉的幼鸟也有极强的伪装能力,它羽毛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几乎可以融为一体。


attachments-2020-03-Ssx6se0r5e705556efee8.jpg


图@鱼头


这里还有一种难得一见的鸟——红头咬鹃(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它生活在南岭的密林中,色彩艳丽但又生性机警。当有人靠近,它就会悄悄飞走,只留给行人一道红色的光影。


attachments-2020-03-0U4RzXfj5e70555dba3db.jpg


图@Stephen Powell


到了夜晚,南岭开始展现出另一种神秘的气息。一只飞蛾以独特的轨迹飞过璀璨的银河和高大的原始森林,这里进入了精彩的夜晚世界。


attachments-2020-03-96Jm4XtU5e705563c68b2.jpg


图@长臂猿


一只棕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在夜幕降临时醒来,爬上枝头,开启觅食模式。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松鼠,在森林中生活了千万年的它,演化出了独特的“滑翔本领”——它的前肢和后肢之间演化出了一张巨大翼膜,可以帮助它在高大的树木之间滑翔来去,提高觅食的效率,降低被天敌捕食的危险。


attachments-2020-03-l6deoy115e70556ac43ae.jpg


图@长臂猿


而在森林的底层,莽山异角蟾(Xenophrys mangshanensis)凭借着绝佳的伪装,隐身在枯叶堆中,使人难以发现。如果不是它的雄蛙像鸭子般的独特叫声,想要一睹它的真容,还是要花一番力气。


attachments-2020-03-6HwFGewJ5e70557084b2e.jpg


图@鱼头


大树蛙(Rhacophorus dennysi)通体的嫩绿也是它绝佳的保护色,在夜间,大树蛙一晚可以吃掉数百只昆虫,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attachments-2020-03-EuvMvQ4E5e7055760cab9.jpg


图@长臂猿


甚至,它还可以捕捉体型较大的知了,然后一口吞掉。这只大树蛙吞下知了后,然后突然跳落在我面前,着实吓了我一大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太相信它可以吃下体型这么大的昆虫。


attachments-2020-03-RzwSOHFs5e70557c9b31f.jpg


图@鱼头


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里,蛇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物种。它们可以控制鼠类和蛙类的数量,以达到生态平衡。夜晚,在南岭发现蛇的机会很大。一条福建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正在警戒,透出一股鬼魅的气息。


attachments-2020-03-l4RvhNI75e7055831e37f.jpg


图@鱼头


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也喜欢在雨后的夜晚出没,寻觅鼠类、蛙类的踪迹。


attachments-2020-03-VcTClT275e7055884297a.jpg


图@鱼头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也不知不觉的站在了树枝顶的制高点,四周寻觅猎物。与蛇类控制蛙类的数量一样,它们也担负着控制蛇类数量的重任。这也是生态系统是否完整的表现。


attachments-2020-03-aBbLReUF5e70558fc6eec.jpg


图@长臂猿


2008年夏天,我和赖芸参加了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的大学生绿色营自然讲解员训练营,在徐仁修等老师的引导下,不禁被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所震动。后来,我们便在广州创立了“鸟兽虫木”,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attachments-2020-03-yHTVWYkW5e705597f38bf.jpg



在我们心中,南岭不仅仅是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处源泉,给予我们无尽的滋养和欢笑。然而2011年底,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遭遇大面积破坏,大量原始森林被毁,这不仅在南岭的自然中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更在我们心中刻下了一道痛楚的裂痕。


attachments-2020-03-GZgRwRUl5e70559e33da9.jpg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责无旁贷,于是发起震动全国的“急救南岭”行动,从组织志愿者调查,到与政府积极沟通,寻求解决途径,再到发起环境公益诉讼,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南岭。


attachments-2020-03-9iUoVyCi5e7055a5b6ee5.jpg



六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这六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也冒了一些风险,也收获了宝贵的为自然呼喊的经历。只是这样的经历,我们希望越少越好。


对于南岭的自然来说,区区六年更是沧海一粟。物种演化,自然变迁,仍然在这里发生着,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依旧精彩。只是,在翻天覆地的力量面前,深邃而宁静的自然究竟会失去什么?而生活在自然中的我们,又究竟会失去什么?

原文摘自公众号:鸟兽虫木

原作者:鱼头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weHog2V2lVV7dJm73PSeg

  • 发表于 2020-03-17 12:48
  • 阅读 ( 1609 )
  • 分类:自然保护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蔡泽宁
蔡泽宁

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7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