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的“江湖”往事:“长江于我,是一种日常”

江湖——江河和湖泊,是天赐的礼物,也是文明的血脉。人们逐水而居,建立城市,水的危机也日益显现,“生命之江湖”,变得支离破碎。 我们希望“生命之江湖”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它们彼此连通,吐纳洪水,随着季节涨落,它们自如地携带泥沙,平衡土壤养分,孕育丰美的滩涂,南归的水鸟回到这里越冬。


江湖——江河和湖泊,是天赐的礼物,也是文明的血脉。人们逐水而居,建立城市,水的危机也日益显现,“生命之江湖”,变得支离破碎。


我们希望“生命之江湖”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它们彼此连通,吐纳洪水,随着季节涨落,它们自如地携带泥沙,平衡土壤养分,孕育丰美的滩涂,南归的水鸟回到这里越冬。


只有“生命之江湖”,才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力量。


WWF邀请了六位大家,讲他们的“江湖往事”。当中有科学家,也有作家、摄影师、电影导演、音乐人,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都有一个“生命之江湖”,写满了故事。


愿写满故事的“江湖”,一直与我们同在。这也是我们守护它的原因。


方方©WWF/雷钊


方方,本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方方生活在长江边,长江与她的生活、写作息息相关。在她的文字中,长江总不知不觉出现其间——《水在时间之下》、《乌泥湖年谱》、《水随天去》、《船的沉没》……绝大多数作品,均镌着“江湖”气。


“长江于我,是一种日常。”长江某种程度筑造了她的生命,筑造了“方方之为方方”。方方生活的城市,有长江,还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她正生活于“江”、“湖”之中。


“我常常想,我对长江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仿佛根本不需要说,这份热爱就一直在我心里生长。”

水上的童年

“武汉长大的小孩都有横渡长江的梦想”


方方曾有“横渡长江”的梦想。她的三个哥哥曾拿着汽车轮胎横渡长江。高中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横渡长江,她立即去报了名。可是那一年学校没有女生指标。自从毛主席1966年7月16日在武汉畅游长江之后,“横渡长江”变成举国上下的时尚。“其实你知道,武汉长大的小孩都有横渡长江的梦想。”


方方在长江中学会了游泳,“当年是同学中最会游的。”她的三个哥哥到长江游泳,会把她也带上。“游泳对于长江边生长的人来说,是‘玩耍性’的,他们说游泳是‘玩水’,可见武汉人与水的亲密关系。”


玩水是武汉人夏天的日常©俞诗恒


“玩水”,武汉人轻飘飘说出来。这水是长江的水,尤其夏天的江面,真是很宽阔,“长江玩水”,别人眼里或许恐怖的事,他们不假思索。


你对水的熟悉,可能会与山地人不一样,山地人见到水,容易有惊讶,过度的赞美。水对于我们,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离开它会想念。长期的亲缘感与远距离的热爱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关注河流、湖泊、水污染。


90年代初,方方也会带领同事们到长江边捡垃圾。当时她在主持《今日名流》。“我们杂志社应该有一些公益活动。我们就去江边捡垃圾。江边游玩的人,包括小孩都自觉加入捡垃圾的队伍。只是想向人们说:我们不愿长江有垃圾。”“突然发现长江有这么多垃圾。以前长江没有污染,很少垃圾,后来渐渐多了,一次性的垃圾袋、饭盒……污染,肯定时代在发展,发展中出现问题。”如今,她也如每个热爱“长江”的人,“对于保护长江,会有一种格外的关注。”


水上的旅程

“江水是涌动式的,不是波涛式的。涌动。节奏非常慢。”


方方祖籍江西彭泽(注:彭泽:隶属于江西九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北临长江)。两岁时,跟随父母从长江边的南京,坐船到长江边的武汉,从此一直生活在武汉。


青少年时期她生活在汉口(注:武汉被长江、汉江分割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后来到武昌读大学,每周都要坐轮渡过江。上班下班、串亲戚会朋友,轮渡也是相当多“江城人”的“日常”。


过长江,也“走水路”。


1975年,方方20岁,第一次坐长途汽车,1980年,方方25岁,第一次坐火车。“就我生活的位置和我要去的地方,肯定是水路最方便,最舒服。”


南京是出生地,是亲戚生活的城市。当年方方由武汉去南京,只有坐船。船上旅程大概两天两夜。江水之上百无聊赖,也自有欢愉。“有时候在船上看小说,有次带了本《七剑下天山》,躺在床上看,是几等舱忘记了,到了南京就看完了。”那时候,“五等舱,是散座,四等舱,人很多,三等舱,人少点,二等舱,人更少,一等舱,就是VIP。” 船上适合呆想,有时看树,看岸,“那时候的长江沿岸也没有多少村庄,夜晚灯火依稀”,而星空清澈,看长江,“能看到很多细节,看水,看波浪是怎么动起来的。”船走得慢。那是“慢”的时代。


1946年,美国《生活》杂志拍摄的长江,图片来源于网络


“慢”的水路之上,是有奇遇的。若是碰到一个有意思的人。“高中时,我从南京回武汉,轮渡上碰上一个女孩,很会讲故事。一舱人都来听她讲故事,到晚也不散。我记得她比我大点,叫李小燕,可会讲故事呢。那时候买回武汉的船票是难买的,李小燕也排队买票,买票时候人都听她讲故事都不想走了。当时还有个女孩,叫程燕,跟我一般大,也是在排队买票。我们都没买到舱位,就在五等舱,挤在一块住。船上几天几夜,互相照顾。两个女孩我印象太深刻。这就是同船的缘分。我后来写小说写过这一段经历,程燕还看到了。”


还有一次参加作协组织的活动,也是走水路,还遇到大雾。“坐船到张家港,停船就停了一天,船就停在江中。冬天,全都坐在船上打牌。也很有意思。”“船上是另一个空间,与外界隔绝的一个独立空间,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化学作用。就那么几个人在船上,容易有亲密一点的关系。因为我们同船共渡。”


到南京的船零几年就停了,火车、动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逐渐普遍。“我是从武汉往长江下游走很多趟,往上游譬如重庆也走很多趟。后来往上走,比往下走次数多了起来,更多是旅行、观光了。”


往上走,与往下走,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往下走,


长江,出了南津关(注:位于宜昌西陵峡东口)几乎就是一马平川,从武汉坐船到九江、宜昌,到南京,风景差不多,植物、庄稼也大同小异。江水开阔,一览无余。江水是涌动式的,不是波涛式的。涌动。节奏非常慢。远看,平面似的。长江多平啊。


往上游走,“你是在峡谷中行走,随处可见激流。岩石边长的树,历历在目。太漂亮了,太漂亮了,你不断惊叹。后来有了照相机,咔嚓,咔嚓,几乎是移步换景。”


方方很自然地在譬如《船的沉没》、《暗示》这些小说里写到连夜的江上旅程。


近些年江上行走,主要是作协开笔会、作家的交流活动,比方华人女作家交流,法国文学周,“在水上,纯粹,好极了。”

水边的书写

外防江洪,内战湖涝


“江城”的人,与水斗争生生不息。“作为一个武汉人,他每年夏天最关心的一件事和每年夏天必须要反复谈论的一件事,就是洪水。可以说,洪水是武汉人以平静的心情去度过炎热夏天的最大困扰和最大阻碍。”(《水的故事》)


“唐朝以来,武汉遭受长江重大水灾达200多次。”1931年“江城”爆发了一次大洪水,每日上千人死亡,惨不忍睹。


《水在时间之下》正是写到1931年大洪水。


水在时间之下


“有人高声叫道,破堤了,汉口淹水了。大家快往高处跑。来不及上龟山的,就上高楼。来不及上高楼的,就爬到屋顶上。” 而屋顶,“像是大海中的大船小船,浮在水面……长江与岸的界线也混淆不清了。”在小说中,主人公“水上灯”的养母,不甘心低贱生活向往荣华爱情的“慧如”便是死在逃洪水之时。


汉口曾经是沼泽地,云梦泽(注:即云梦大泽,湖北省江汉平原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的一部分。


历史上,1954年的洪水更大,“新”的时代,抗洪得力些。


方方记得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大水,“我哥哥是知青,下乡在监利,发大水,逃了回来,他得了疟疾,打摆子。想起有一个小箱子还在监利,其实里面也不过三五件衣服,就搭火车去抢救了回来。”


这之后是1998年长江爆发大洪水,“在簰洲湾,长江水面与堤面几乎是平的。”


在洪水面前,“江城”人却已经“不着急了”,“照样歌舞升平。”每每洪水来临,“江城”人会去看看长江的水。“即便洪水把堤岸淹了,把江滩公园淹了,也去看。没什么恐惧。‘玩’。娱乐心态。因为心里有安全感。国家强大嘛。”城市是不着急的,“长江沿岸的村庄却不免焦虑,若破堤分洪,有被淹之险。”  


近年,每当连续暴雨,武汉便“成了海”,市民颇有一种“愉悦”之情。


然而,与水争地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名总与“水”有关。拿“江城”武汉来说,以前有很多桥,三眼桥、六渡桥、积玉桥……因水架桥;有很多“墩”,唐家墩、黄家墩、易家墩、九女墩……“墩”是突出水面的土地。至于“垸”,是人工围起来挡水的堤圩,也指堤所围住的地区,武汉有,整个江汉平原更是不少。沧海桑田,因为“水”,它们形成,又消失,“仅存地名,但有人会在文字中记下来。”


方方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中写道:

乌泥湖年谱

乌泥湖应该算是汉口著名的后湖的一个部分。后湖并不是一个湖,而是一群湖泊的名字。其实往更远一点的年代说,汉口当年都是沼泽和水泊。乌泥湖想必就是这些水泊中的一个……这湖下面的泥乌黑乌黑的,像煤一样,所以就叫乌泥湖。但湖里的水却是极清亮的,里面的青鱼尤其肥硕。


乌泥湖/黑泥湖,确实是“很大的一片湖。”只不过自方方有记忆起,“黑泥湖”就只是一个地名——人与水争地中,成为“长满着青草的陆地”。


“那时候,我们那一带到处是湖泊,星罗棋布。小时候我上学经常路过湖泊,不大的,小水潭一样的,大概四五个,后来都给填了。我年轻时看到填了的湖泊不下于20个。那些湖泊后来全都变成了房子。然而,雨水是有记忆的。下雨,照着原路走,如今,原路被占据了。”加之,下水道工程也没配合上,便内涝。


水上的江湖

“打码头”的市井之人,江湖气足

方方长篇《水在时间之下》:民国时候,一代名伶“玫瑰红”到汉口游玩,因为“天公突然变脸,狂风加了暴雨”,不能开船,“玫瑰红”过不了江,于是新角“水上灯”替代登台,声名鹊起。


“这是真事。有位名伶正是因为下大雨在汉口过不来武昌,一位新角补台,一炮而红。”此时已由木船时代进入到机械化了的“小火轮”时代——依然抵御不了长江大风浪。


更多的江湖往事,发生在码头。


“汉口之所以形成,是汉水改道,在龟山北形成河湾,是避风港,无风浪,船可停泊,若是在长江边,风浪大,就停不下来。而船在这里停下,就有人住下,于是就有了码头,开始囤货,就有交易。以前岸边是扎满了吊脚楼,停满了船的。”因商起市,慢慢形成了汉口这一商埠。


“近代,洋人来了,原来也是想沿汉水建租界的,一看,杂乱,没有规划,这里盖个房子,那里盖个房子,于是便到长江边建,英租界是最先开始建的。”以前汉口的中心是汉正街、龙王庙一带,曾经汉正街很繁华,那是小商品时代,野生野长。当外国人沿着长江开辟租界,汉口的中心就转移到长江边了。


以前汉水边上是土码头,近代租界形成之后,长江边一排现代码头——多货运码头。有句行话说武汉三镇:“汉口的钱是堆着的(货物是堆起来的),武昌的钱是顶着的(顶,清朝官员帽顶子,武昌是官府所在地),汉阳的钱是摊着的(湖南来放排的,把木材、竹子,摊到白沙洲晒)。


清末的汉口江滩,码头林立,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在长江边,武汉的码头是两岸都有,南京的码头是单向的,南京是六朝古都,有雅致的文化生活传统——市井码头的粗俗文化一长出来会被它吃掉。武汉地处内陆,洋风吹来,已是强弩之末,是土生土长土得掉渣的城市。汉口,是以商兴市的地方,靠孝感、汉川的小船运来的小商品发展起来的,相对比较粗俗。商业文化就是,求实惠,不风雅。汉口自诞生,才500多年历史,文化渗透性更强,市井的基因永不被吃掉,而总是吃掉别的文化。所谓‘江湖气’也会更重。


重庆的码头文化也不那么显著,有地理因素的限制,“山、坡,都小小的,由朝天门而上,要爬多少坡。水道险,大船进不去,只能走小船。不过,抗战时,日本人也打不进去。”“上海,当年是被洋风吹彻了的,洋气,精致。”


武汉这座江边城市,市井人士,江湖气足。比如《风景》里的“父亲”,“打码头”(注:码头搬运装卸货物)的好手,挺江湖的。《万箭穿心》里,女主人公李宝莉后来做“扁担”,也有江湖气。方方对市井小人物充满了亲切的同情,20来岁时,在运输公司做装卸工的经历令她“硬实”,“懂得”;装卸的货是往码头走,工作的仓库距离长江大概两里路,虽不见长江,长江的声息轻悄萦绕。“累。也有难过的时候。那是粗糙的时代,不会教给你纠结,教给你的是面对。这是另一种能量。”


依赖长江生存的市井之人,除了“打码头”、打鱼,早年也多以运盐谋生。“曾经水上的盐道是很重要的,四川盐通过长江往湖北运。盐商都是很富裕的。四川大商人多是盐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生存与大环境是密切相连的。”


长江,对于长江边子民,是交通要道,也是生命要道。

 

人间小情事、历史大事件,纷纷因“长江”这一存在,宿命般被决定,宿命般地发生。


而方方依旧在长江边生活着。欢乐着,忧患着,写着,思索着。长江奔流不息。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IaPPRBjXZ-fkeXvikJXcQ

  • 发表于 2018-10-17 20:09
  • 阅读 ( 1607 )
  • 分类:志愿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