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零废弃校园| 案例精选第一期

由北京零废弃、零废弃联盟、自然之友、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环保益家人专项基金、童想教育投资、童思童行联合主办的8.11市民论坛圆满结束。 论坛为不同学校组织提供了分享学习的平台,多维度展现我国中小学校园实践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优秀案例,来自各校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零废弃实践经验与成果,其对零废弃建设的探索层层深


北京零废弃、零废弃联盟自然之友、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环保益家人专项基金、童想教育投资、童思童行联合主办的8.11市民论坛圆满结束。



论坛为不同学校组织提供了分享学习的平台,多维度展现我国中小学校园实践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优秀案例,来自各校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零废弃实践经验与成果,其对零废弃建设的探索层层深入,希望能为快速推进我国中小学全面展开垃圾分类起到引领的作用。


01


零废弃联盟代表毛达: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的政策分析—垃圾分类制度与学校


垃圾分类已经被谈论20年,过去的6、7年才成为国家国策。


2014年,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是其中之一,包含了固废的管理。


2015年,中央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纲领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2016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主题是推行垃圾分类制度。3个月之内,国家部委开始落实方案和讲话。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两部委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地域上强调46个重点城市,包括中国所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开展强制分类工作,体现在公共机构(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相关企业,需要与城市本地实际结合有害垃圾作为强制的类别,同时地方有自主权,可以出台自己的实施细则,规定除有害垃圾之外的强制要求。


2018年1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同年,《固废法》开始修订,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到国家制度层面,要从党政机关、军队、医院、学校等四类型的单位做起,相关主管部门也纷纷出文,要求2018年重点城市要建立示范区。


2020年以前,这些城市要行程系统、制度、模式,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2035年的奋斗目标是,46个城市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强化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外,要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知识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2018年发布《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规范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探索长效机制和管理体制,2020年底,垃圾知识普及率需达到100%,学校范围的分类投放、贮存、收集都有相关要求;学校单位需做好垃圾分类的计量;需要和市政府等公共机构衔接。垃圾分类知识要进教材和课堂;学校需形成管理体制。


 由毛达的发言可见,国家大力支持零废弃校园的打造,  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项目,并注重各种环保法规的贯彻实施。政策支持打造根基,环保理念定能深入人心,零废弃目标的达成指日可待。


 那么,如何在中小学校园中有效地传播零废弃理念并促进零废弃实践呢?对于大部分在校学生来说,作为学校中颇具影响力的组织,社团无疑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先来看看学生社团如何发起校园零废弃


02


北京五中毕业生王丹昊发言说,实现校园零废弃,需要从兴趣到责任,由活动到课程,由社团到全校,由五中到集团。2013年,他提出了一个拯救社会之宝的校园垃圾分类回收计划。当忙起项目来,部门之间的分界线其实并不明显。零废弃校园实现,需要依靠在校学生这个主体。动员学生的一大切入点是兴趣,除了零废弃外,社团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至今已经举办五届的绿色之声演讲比赛,绿色大集旧物交换活动,十渡观鸟行,戏剧表演课。社团还编排了“魔法小芝麻”的童瑶剧和原创生态戏剧《DU》。营造多元开放的社团氛围,可以吸引更多学生找到与他们兴趣契合的点,加入进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也有因为零废弃的道义而加入社团的同学,但占有比较少的比例。因此可以从兴趣转换到零废弃理念。


另外,把零废弃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过程。2013年,自然之子环保社的同学承接授课义务。当时的挑战是要完成从学生到学生讲师的角色切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先自主学习,再互相切磋,提升自己的同时,还要引领其他学生。


由社团到全校的推广,自然之子希望吸引到更多五中师生,加入到环保行动中。自然之子举办的活动,一开始都是一小部分同学在参与,别的同学看到就作为志愿者参与进来,逐渐形成有全校影响力的社团。比如,将教室的旧纸张回收,由环保社专人负责,转为由高一的各个班级轮流负责。教师办公室的纸张回收,也逐渐变得由环保社全权负责,社团在零废弃校园方面的影响力也因此扩大。在食堂中,四五年前起,就一直在宣传推广“光盘行动”,设计贴纸,通过语言和实际行动,影响五中师生。


环保类的社团组织能够用兴趣来吸引学生深入环保,让环保理念根植于其内心,由社团推广到全校,过程不易,却收获颇丰。自然之子环保社的同学将零废弃理念融入课堂,益己益人。那么为了更好地建设零废弃课堂,有哪些较成熟的零废弃课程可以作为参考呢?自然之友垃圾减量项目主任孙敬华老师“关于零废弃学校建设的系统化思考中提到了《废弃物与生命》课程


03



《废弃物与生命》是针对于中小学生的垃圾减量教育项目,2013年7月至今,共举办了16次教师共修营,项目培养了超过600名讲师,在17个省和直辖市的学校开课。


《废弃物与生命》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从掌握知识,到环境和垃圾意识相应得到提高,最后再落实到行动;希望搭建宏观的生态视野,从垃圾的“全生命周期”来理解垃圾问题的根源;通过科学的思考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激发环境责任感,从而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课程的逻辑框架是“断裂与联结”。“断裂”是指人类在产生垃圾的过程中,这些垃圾与自然发生了断裂,人与自然也发生了情感上的断裂。这门课的主旨就是要重新建立联结,建立垃圾与自然、人与自然的联结。《垃圾魔法书》分为四个部分:垃圾从何而来,垃圾归向何处,怎样减少垃圾,日常和校园生活中如何落实零废弃。


“零废弃”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不断趋近的过程。对于建设一个可持续的零废弃学校,我们有如下畅想,首先,物尽其用、垃圾分类、循环再生;人人,包括师生参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将零废弃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学业中。


《废弃物与生命》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其中一部分找到了解决方法。目前最难的问题是,校方是否愿意接受这门课。一开始上这门课的很多都是老师个人,这门课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推动过程,最近两年才有自上而下的形式,一些学校领导发现这门课不错就派老师来上这门课,现在最大范围是教育集团派老师学习,目前推广了17个省和直辖市,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校来推广。第二个问题是校方需求并非项目组一开始设想的,校方最开始希望环保组织派人讲课,一千个学生坐在礼堂里听课,但项目组其实希望学校老师能自发地参与和教学,希望校方持续正向的引导。校方只需要知识型的传授,但项目组更希望做垃圾分类日常的实践,也就是真的把零废弃校园落实下去。学校认为这门课程是为学生开设,项目组则认为必须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组希望能结合学校的实际出发,不必一步到位,而是从点滴做起,创造机会,寻找合作伙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零废弃联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RYFE5F_Bjc4Xx0U7UW6mQ

  • 发表于 2018-09-30 15:01
  • 阅读 ( 2510 )
  • 分类: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