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如何透过事物的现象,寻找其本质。 大多数问题,当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时候,许多人常犯的错误,其实就是因为没找准「本质」。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你可能钻研了半天,花费了大量力气,到头来,却发现所纠结的东西,都是边边角角,对结果和整个系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种情况,通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如何透过事物的现象,寻找其本质。



大多数问题,当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时候,许多人常犯的错误,其实就是因为没找准「本质」。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你可能钻研了半天,花费了大量力气,到头来,却发现所纠结的东西,都是边边角角,对结果和整个系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种情况,通常就是没找准本质,而把精力放在了周边。


那么,究竟什么是本质?


答案也非常简单:本质,就是一个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或者穷尽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所维持不变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它「之所以」是它的原因。


如果用系统思维来解释,本质,就是系统所要「转换」的那个东西,也是系统所能够存在的理由。


举个例子:公司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整合资源。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只要资源存在错配和空缺,公司就得以存在;而一旦资源能高效运作、对接起来,公司就没必要存在。


同样,汽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出行。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便捷、安全、高效,才是汽车最核心的存在理由。其他一切,都只是建筑在这个本质上面的浅层需求罢了。


抓住本质,是讨论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真正得以理解一个问题、一个事物的前提。


那么,有哪些简单的思维模型,可以帮我们理清事物的本质呢?



1. 输入 - 输出模型( IO 模型)


这个模型其实在系统思维时已经点过,今天会更深入来讲解。


这是「找本质」非常好用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去思考:

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


结合这两点,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转换」的过程 —— 而这往往就是问题的本质。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家餐厅想提高奶昔的销量,于是,他们聘请了营销顾问来帮忙。顾问们做了焦点小组和访谈,认为奶昔的高热量可能会造成影响,于是据此改进了产品,推出了多种健康套餐。但是,销量仍旧不见起色。


他们决定换种方式。顾问们统计了奶昔的销售,惊讶地发现,超过 40% 的奶昔是在早晨卖出的。这些顾客没有买任何别的东西,只买了一杯奶昔。而这跟他们的分析背道而驰。


于是,他们采访了那些早晨来购买奶昔的顾客,并问他们:你们购买奶昔是为了什么?如果这里刚好没有奶昔了,为了达成同样的结果,你可能回去买些什么?


结果他们发现,这些顾客购买奶昔根本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出于这么一个场景:他们开车上班,需要度过一段乏味的时光,能打发一点空闲、又能避免在 10-11 点时饿肚子最好。


于是,奶昔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只用一只手,不会影响开车;用吸管吸,需要 20-30 分钟;又能适当提供饱腹感,避免饥饿。


至于奶昔是否健康、高热量,口味如何,并不在顾客考虑的范围内。


所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把吸管做得更细,在奶昔里加入一点果干,会是更有效的做法。


所以,克里斯坦森说:不要去关注产品,而是要去关注:消费者想通过这个产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状态?这就是创新的要义。


这其实就是一个应用 IO 模型的案例 —— 购买奶昔是一个「输入」,打发时光、顺便填饱肚子,是一个「输出」。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输出,我们就可以知道:真正能对这个系统造成影响的做法是什么,而不是盲目尝试。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再举一个例子:书店。


你会去书店买书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早已习惯了从京东、亚马逊买书,方便又便宜。那么,去书店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你开了一家书店,要如何存活下来?


很简单可以想到:消费者选择去书店,要么是想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书,要么是想拥有一个休息、放松、安静的空间 —— 他一定是想带着闲适、愉悦的心情离开的。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在店里设立阅读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茶饮,让读者能舒服地、免费地看书。


乍一看,这会大大减少营收 —— 都能免费读书了,谁还买?但实际上,这既然满足读者「了解一本书」的需求,又能提高读者对这家店的粘性和喜爱。而一旦喜爱了,他喝点东西、吃点下午茶,或是拉朋友过来小聚、叙话 —— 这些才是收入的来源。


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书店是一种文化和休憩空间,而不是卖书的渠道。


星巴克其实也是同样的思路: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咖啡馆,咖啡做得好的比比皆是,为什么我要进星巴克?因为我知道:无论哪家星巴克,它的环境、空间都是统一的,很舒适。我可以在里面坐一坐,上上网,办点公事,顺带喝点咖啡,哪怕并不好喝。


它卖的是场所,是整体的体验感,而非饮品。


在生活中,也不妨做做这样的练习:忽略那些纷纭复杂的过程,去关注:一样事物,它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


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2. 动力 - 阻力模型( PO 模型)


我在之前不少文章里都提过一点: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和阻力的博弈。


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 ——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像我强调过很多次的:我们都在说「自律」「意志力」「自控力」,但实际上,它们真的有用吗?意义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某个习惯,总是难以坚持下去,或者不知不觉就放下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习惯只是来自于外部,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从而缺乏最根本的「动力」。


所以,我的主张非常简单:不要去强迫自己坚持某个习惯,而是要去发现:

  • 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 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

  • 我可以采取什么简单的步骤,一步步逼近目标?


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的,一步步的,向设定的目标靠拢。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克服「晚睡」。如果你每天都睡不够,又没办法早睡,老是不想上床,不妨可以这样思考:


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结束这一天?让自己可以安心休息。


能不能给明天安排一点小惊喜、小挑战?让自己有兴趣迎接新的一天。


前者,比如写日志,记录待办事项,清空大脑,采取一些仪式性的行为;后者,比如给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一些新奇的尝试,一些能调动兴趣的行为,比如「明天起床之后,我要……」


很简单的方法,但往往能奏效。


读书也一样。要想坚持读书,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输出。


只有从输出中感觉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它们才会反过来成为你去坚持读书的动力。而不是靠「读书有用」「读书是好的」这些别人所灌输的理念,去强迫自己每天读 1 小时、2 小时。


不仅仅是个人习惯,很多更宏观的问题,其实本质上都是 动力—阻力 的博弈。


比如,为什么很多好的政策,总是很难得到实施?原因很简单。好的政策往往意味着改变,而改变会影响到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但未来的受益者又尚未得益,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前者的阻力往往比后者的动力更高。这就导致了政策施行困难。


为什么很多施政者,上台后都会向「中间」靠拢?也很简单。施政者想获得连任,对基本盘来说「不犯错」就好,而需要竭力争取的是摇摆不定的那部分人,这才是他的动力。因此,他往往会表现得更温和、更包容些。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但再复杂的现实,无非就是多添加了几个变量,本质都是一样的。


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它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


不妨试着用 PO 模型,试着思考一下各种行为、政策和规范。你会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症结和根源。



3. 改变 - 不变模型( CS 模型)


最后,简单聊聊「改变 - 不变」模型。


这个模型也很简单。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经历了这些复杂的过程,它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这些不变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它所赖以持存、构成其本质的部分。


这其实也是学习一个新事物很好的方法。


举个例子:当你接触到一个陌生领域时,如何快速了解它呢?


你不妨多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去观察:在这些材料里面,有没有哪几个关键词、哪几个概念,是一直都存在,没有改变过的?


如果有,它们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关键节点。试着去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思维比起前两种,会更基础一些 —— 前两种模型其实也可以看作 CS 的变种,它们的本质,都是从纷纭复杂的现象里面,找到稳定的、不变的结果,需求和动力。


希望这三种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你,更加抽丝剥茧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儿童幸福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G29FCd4AT1PSvuNn9mkyg

  • 发表于 2018-09-26 15:00
  • 阅读 ( 1517 )
  • 分类:组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2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