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乡土,守住生态的根基

2006年年底,王吉勇服务的贵州人公益行动网络开始关注清水江,在多方资助下开展了环境调查、学校环境教育、环保夏令营、行走清水江自然体验活动、生态社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探索和实践环保模式,努力推动清水江的环境保护,留住青山绿水,总结符合贵州本地实际情况的河流保护模式,加以复制与推广。


2006年年底,王吉勇服务的贵州人公益行动网络开始关注清水江,在多方资助下开展了环境调查、学校环境教育、环保夏令营、行走清水江自然体验活动、生态社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探索和实践环保模式,努力推动清水江的环境保护,留住青山绿水,总结符合贵州本地实际情况的河流保护模式,加以复制与推广。


源起


在风景秀丽的黔东南,有一条美丽而宁静的河流,它发源于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贵定县岩下乡摆洗村,流经黔东南的丹寨、凯里、麻江、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县市进入湖南。它河长459公里,流域面积17,145平方公里。


它,就是清水江,贵州第二大河流,被誉为苗族的母亲河,因河水清澈见底而得名。


  千百年来,清水江日复一日的静静流淌,孕育着一方水土。悠悠岁月,兴衰繁荣,在河流的两岸,随着苗、侗、水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定居并繁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兴盛并独具特色。


  悠悠岁月,朝代更迭,这条大河历经无数次兴衰,仍奔流不息,两岸的民族文化也伴随着它的繁荣而繁荣,衰败而衰败。 


  现代社会的快速进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环境开发,人们的心中恐怕早已忘却,祖先们对这条河流的敬畏与珍惜;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商业化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一系列的改变与萧条的烙印,都深深的印在了这条默默流淌的河流上。




  如今,清水江美丽的躯体上,早已呈现出无数疲惫的伤痕。一座座大坝将它长长的肢体分割,阻碍它的顺利流通。污水、垃圾等日益侵蚀着她。过度养殖与捕捞、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过量的森林砍伐与土地开垦......无序经济开发的一切后果,都被无情的施予在这片曾经与民族相依为命、相知相惜的生命体之上。


在路上


与其他走出大山的贵州人一样,在北京上学和工作的王吉勇对贵州那片土地有着特别的感情,看到了贵州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2003年1月2日,王吉勇在做网站技术开发的朋友韩铭祜的支持下建立了贵州人网站,作为省内外贵州人及关心贵州发展的各界人士沟通交流的平台。同年8月,贵州人网站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草海地区开展了贫困学生资助活动,草海是著名的高原湿地和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这也是“贵州人”公益历程的发端。


从2003年起,王吉勇与曹芳、张颖、薛启婵等贵州人一起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活动,团结省内外各界人士在贵州开展捐资助学、硬件设施援建、图书室捐建等公益活动。因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贵州人”2006年进行了第一次战略调整,确定以倡导广泛的志愿精神和公益行动,推动公益力量的发展壮大”为宗旨,致力于推动贵州的和谐发展。贵州人公益行动网络这一机构名称也正是那时确定并使用至今。


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划,“贵州人”2006年年底在GGF和太平洋环境组织的资助下实施了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居民生活方式与水环境的关系调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倡导项目”,开始涉足环境保护领域。同年12月底,王吉勇也回到贵州,进入一家做捐资助学的基金会工作,继续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与“贵州人”的工作。


为何选择清水江,王吉勇和团队有自己的考量,他们认为“清水江是贵州第二大河流,主要流经黔南、黔东南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这个区域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


“我们也许无法阻挡清水江流域最终被污染,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努力让她变坏的速度变慢一些,多一些时间给社会、给后代,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作为一个环保领域的新手,选择从文化的角度切入,难度会低一些,而且调查本身也是我们所擅长的工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很好的体现了“贵州人”2006年到2010年期间在机构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现状。全职人员的不断更迭、志愿者的变动与流失、管理团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影响到了项目和活动的开展。在机构专业化发展的这条路上,“贵州人”走得缓慢,走得艰难,虽然脚步一直在往前。一群志愿者去推动机构的专业化发展,也许这种模式的设计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只是那时大家都没意识到这点。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王吉勇逐渐开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推动已基本属于停滞状态的“贵州人”的工作。7月,王吉勇带领20名大学生志愿者对位于清水江干流上的三板溪水电站库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贵州人”此后的各项工作都是基于这个调查结果而设计的。


如果说2003年贵州人网站的创立是基于对家乡的那份感情,那么2011年王吉勇全职投入“贵州人”的工作则是因为对“贵州人”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放不下,也相信“贵州人”这个平台可以有更多的担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接下来两年,“贵州人”剥离了高中助学板块,乡村教育领域内的工作基本停掉;机构所有工作基本集中到黔东南地区,整合所有资源推动清水江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了环境友好型社区建设、学校环境教育、自然体验、环保夏令营、传统水文化专题研究等工作。


谁的乡土?


2012年5月,王吉勇第一次走进沟洞村就被这个侗族村寨吸引了,大片的古松林、数百年的楠木树、红豆杉以及栖息于枫树上白鹭,村民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更重要的是村民都有强烈的愿望希望村寨变得更好。沟洞,这个离贵阳七个小时车程、地处黔东南大山深处的侗族村寨,就这样成为了“贵州人”开展环境友好型生态社区建设的试点村寨。“贵州人”希望与当地村民一起去探索回应村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的工作模式,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社区。


同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队员参加了在沟洞村组织的为期一周的自然体验夏令营。


在2014年之前,“贵州人”并没有在沟洞单独设计项目去实施,王吉勇和同事苗静只是静静地呆在沟洞,走村串户,去分析和评估村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了解村寨的需求,建立工作网络;同时,支持村民开展侗歌比赛等活动。


“在需求调查阶段,我们发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这些问题的产生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改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果仅仅就环境问题(如生活垃圾)去回应环境问题,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清水江流域的当地居民世代居住在当地,他们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的文化中有许多的智慧、方法、技术是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问题的解决,动力应来自他们自身,他们是主人。所以我们选择与他们一起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居住环境、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自己的内心,从文化重构的角度切入,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连结,探索适合当地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区。”王吉勇说。


基于这种认识,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劲草同行的资助下,“贵州人”从2014年开始在沟洞做更深度的生态社区建设推动工作。


在机构的推动下,沟洞村成立了侗歌组、摄影组、历史组等社区组织承担日常活动的组织。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沟洞村开展了四季侗歌比赛,时隔四十多年以后重新有儿童唱侗歌,翁普节的节日晚会上有了侗歌演唱、侗族歌舞、吹木叶等传统元素;村里年轻人用相机记录生活的点滴,不定期组织摄影图片展览;历史组成员与村民一起梳理村寨的历史,进行访谈,考察古碑、古路等考察记录。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进来。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机构工作人员都只是协助和支持的角色,不提供或仅仅提供少量的资金或资源支持,更多是无形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的支持。村寨项目协调人是前任村支书,村寨项目顾问是退休的小学教师也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各个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这些核心人员都是普通的村民。


项目工作开展的过程,就是重建村寨的公共空间,让村寨更像村寨,大家不仅仅关心自己、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同时还去关心和参与村寨的公共事务、村寨的发展;所有人在行动中提升能力,更好去探索自己的成长之路。从一种被动或半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过渡,有更多的担当。就如摄影组成员主动提出大家不仅仅要拍美丽的风景,同时也要记录村里脏乱差的行为,互相监督,自发维护村寨的环境卫生。这便是一种转变。


面对种种变化,王吉勇说:“这些思考和细微变化,都是在不断发酵中产生的。我们播种了一些种子,不过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去等待它发芽,陪伴它成长。


当乡愁成为一个流行语时,乡土又在何方?谁的乡土呢?


也许只有双脚踏在这片土地上的山民,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这片乡土;他们,才是这片乡土的真正主人,这也恰恰是“贵州人”需要去服务的对象。


聚焦


2014年12月,“贵州人”以“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的名称在贵阳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专注于生态环境保护,对于“贵州人”而言,“黔仁生态”的诞生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2015年,王吉勇作为第一期劲草伙伴继续得到了劲草同行的项目资助。这也是从2013年以来“贵州人”连续三年获得劲草的资助,三年合计30万元的项目资助,以及公益导师、企业家导师的陪伴。


王吉勇说,劲草三年的战略支持,让他及团队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做尝试和探索,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去耕耘;同时,邬小红、戴新宇、王积刚、张立凡、闫保华、卢迎迎等劲草导师以及劲草工作组都给予很多支持。他们默默地陪伴着,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2016年1月,劲草企业家导师卢迎迎与“贵州人”的工作团队一起运用三元工具对机构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梳理。就如我们在沟洞做项目时的定位一样,迎迎导师不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去做,而是协助我们自己去梳理,去发现那个藏起来的初心,去更好地认识自己。


未来,“贵州人”的工作将聚焦于“人”上,主要关注贵州河流保护,为公众提供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服务,以及围绕贵州河流保护探索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动员解决方案,作为黔山秀水守护者,留住碧水蓝天。

结语


清水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两岸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恢复,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面对的是经济发展这辆满载欲望滚滚向前的大车,说这样的努力是“螳臂当车”也不为过。


挽救乡土,留住乡愁,这份带着朴素情怀的简单愿望,就这样,在一个人、一群人、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和推动下,在游子与孩童的期盼中,逐渐凝聚起一股谁也动摇不了的能量。这能量还在继续增持,以真心为依托,以天地作支撑。


工作的艰难,不仅仅是核心团队的建设、志愿者团队的稳固、项目来源的可持续、村民代表的培养、获取村民们发自内心地认可与支持这些,如何激发村民内在的创造力,如何让敬畏天地尊重自然的文化重新融入每一个人的血液、让生活重归纯朴与宁静,如何让这份保护乡土的情怀持续坚守永不褪色,是王吉勇带领的这个团队每一位成员从开始到未来一直需要面对的挑战。


文化的消失,生态的危机,正在每一片华夏大地的乡土上上演。


然而,正如一位朋友和王吉勇说的那样,“贵州人”的存在,对于村民们坚守自己的乡土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延续少数民族的传统智慧与习俗、自觉地爱护身边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与鼓励。


而对于王吉勇自己,则在年少时的激情褪去之后,保留了一如既往的勇气,以及这勇气之下的平和从容的坚持,永远在路上。在谈及参与NGO的心路历程,他这样说道,“2003年创建贵州人网站时,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NGO,只是希望给家乡做点事情而已。不过那时年少,精力旺盛,热情高涨,投入很多很多。也许是那些年消耗了太多的能量,现在反而缺乏了目标和激情,有的更多是责任和坚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黔山秀水守护者,王吉勇和团队一直在前行的路上。

  • 发表于 2018-08-23 21:41
  • 阅读 ( 1373 )
  • 分类:组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2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