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YSECC10.0 | 新城——智慧与技术引领下的未来城市发展新趋势

关于可持续城市的,你的了解有多少?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正在对地球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建设城市,使其尽可能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却也同样鼓舞人心,因为城市的发展,一直带动着世界的发展。


第十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提出“新城”的主题理念,聚焦绿色宜居生态型城市,探讨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城市过程中的热点话题,帮助与会青年了解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共同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经济可持续


分布式光伏:低碳用电新体验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一般建设在用户场地附近,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2017年是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元年。全国掀起了一股“抢屋顶”的风潮。作为分布式光伏最常见的一种发展形式,户用光伏已经迎来爆发。2018年对于光伏行业将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抢屋顶”风潮过后,行业是否又要经历一次寒冬,还是会浴火重生?


本届峰会特地邀请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所光伏产业研究室主任江华先生和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教授童亦斌先生


江华先生还兼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所光伏产业研究室主任,对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有深入了解。




江华先生主要介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成就,认为中国光伏产业“树立了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将继续保持”,“光伏行业已与高铁,航空航天齐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名片”。


童亦斌先生长期从事与电力电子相关的技术研究、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包括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装置、电机传动、风力和光伏发电以及微网等。童先生主要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新进展,并对于“光伏产业是骗补贴的行业”、“光伏产能过剩严重”等光伏产业常见的误解进行诉清。




技术革命:当新能源遇上区块链


随着比特币掀起热潮,区块链这一概念风靡金融圈,近年来,它在能源行业的应用也备受期待。


在技术层面上,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主要表现形式为分布式账本+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理念层面上,它是基于数字世界的去中心化或弱中心化的价值新体系,重构治理机制;生态层面上,它是基于区块链通证经济学重构的去中心商业生态圈。


能链科技首席战略研究员、链塔研究院专家杨驿昉先生给大家系统地介绍了区块链的工作模式、技术构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区块链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是实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分布式账本技术与能源结合,能够加强管理,报告与认证功能;提升透明度,可追溯性,经济效益;能够助力绿色金融;增加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提供激励机制,让贫困群体参与行动。


杨驿昉先生讲到,区块链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板块,分别是分布式能源交易、碳资产与绿证、绿色消费与绿色金融和环境保护方面。


区块链+能源试验项目有Power Ledger和LO3 Energy,它们都以居民屋顶光伏点对点售电为目标,以及旨在打造分布式能源自治(DAE)社区场景的Energo Labs。此外,还有区块链+能源环保试验项目,如Efforce、SEED和能源区块链实验室。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CEO朱伟卿女士主要讲解了区块链在碳交易市场的应用。区块链应用的第一方面,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与信用机制,应用于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CCER碳资产的低成本、高效率开发。



二是随着碳交易市场与新能源的稳步发展,区块链利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商业信任、价值传递、交易清算等维度解构现有的碳交易模式,将国家发改委直接发放的碳资产token化,实现碳资产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映射


此外,区块链可以通过微电网整合当地区域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极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通过支持点对点传输的储能系统,与符合要求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计量和通讯,构建去中心化的自治能源社区,激励分布式能源小型项目的发展



争做“零”跑者:企业的减排责任与承诺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巴黎协定》作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里程碑式文件,促成了全球经济体长期目标向着低碳转型努力的方向,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打下了“低碳”烙印。


它指出,2050年碳排放应回到2005年排放水平上,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中国应该如何做到低碳排放?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先生分析了中国未来低排放途径的政策走向。在强化低碳情景时他讲到,碳排放会在2020年之后发生变化,于2020-2025年达到峰值,此时为1.5度情景,到2050年将实现所有温室气体的零排放。



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成为中国进一步减排的重要技术。2050年中国仍然消费18亿吨煤炭,CCS必须使用,CCS将是一个长期技术,负排放技术。


如今能源革命已成为基本政策,且技术发展迅速,如光伏、共享单车、电动汽车、超低排放控制等,加上用于环境投资的资金充足,超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环境较好。



随后,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先生、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高级经理杨泽铧先生、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发展部总监保佶先生姜克隽先生一起就“企业的低碳减排策略与参与碳市场经验分享”进行了圆桌讨论。四位嘉宾探讨了减排政策下企业该怎么做,减排推行中会遇到哪些障碍等话题。



社会可持续


破解垃圾围城:互联网+垃圾分类


随着中国城市化加速,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据环保部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包围之中,1/4左右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每年因垃圾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因此,对城市垃圾实施有效的减量化措施已刻不容缓。


垃圾分类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处置量,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经和手段。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已推行18年,却一直进展缓慢,未见明显实效。而近些年“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的兴起,则让国内垃圾分类看到了希望。


本次峰会邀请到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海涛先生,他在2012年组织领导了国内第一套基于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实验,英尔科技于2017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李海涛先生分享了自己对于垃圾分类行业现状的看法以及公司对于产业发展的探索。李海涛先生提到,中国当前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要解决现有问题,就要在政策、法律、产业链、分类方法、责任主体5个方面实现责权明确,并形成长效机制



李先生还反复强调,在城市垃圾分类当前面临的问题中,厨余垃圾未被单独处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缺陷。李先生最后提出了“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新模式在智能教育、供应链金融、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介绍了英尔科技2018年在深圳的学校数字化垃圾分类教育取得的新成果,一系列学校试点已在深圳展开。


绿色化改造:赋予既有建筑新生命


工业文明在极大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和污染。我国早已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通过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既能够有效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也能够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实现绿色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日益严重,其中建筑物的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能否达到国际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行业技术经济效益的基本目标之一。“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目标。


本会场共邀请到3位嘉宾,与参会者一同探讨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意义和前景,并以公共建筑改造为例,与参会者共同探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案例与未来发展方向。



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先生以同济大学同学参加建筑设计比赛的例子为着眼点,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出现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现状,提出要真正实现“(近)零能耗”,需要建筑、工业、交通“三架马车”并驾齐驱



深圳市骏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武生先生的分享主要是针对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即对于成功案例的解析。林先生强调,我们在分析绿色建筑改造的具体实例时,不要被所谓的“零碳”类字眼所迷惑,那些只是打着”零碳“幌子,其实成本极高的建筑项目,并不具有参考意义。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中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绿色建筑评审认证专家颜永民先生则就“既有建筑改造后的运营管理给出方案。颜先生先以海意楼3号楼项目为例,分析了其在运用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完善能源管理平台、优化机电系统改造、注重健康系统改造等三大方面的运营管理措施。



旧城新颜:老城区生态型改造


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旧城区布局不合理、区域分异不明显的问题凸显,限制了其城市功能的发挥。旧城新颜即是对老城区进行生态型改造,使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就城市的生态改造与生态修复这一主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所长邹涛先生首先对纽约高线公园、波士顿“大开挖”工程和韩国首尔“清溪川”等典型案例进行了正反面的分析。




邹涛先生认为: “城市双修”使城市的生态修复走向前台,然而生态修复的内涵是否已经得到足够重视,生态改造的行为是否符合地方生态系统的修复特征,是否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仍然存在诸多疑问亟待研究。


在城市修补中强调尊重地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同时,更要强调在生态修复中对地方气候地理、地质水文和自然历史特征的尊重生态强调内外兼修,从而实现地方特色的生态风貌重建,构建真正修复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格局。


然后邹涛先生通过生态改造、生态修复、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的四个不同的概念进行辨析,他认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需要“内外兼修”,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也是城市文化软空间的修补,要求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倡地方特色生态美学。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迪华先生以“文成县中心城区无车交通概念规划”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其愿景是将文成建设成全国第一个无车县城,实现理念与生活方式跨越发展。文成县现存交通存在用地紧张、道路狭窄,交通混杂、管理困难,公交发展受阻、利用率低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李迪华先生对土地集约利用、道路系统、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公交系统、货运服务系统和停车系统分别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生态规划师王成坤先生针对海绵城市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讲解。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必须制定系统化的规划建设方案,使得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彻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每个环节。



王成坤先指出,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位嘉宾还通过圆桌论坛探讨了纽约“高线”、“无车”城市、城市看海等话题,引领参会者在碰撞的思想交流中寻找使旧城换新颜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生态可持续


立体绿化:打造低碳型森林城市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


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噪音和有害气体,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等。


早在后工业时代,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早已面临着城市空间与绿化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为改善这一情况,欧洲的植物学家利用欧洲传统的花境设计结合垂直绿化的技术,不断地改良变革,使得城市空间从二维绿化转向了三维立体绿化


在国内, 2010 年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最新垂直绿化技术和代表案例( 如法国馆、法国罗纳—阿尔卑斯案例) ,令国人首次看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发展立体绿化的前景。


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以及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博埃利建筑事务所中国公司商务负责人宫婷女士向大家分享了博埃利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建设的多个国内外“垂直森林”的案例,并介绍了立体绿化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宫婷女士详细讲解了“垂直森林”从树木选种到风洞测试,再到上树和建筑维护的全过程,为大家展示了建筑如何真正与自然共生。她还介绍道,目前正在南京施工中的亚洲第一座“垂直森林”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挑出的3米阳台面积全部不计入容积率,这是十分大的突破。


对于“垂直森林”的发展前景,宫婷女士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不断转变,“垂直森林”的建造成本将会逐渐降低,市场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对于寸土寸金且雾霾严重的城市来说无疑会是十分有效的绿色解决方案。



湿地:繁华都市中的生态绿洲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其应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微咸水或咸水水体,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cm的浅海区域。自古以来人们依水而居,而湿地周边也由于具备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成为了人类择居的理想场所。但是千百年来人们片面地追求城市效率,使得大量湿地被城市化进程蚕食,工业及生活污水也使得城市湿地的水质不断下降。


因湿地消失和退化引发的洪灾隐患、生态恶化和生物栖息地锐减等问题,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恢复城市湿地,是夯实现代城市发展基础的必然选择


深圳市地处珠三角地区,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又以滨海红树林湿地为代表。红树林虫鸣鸟啁,鹭羽蟹潮,时而是动物们的滩涂战场,时而有飞鸟击水三千。这里的红树林是理想的驿站,无数鸟群从这里飞渡深圳湾,繁衍生息;它们也是城市原住民和迁徙者,是我们的迁徙与守望,是深圳永恒的主题。


深圳湾湿地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目标首先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其次还有迁徙的候鸟。红树林基金会公众教育部主管陈阳女士介绍了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对城市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红树林保护区目前存在的几种问题。



对于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陈阳女士说道:“首先要进行生态修复,打通生态廊道;其次我们要坚守保护区红线,再次,我们申请加入拉姆塞尔国际重要湿地;最后我们还要为鸟类营造高潮位栖息。”



陈阳女士还强调了公众参与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创新、创建“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红树林基金会和深圳市政府合作建立了6个自然教育中心,通过开展探索潮间带、冬季观鸟、自然体验、净滩等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到环境教育和湿地保护中来。


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曾说过,城市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梦想的产物”。我们是这个生活场所的创造者,要想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设计和塑造必须达到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城市的未来不应该是“不那么糟”,它应该变得“更美好”。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CYCAN”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gCUMqW_BFDZCOP7N5hdw


  • 发表于 2018-08-07 11:22
  • 阅读 ( 1126 )
  • 分类:环保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