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村怎样从“脏乱差”变成“世外桃源”

日本农村改造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个缓慢、舒适的宜居社区。是为了让民众不需要挤到大城市,也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让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还有一个可以留恋和随时回来的“世外桃源”。

    日本农村改造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个缓慢、舒适的宜居社区。是为了让民众不需要挤到大城市,也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让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还有一个可以留恋和随时回来的“世外桃源”。



    说起日本农村,有太多关于它们的故事。




    日本农村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整洁、美丽,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而在几十年前,日本农村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肮脏、贫穷、落后是这里的代名词。经过日本人不懈的努力,将村庄建设成了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剧烈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觉悟



    上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历了剧烈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传统的农业社会迅速崩塌。轻力壮的人都走了,村子里只剩下老幼病残。政府只顾招商引资,建起大量重污染工厂,每天排放着污染,河流里散发着恶臭,村庄被垃圾包围。


    最终日本人觉悟了。再这么下去,农村将成为附近城市的大贫民窟,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1968年,改造农村运动在日本古川町的濑户川地区率先发起。他们首先把目光对准了周边那些恶臭熏天的河流。他们的办法是,将3000多条锦鲤直接放入河流之中。


    锦鲤是日本的“国鱼”,常常作为日本的象征,出席各国的世界博览会。将这样的宝贝放入河中,是为了表达对污水治理的决心。当地居民从自家门前做起,每天两次自发去清理河中的垃圾。



到了冬天,大家还要一起把锦鲤打捞起来送到较深的水塘里过冬,顺便再次彻底清理水塘,春天时在把锦鲤放回。这样,养锦鲤成了当地居民的公共事务。

   
    经过几年的坚持,曾经臭气熏天的河流成为了清澈见底的锦鲤乐园,河流干净了,道路也跟着干净起来,美丽的濑户川自然成了大家共同的骄傲。



村民们把原来肮脏的环境改造成了干净整洁的家园,还与当地政府一起商讨制定了相关法律政策,杜绝以前那种只顾经济、不顾环境成本的乱开发行为。



村民们约定房子的高度不能超过三层小楼。政府也出台政策,给遵守这一约定的人家经济补助。


当地的房屋大部分以传统工艺建造,木制房屋极少用铁钉固定,而是通过榫卯衔接,即牢固又美观。房屋的出檐、格栅、斗拱等都保存了传统的木造工法,外国游客来了,无不为这古色古香的建筑赞叹。



新材料建设的房屋,它的正面依然会仿造日本传统的立面风格。


环境发展与文化传承



日本农村的内核是“文化的传承与民俗的延续”。


因为当地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当地传统的木匠产业兴起,手艺人们不用丢掉手艺去城里打工,在当地就能养活自己。


比如屋檐下斗拱的装饰——“云”,就是当地木匠的拿手绝活之一。



信步村庄街头,能看到各家屋檐下都装饰着雕刻成树叶、藤蔓等各式各样的云,云饰斗拱也成为木匠的签名,看到云你就知道这座房子是谁造的了。



当地木匠也因此有了竞争,房子也越造越好。


1989年,政府再次下发补助,帮助当地兴建了一座“木匠文化馆”,以保存和展示当地的木匠文化。整幢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展示之一,当地木匠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工艺制成,全部使用大木作毛榫接而成,没用一颗钉子。



木匠文化馆的落成不仅让当地的传统木匠技艺得到保存和传播,还吸引日本各地的木匠和建筑师前来取经。同时,文化馆周边还兴建了一个村民广场,成为了当地居民最喜爱的公共空间。



传统文化活动是社区营造的基础,每年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更是将村民们凝结在一起的纽带。


比如每年的1月15日举行的三寺参拜,一到这个时候,濑户川地区的外出务工女性都要返乡,穿着漂亮的和服,前往圆光寺、真宗寺和本光寺这三座寺庙进行参拜。晚上在河边放灯祈求良缘,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上元节放灯习俗。


日本乡村建设能有今天这番成就还得益于日本政府广开言路,让各村人民有充分的发言权,充分尊重民意,根据不同乡情,给予不同的方针,追求深入挖掘“农村内核”,突出“农村魅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日本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农村才有了如今“世外桃源”的美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世界环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h5u17_6tCxV15l0w0Nfdg

  • 发表于 2018-07-11 15:48
  • 阅读 ( 1385 )
  • 分类:环保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40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