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的发展历史尚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水保护组织经过百多年发展,我们将通过分享一些美国水保护组织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对发展初期的中国环保组织的发展有所启发。
本案例系列属于“长江流域环保组织发展路线和生态布局研究项目”,以长江流域为范本,为中国水环境保护组织十年乃至五十年之后未来发展寻找方向,由合一绿学院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持下,与XIN伙伴机构自然之友、IPE、绿色潇湘协作完成。
第二个案例为公共实验室(Public Lab),一个全球化网络,一个通过全民参与推进环境问题解决的交流平台。
公共实验室是什么?
公共实验室是一个全球化的网络,总共有25000个成员。成员之间彼此分享经验,交换知识,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交流管理经验等。例如:如何做好园艺工作、如何监督城市发展,怎样监测污染情况 等等。
这个网络的目标就是让公众能够接触到监测水和空气质量的工具,构建全民参与监督的基础。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把人们连接起来,二是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将成员进行连接。公共实验室的工作就是协助将线下和线上的工作进行整合。
当今人们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有很多的问题亟需解决,有很多的公益项目、公益人员需要支持,也有很多人想要提供支持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人很多情况下都分散在各地,彼此难以连接,所以公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会非常留意哪些人关注同一个领域,然后把这些有着共同关注的人组织在一起。
建构这样共同解决问题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个网络里不能只有项目人员或者专家,还要有公众,关键是要吸引年轻人参与。年轻人可以作为公众与专家之间的桥梁,帮助专家,他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社区人士,但是他们可以作为桥梁帮助大家沟通。
以加州垃圾填埋为例,居民因为闻到了附近社区的异味,而发现了有人在此处填埋垃圾,这违反了加州法律。于是当地居民开始搜集证据,记录下有异味的区域、地表水出现的问题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本社区居民的权益。
在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区域,是油砂提炼公司堆放废弃物的地方,这些废弃物污染性非常大,却常年露天堆放。一起风,废弃扬尘会飘得到处都是,芝加哥的居民、房子、动物身上都是这些黑色废 弃物。
但即便如此,很多年都没人过问此事。直到2005年在美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兴起的“民权技术社区”行动,要求政府公开政府信息和数据,芝加哥人也开始响应,要求政府公开这些油砂提炼废弃物的污染数据,这时候就出现了很多的推动者和活动家。
为了该行动的推进,在两年前的一次线下活动中,公共实验室联络组织了关心这个问题的活动家、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让他们彼此合作,共同开发出一套实时监控体系,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
受到污染影响的人,因为有工具,可以得到数据,和政府协商,让其他人不受影响。
人人获监测工具 人人做污染监测员
公共实验室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要让污染监测工具的可普及性更高。
首先,这需要将污染监测的语言变得通俗化,让普通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让各方面的专家减少使用专业晦涩难懂的术语的频率。将原来比较分散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积累,让围绕这个体系工作的人可以进行更加通畅便利的交流,让他们的经验能够彼此共享。例如,他们有一个很专业的科学家,带着制作的监测工具到居民家中,告诉该居民按什么按钮就能看到什么数据,这个数据和污染有什么关系,和他自己又有什么关系,把数据解释给这些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明白其中道理并且参与其中。
其次,在设计监测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实用和方便,这样才能让参与者更容易上手。
第三,还需降低监测工具的制作成本,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监测水和空气质量的工具可以在当 地购买原材料然后自己组装,如果买不到也可以自己制作。公共实验室会在全球找便宜的材料,从 一些废弃、过时的产品中找到可以重新利用的部分使其获得新生。比如他们的影像捕捉器,就利用了废旧手机上的照相机。
同样以芝加哥应对油砂提炼废弃物的污染问题为例,他们利用风筝、气球等可以飞的捕捉空中影像,观察到废弃物堆放的布局情况,让当地居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身边的污染情况,并且将这些污染物堆放地、存储量记录下来,一旦发现油砂提炼公司的废弃物堆放量超过了法律规定,就立刻报告给市长。
公共实验室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机构,他们会把自己开发这些产品工具的过程和他人分享,以增加全球影响力。中国也有很多环保机构在推动类似的项目。例如合一绿学院和上海青悦合作开发的水工具包,就适合普通市民使用进行简单的水质检测,并和数十家水保护组织一起在推广使用。
《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规划和生态布局研究报告》下载地址:http://www.lvziku.cn/c558.html
做环保参与者,欢迎扫下方二维码打赏支持水保护组织,为环保加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