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十洲:穹顶之下的“全民总动员”——从公共叙事看柴静的《穹顶之下》

       柴静重装归来,发布《穹顶之下》,宛如引爆了一枚舆论核弹,蘑菇云在网上盘旋。与海水涨潮一般的刷屏、“震撼”和赞叹相比,出现的一些批评尽管完全不构成比例,但这并不能成为被无视的理由,因为言论质量与人数多寡没有必然联系。其中,有一个看上去很科学的质疑是,柴静不该加入私人故事和个人情感,即常被指责的“煽情”、“夹带私货”。
       柴静重装归来,发布《穹顶之下》,宛如引爆了一枚舆论核弹,蘑菇云在网上盘旋。与海水涨潮一般的刷屏、“震撼”和赞叹相比,出现的一些批评尽管完全不构成比例,但这并不能成为被无视的理由,因为言论质量与人数多寡没有必然联系。其中,有一个看上去很科学的质疑是,柴静不该加入私人故事和个人情感,即常被指责“煽情”、“夹带私货”。

那么,是该,还是不该呢?这取决于《穹顶之下》到底是一个什么事,以及需要放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下来看。那句糙理不糙的俗语“狗眼看人低”即是在方法论意义上逆向强调了框架的重要性,什么样的对象,自然就需要什么样的眼光,否则,便可能造成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的荒唐,提一些自爆智短的所谓“质疑”。


在我看来,《穹顶之下》很难用传统的眼光来归类,与其说是一次“调查报道”,不如说是一次公益演讲,与其说是一次“雾霾科普”,不如说是一次公共动员,不仅旨在解释问题,更在于倡导行动以解决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是柴静在103分钟的演讲中要试图回答的三个问题,而第三个问题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它既是行动的靶心,也决定了《穹顶之下》的叙事轴心——“全民总动员”。


既然是要动员,那目标决定策略,除了刨根究底的问题调查、科学解释和理性说服,就少不了情感力量巧妙而有感染力运用,而最自然的方式就是从当事者自己的故事和切身的感受讲起,以唤起人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共鸣、同理心和责任感,这是任何有效的行动的前提,同时,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其实,这是现代社会中公共叙事的基本方法,看惯了西式演讲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那么,柴静在演讲中串接个人经历和故事、代入情感,自然是不但毫无违和感,而且具有无可置疑的叙事合法性和必要性“此时,此刻,此地,此身”的柴静,已不再单单是像在CCTV时那样的记者,而是一名母亲,一个公民,甚至是一位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治家。自费调查,耗时有年,精确制导,从发布会的各种细节来看,柴静和她的包括顾问在内的团队做了相当细致而周到的安排。


如果把柴静的归来之作视为一次公共行动(片子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一个终端环节而已)可以成立的话,那以传统的调查报道框架来看待这件事,就自然是有那么点驴唇不对马嘴的味道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必要引入前面所提到的“公共叙事(Public Narrative)”框架了。去年六月份,我有机会参加了“哈佛领导力工作坊”的培训——由北大安平基金会、腾讯公益与哈佛领导力协会中国分部联合主办、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高级讲师马歇尔·冈茨(Marshall Ganz)先生讲授的组织领导力和公共叙事课程。


歇尔·冈茨先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社区运动组织者,研究出了一套从地区、州到国家竞选的社区发动策略,2008年,曾担任奥巴马竞选团队总顾问。在马歇尔·冈茨先生概念框架中,公共叙事是一门用“脑(理性)”和“心(情感)”来讲故事把价值观转变为行动的艺术,是对“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以及“现在的故事”的有机融合串接,目的是阐明为什么需要使这个世界有所改变,动员的关键是理解价值观如何通过情感激发行动。公共叙事框架图如图一所示,所引述内容曾经过了马歇尔·冈茨团队的授权。


韩十洲:穹顶之下的“全民总动员”——从公共叙事看柴静的《穹顶之下》 


我的故事”:讲述的是你(行动发起者)为何在这里\为什么受到召唤故事的关键是抉择点,即面临不确定性而需要价值观指导抉择的时刻,故事的力量就在于发掘那些对于形成人生轨迹有着深刻意义的瞬间,对于公共生活有决定性影响的事件。每个人都有过痛的故事,否则,就不会认为世界需要改变;每个人都有过希望的故事,否则,就不会相信改变的可能。


“我们的故事”:传递的是为什么我们这个群体彼此共鸣、响应号召、采取行动,为什么我们有能力起到带头作用。故事的关键在于能让每个人领会你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并关注那些在特别的时间点上发生的与特别人群有关的特别的故事。


“现在的故事”:沟通我们当下面临的挑战。故事的关键在于描述那个紧迫需要采取行动的挑战、行动的希望以及我们必须做出的抉择。通过现在的故事唤起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伤痛的关注、也同时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可能的关注,号召人们加入行动中来“紧迫”是因为变革已是在所难免,是因为机会可能一去不返。在急迫的挑战与光明的希望相碰撞的岔路口上,我们需要做出抉择——行动或者逃避,向左走或是向右走。


马歇尔·冈茨先生的课程是三天半时间,密度大,强度高,效果好,不可能在此详述,但公共叙事的精髓即是“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和“现在的故事”的结合,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奥巴马成名演讲《无畏的希望》细细体会其中的起承转合。或许,柴静和范铭(片子的总编导,柴静的黄金搭档)并不知道马歇尔·冈茨的公共叙事,但《穹顶之下》通过“脑”和“心”、数据和故事的有机结合、几近完美地串接了“我(柴静)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和“现在的故事”,世间事是相通相成的,只要“脑中有问题”、“心底有爱惜”。由于片子相当高的观看率和讨论,在此就不复盘具体的叙事过程了,相信大家通过马歇尔·冈茨先生的这个公共叙事框架的指引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解读。


如果以行动视角和公共叙事框架观之,我相信,有些人就不会轻率地给柴静冠以“煽情”、“表演”和“夹带私货”之名了。没有情感便没有行动,没有训练便不会有精彩,不管是曾经的央视调查记者身份,还是此刻的独立记者兼制作人身份,柴静首先是一个专注、冷静和自律的行动者、一个保持着探索的倾角和热情的攀登者。当然,没有人应该绝对豁免于批评,柴静在职业上也不可能说是完美,但想批评也要拿出点技术含量吧,有本事那就挑一挑《穹顶之下》在科学上有木有问题,或者补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指责)柴静未曾言出的“犀利”呗。


与其不知疲倦地搞一些不着边际、似是而非的伪批评,不如接受柴静已经向我们每一个人发出的行动邀请,真正地行动起来,至少是为了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当然,行动并不止于拨打12369。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实际上不仅是雾霾问题,而是所有的领域都需要我们更多的人有创造性地连接、团结和行动起来,事情才有可能起变化。那么,公共叙事是我们应该补上的一门课。




本文转载自韩十洲的博客

原文链接:韩十洲:穹顶之下的“全民总动员”——从公共叙事看柴静的《穹顶之下》


  • 发表于 2018-05-03 19:21
  • 阅读 ( 1300 )
  • 分类:环保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