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浩琦,来自内蒙古赤峰市,从小到大没有走出过这座城市,去南京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家。
初到南京很开心,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气息特别浓厚,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美好。见惯了北方人的彪悍,南方人的温文尔雅也让我很舒服。
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失望了,这里天是灰暗的,透着压抑的气息,水总是泛着绿色,还有大量当时我还叫不出来名字的不明漂浮物。空气中弥漫着汽车尾气以及我在内蒙没见过的雾霾,身边人告诉我,前几年还不是这样的。
南京的天气我也不喜欢,总是阴雨绵绵,管南京雨水的龙王肯定是一个常年抑郁症的家伙。还有就是南京的热,热还不晒,就像一个蒸笼,这除了和南京的地势有关外,也和环境被破坏有一定关系。
因为我的家乡本身就很美,我原来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人总呼吁保护这、保护那、保护水,保护大气什么的,来到南京之后,我才意识到了为什么:我在南京仰望过无数次夜空,我只是想看看那些我曾经无数次在家看到过的星星,可是在这里我什么也看不到,就连黑夜都不是黑的,而是灰蒙蒙的,这都是污染导致的,我决定留在南京搞环保。
幸运的是,在社团老师的帮助下,我遇到了长安慈项目,这也是“寸草”申请到的第一笔资助。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开始工作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顺利。不论我跑多少次相关部门,寸草的民政注册一直不成功,资助协议无法签署,资助款迟迟不能到账,项目停滞不前。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在社团认识的老师和伙伴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老师帮我联系了学校实验室,并提供部分试剂,使我有地方和材料做水质检测。伙伴们也到处帮我借试剂和检测工具,实在借不到的我们自己动手制作,虽然装备有点简陋,但总算能够开展六合化工园区水质监测的工作了。
在一次对六合周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后,学生父母就时常主动联系我们,表示愿意提供监督帮助,从而达成了由学生带动家庭关注环境的初衷,让我感到惊喜。
有时候我想,这些接受过我们环保教育的孩子们,如果等他们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时还记得,有人教过他们要保护环境,要为环境负责,从而不去乱排乱放,就算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在执行长安慈项目的过程中,我个人成长了很多,我意识到环保工作比想象中的要艰难。在机构筹备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没有经济收入,父母也从支持变为怀疑,但是我毅然选择了坚持,说服了父母。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