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的质兰夜校,是质兰伙伴们很想收听续集的一期,有着20年公益从业经验的李大君老师,将自己一线的社区经历凝练的铺展开,却又包含着很多生动的细节。
这是一段厚重有温度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20多年前从事社区工作那些青年们的日常;拉市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何被破坏,如何被修复的过往;大君老师对为什么要社区参与的理解和诠释,以及作为一个外来者,从不被社区接受到通过挖山药、削山药,慢慢融入社区打开工作的故事。先摘取一二与你分享。
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坎还是坑?我们把当初在社区遇到的问题叫做坎,不叫坑,因为坎可以迈过去,坑可能需要尽量回避。怎么迈过这些坎儿,则是我们那一代年青公益人经常聊的话题。虽然现在中国的公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一直认为社区工作的思路和手法要秉持我们那时候强调的参与式发展和社区参与。
如果我用大白话对文化识盲做一个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瞎,是人们基于自身专业笃定的瞎指挥。比如某一专业领域研究越细、越深的人,遇到他们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时,容易陷入自己的专业陷阱,产生基于自身潜意识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认识误区,就是文化识盲的表现,很常见。拉市海一些流域变迁的问题,其实跟不同领域、不同专家的文化识盲有关。
要解决问题,需要大家意识到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因为最终无论是环保组织、企业、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还是政府,都会离开这里,真正世世代代在这个社区生存的是这个社区的人们。
同情是容易的,但实施真正有效的救助却复杂而艰辛,需要理性的思考、科学的设计、规范的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我们不想只是同情,我们选择行动。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拉市海流域的下游到中游再到上游,到各个村落做参与式评估和社区规划,在大白纸上做出了一个一个的“画饼”。
#本期金句#
社区参与可以让我们摆脱文化识盲,跳出专业陷阱、扩展真实自由、巩固胜利成果。
现在的公益圈特别强调专业性,我们很容易批评他人不专业,也往往容易被自己的专业一叶障目。
事情做砸了能补救,但关系破坏了就很难弥补。做社区工作真的要耐得住,看得开,让村民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当我们皮肤的颜色变得深厚,我们与社区群体的关系厚度就建立了。就是和社区居民一同融入,一同去改变。
越出自身经验的边境就是世界。
#互动精选#
LY:回看社区的工作,你们给当地带来了什么?这段经历对你又有什么影响?
大君:我们搅动和重塑了整个社区的关系以及社区跟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最大程度保护了参与生态保护人的利益,促进了社区人的能力成长。所以离开这么久,社区依然能够持续掌管自己的事务。而我也从这段经历,在跟社区互动和关系建设中获得滋养和成长。
CMJ: 驻村模式强调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利于融入社区,但有人认为驻村很多年也没有太大成效。怎么看这种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大君:如果进入社区,能够投入社区的生产生活,还能积极学习当地语言,对我们融入社区,拉近我们跟社区人的关系有帮助。但这只是影响工作开展和项目效果的因素之一。除了有同吃同住同劳动沉入社区的情怀,还要能够理性设计,去推动社区朝向更好方向发展,去重建社区网络。所以驻不驻村,只是形式,关键是如何找到适合我们的工作方式。
JING:在熟人社区和非熟人社区,开展工作的差别在哪?
大君:在熟人社区做事情,更不容易。熟人社会涉及到家族、宗族等利益关系,也缺乏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如果有人破坏项目成果,也很难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来裁定对错,会讲人情,难以摆脱旧有观念和关系的影响。但在非熟人社区,基本是在彼此不熟悉的原子化社区上重建关系,受到既有历史的磕绊相对少,反倒会容易些。
RUI:进入社区跟社区建立关系之后,怎么推动社区组织建设?
大君:我们通常通过参与式评估跟社区一起识别问题和解决方案,由此自然会形成各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社区行动小组,所以建组织不难。难点其实是小组建起来后如何有效运作,如何支持团队不同伙伴的能力成长。这个过程,要谨慎地决定是否给社区小组提供额外的经济利益,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原本的社区关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