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计划:可持续社区领袖支持项目”从2021年开始,推出“星星点灯”可持续社区行动者系列故事专题。每月以图文影音的形式推出一位恒星学员的行动故事。这些行动故事,既非单纯的经验分享,也非个人荣耀的展示,它是一个基于关系厚度而生发的自我行动脉络的梳理、袒露与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坦诚、群体的信任和行动的加持将是我们最乐见的态度。
基于行动的对话,朝向行动的改变,让行动者看得见也被看见。大家一起,让我们起于关系共建,走向道义相勖。
李健
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
恒星计划一期学员
一个从2000年开始涉入公益,曾深度卷入环境保护、劳工权益、性别平等和社区发展议题,在中国重大社会变迁和中国公益20年激荡中不曾缺席的人。
诸昳(阿诸)
对话人
恒星计划陪伴导师,一位曾被誉为“灭绝师太”的律政达人,现如今深度卷入公益行业,为社区英雄所吸引而“英雄惜英雄”的公益小叮当。
李大君
主持人
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恒星计划非常态主持人,餐厨零废弃达人,十八年公益专业陪跑者。
我出生于1981年,北京人。19岁开始正式步入社会开始工作,未做好“成人”准备也完全不了解成人世界的我,网络世界是唯一放置青春激情的出口。
2000年时的互联网是QQ和BBS的天下,网络环境较之今天宽松太多,我通过互联网和网友推荐的书籍完成了公民意识的初步启蒙。通过QQ联系到一个青年环保志愿者组织——绿网。我和绿网网名“奶牛”的网友抱怨世界如何糟糕,他回复我:“你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
在当时的对话背景下,他的提问,犹如今天的鸡汤:“你若光明,世界就不灰暗”。那个年轻且资历平平的自己,尚不知如何找到与世界互动的方法,充满不安。“你若光明”这种不是指责不含鄙疑的反馈,像是向我伸出手,把我拉入到改变者的行列中,使不安的我找到一个我可以拥抱的位置——环保志愿者。
做了一年多环保志愿者后,终于在2002年5月,我踏入了本土环保NGO工作。短短四年后,我开始感到一种无力感。
一方面,各类环境事件层出不穷,无论是NGO的数量还是工作手法、影响力都无法有效回应这些应接不暇的问题。另一方面,我面临工作瓶颈,那时我已经独立负责一个环境教育项目,但要如何管理项目,我只能“照葫芦画瓢”。表面上,项目计划里的活动一个都不少,看上去没啥不妥,但我内心时常慌恐,觉得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还不够。我每天不停地与各地的会员小组联络,我的同事笑称我是在办公室打电话最多的人,所以给我一个外号“塔利疯”(telephone谐音),但此时的我已经身心耗竭,以至于我听到电话铃声就会恶心反胃。
出于个人成长的需要,2009年,我来到成都,加入PCD(香港社区伙伴)城市团队的青年志愿者发展工作。这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我开始释然和接纳自己所有的无能为力,并清晰地认识到2008年起的内心恐慌因何而成。
在当时机构宏大且抽象的战略规划下,执行具体任务的我不仅不掌握协作手法协作工具,也无法进入脉落去与不同的小组骨干、草根行动者进行对话,了解并分辨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当支持变成一种工作任务,而没有创造真实的伙伴关系时,我的慌乱始于这种任务性的虚无。
2009年,PCD开始支持青年协作者网络的发展,将不同地区的青年工作者编织在一起,邀请台湾、香港、泰国的行动者前辈分享行动背后的社会视野及对议题的理解。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当地人如何看待外来者对于改变的干预,当地人如何成为改变的主体,当地人如何认知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青年协作者网络与后来我参加的可持续生态家园设计工作坊,将过去我不曾绘制过的愿景与社会想像整全地勾勒出来,我至今仍然拥抱这个选择——在自然和关系里觉察和成长(个人与关系),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立场与行动)。
2013年,我从PCD离职。我不再是一个资助方,我希望去体验不同的行动角色,去接触更多的人群和议题,学习更多的技术手法。
2013年起,在云南拉市海,我是短暂的半农半X生活体验者。在北京,我是支持青年人成长和食物教育的协作者。我做工作坊,做NGO的兼职和顾问,也做社会事件的举牌者。
此时,梅若的前机构关闭,鸿雁以家政工议题开展基层妇女服务与倡导工作。此前自诩为“仗义”相助,实则也是给我自己一条实践的出路——在边缘社群里淌出一条赋能与可持续生活的道路。
家政女工 & 鸿雁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截至2018年底从事家政服务的人数为2542万人,在北京的从业者在40-60万人。这数万人中,有些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有些是曾经在乡镇做小生意的灵活就业人员,也有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
一个城市,一个社区要可持续,需要包容、有活力、绿色、有韧性和共治。而包容就是指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使不同群体在社区中充分共享。然而,家政工和其他外来打工群体在北京这个“特殊”地位的城市里安身并不容易。
在众多的劳动议题中,家政女工普遍处于弱势边缘地带。这个社群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则更加复杂。根据鸿雁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整理出来的家政工问题包括:
○ 权力弱势
由于家庭服务的特殊性,工作场所隐私性、工作内容模糊性、法律关系不确定性等原因,让家政工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保障。这使得家政工在遭遇工伤、拖欠薪资、性骚扰、暴力辞退等一系列问题时,无法可依,难以取证。
○ 经济弱势
1) 在就业方面,家政工寻找工作处于弱势,固有的家政工很难换工作;
2) 50岁以上的家政工就业困难;
3) 家政工收入中绝大部分用于家庭开销、子女教育、子女结婚等事项,照顾自己的开销大多处于家庭支出优先排序的倒数几位。
○ 社会及文化性弱势
1) 家政工属于分散的个体工作,家政工们难以形成稳定的互动支持网络,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不足,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救助,更难融入城市生活。
2) 家政工群体大多是农村进城务工或者中小城镇下岗女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社会资源和发声渠道。
3) 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影响,中国社会仍普遍将家政工视为女仆、女佣,认为这类工作是低下的,要伺候别人,没有劳动尊严。
○ 环境弱势
妇女与环境议题是密不可分的,在传统社会分工中,妇女更多承担起家庭照料责任和社区共治的角色,因此也受到不友好环境议题的严重影响。家政工长期从事家庭服务工作,与家庭清洁服务中的有毒化学品常年接触,但由于健康资讯的可及性不高和非正规就业的边缘性造成了她们职业健康得不到重视。
2014年秋天,机构创始人梅若与前同事陈继艳、王建荣开始铺开鸿雁的工作。结合家政工议题的问题分析、需求,以及优势资源,鸿雁这六年来的目标、工作策略和方法、行动逻辑在不断变化。
第一阶段 | 2014-2016年
扎根、服务、发现人
2014-2016年是鸿雁立足望京的第一个三年,从当时的环境来看,2014年智能手机并未完全普及,家政工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电话或见面)。鸿雁外展出来的家政工年龄在45-50岁之间,家政工因年龄的就业挑战没有十分突显。
社群教育的主题即围绕家政工劳动权益意识和能力、电脑班、手机班、保健班、心理疏导等主题。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与家政工基础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家政工不会使用现代工具(电脑、智能手机),为出行、阅读网络新闻、通过QQ或微信联系家人带来不便。家政工想学又无从学,当时鸿雁的活动及时满足了她们这些需求。
与此同时,鸿雁透过这些活动与家政大姐建立起信任关系,通过口述史整理出一批家政工的生命故事,对于鸿雁深入了解家政工个人脉络,建立家政工与鸿雁的关系粘度均有所帮助。除此以外,密集的周末活动和家庭探访、口述史分享,也使鸿雁初步建立起一支30余人的家政工志愿者队伍,并组织她们定期交流学习,参与活动室的清洁管理。
第二阶段 | 2017-2018年
创新、倡导、社群
基于2014-2016年与家政工建立的信任关系和培育的结果,2016年,王建荣和两名家政工志愿者代表去香港交流学习,大家看到香港不同外佣协会的组织工作经验,以及香港妇女劳工协会发展出的几个家政工合作社。
有趣的是,家政工志愿者辨识到鸿雁的经费来源与香港组织的经费来源十分不同,回京后,志愿者们讨论到鸿雁的资源能否可持续?以及她们如何贡献于鸿雁的长远发展?又结合她们自己的个人发展需求,2016年下半年,家政工志愿者提出,能不能由鸿雁支持她们成立一个合作社,既能补充她们在北京的生计,又能够支持到她们未来返乡后创业。如果发展得好,还可以补充鸿雁的筹资经费。
正如陈继艳将工人议题的工作经验带入鸿雁一样,2017年,我带着环境领域和青年人工作的协作经验入场。得益于2016年鸿雁一系列周末环保手工制作活动的铺垫,我和有志做合作社的七位大姐一起,通过三四个月的学习、制度建设、交流讨论,将合作社的主题定位在“环保清洁”。当时鸿雁的视角是家政工的劳动健康,模模糊糊的将家政工议题与环境议题捆在了一起。
靓阿姨环保清洁小组组建成功的经验,鼓励鸿雁团队明确了将赋能教育,支持家政工志愿者形成自我服务小组作为鸿雁核心的工作手法。因此,2018年鸿雁开设小基金,鼓励家政工自发组织成为3人以上的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自我服务。
同时,鸿雁意识到除了踏实的社群工作,鸿雁已经有基础开展公众倡导工作。倡导工作可以建立家政工的正面形象,改变公众对家政工的刻板印象。媒体曝光也有利于未来鸿雁和专家学者将来进行政策影响。
可以说,2016-2017年是鸿雁的发展年,虽然团队成员有所变化,但是鸿雁的工作手法已开始创新,并打通基础服务、赋能和倡导的逻辑关系。
第三阶段 | 2018年至今
机会与挑战的反思、开创绿色家政工和跨界议题
随着家政工志愿者积极参与不同小组的组织工作,鸿雁更有意识介绍外部学习资源给家政工志愿者。大家透过靓阿姨合作小组的学习接触了环境保护议题,结合靓阿姨生产的环保清洁品,家政工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鸿雁看着七位靓阿姨如何一步步学习环保知识,如何动员雇主购买环保清洁品,如何去到城市社区里进行宣讲,以及如何以身做则的教育孩子们节约和资源再用。我们意识到,她们才是家庭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环境意识也影响着家庭资源能否节约和再利用,甚至关切着家庭健康。而环保议题,是家政工可以突破外来劳工的流动者角色,以一个城市共建者的角色与城市社区、居民互动的切口。
绿色家政工·靓阿姨
2019年,基于靓阿姨环保清洁小组的经验和鸿雁辨识出的未来与社区、市场联结的机会,鸿雁启动了绿色家政工项目。通过编写3+X的《绿色家政工手册》,提高家政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能力,并透过城市共建者的身份转变,推进家政工融入城市社区。
手册中的“3”指:垃圾分类、环保清洁、健康食材选择与烹饪三个与家政工劳动内容相关的环境议题。X则指家政工通过自我觉察更加自信、提升自尊,从而提高沟通能力。同时,X也指绿色家事服务与其他边缘群体的合作互动,比如LGBT群体、残障群体等。
至此,靓阿姨不仅仅是一个合作小组,更成为所有绿色家政工的联合品牌,成为她们今后面向社会的集体形象。
靓阿姨王金枝的故事
王金枝是一名家政工,是鸿雁家政工志愿者。她说别人问她是哪里人的时候,她有时候说不清。她出生在安徽,5岁时,母亲带着她改嫁到河南农村。农村重男轻女,王金枝只上了三年学就缀学了,她说那时候自己天天哭,就是想上学,这成为她一辈子的心结。
2006年,王金枝离开河南老家四处打工,最后落脚在北京。2011年,她在工地开吊车,发生意外事故,塔吊车倒落,自此她落下心脏器官性损伤的病根。2013年,王金枝离开工地从事家政工作,以前在农村、在工地周围都是有一说一的大老粗,王金枝进入城市家庭后,感到自己的笨手笨脚,连话也不会说。
2015年3月,她在望京星源国际小区门口遇见鸿雁工作人员在做外展,她本来以为是家政公司在招人,知道不是后转身刚想走,听工作人员说在鸿雁可以免费学电脑。她心动了。
王金枝第一次参加鸿雁的活动,是由她老公送她到门口,说是怕她被传销骗,万一有事出不来,他就进去“救人”。连续观察了鸿雁一个月,王金枝的老公终于放心她去参加鸿雁的活动,也终于相信北京还有公益组织给家政工组织活动。
王金枝陪伴鸿雁走过的五年,她学会了写字,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电脑操作,可以发邮件查信息。她甚至成为鸿雁社区报的编辑,不仅自己写稿子,还组织其他姐妹一起写家政工自己的故事。
她在北京工作、生活、学习,14年过去,她说自己是河南人,是安徽人,但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北京人。她说自己只是北京的过客,她仍然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有些“格格不入”。
2017年冬天的那场大火以后,她连续搬了三次家,最后终于还是没有离开费家村。费家村是据北京望京不到3公里的“城边村”,那个冬天,她和其他租住在费家村的姐妹可谓“挺着过冬”,有些住房没有供暖,所有用电取暖的设备都被收走,小太阳、电热毯,甚至烧热水的“烧得快”一律不能使用。
2017年,也是她加入鸿雁社区经济小组的第一年,这个小组是如今绿色家政工“靓阿姨”的1.0版本,王金枝就是第一批“弄潮儿”。2017年6月,小组确立所有产品要朝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组里七位姐妹利用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忙活着找餐厅回收油,忙活着做皂,忙活着学习财务和管理技能。2017年底,王金枝一边做小时工,一边赶制小组收到的两笔环保家事皂订单,一边兵慌马乱地找新居所。
回顾这段日子,她说,当时一边忍着冻找房子,一边和姐妹在鸿雁地下活动室赶订单。费家村的房子里冷,鸿雁地下活动室也冷,但是她在家里时心里更冷,在鸿雁和姐妹们在一起心里就暖和了。
做环保家事皂让她觉得有奔头,后来她和姐妹们去社区、企业讲课,她说自己体验到虽然人在漂泊,被城市赶来赶去,但是她还是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她们做的手工皂,不仅可以减少家政姐妹受到化工清洁品的伤害,也能让城市消费者了解环境知识,看到她们这些家政工也在积极投入这个城市的环境改变。
2019年,王金枝几乎一次不落地参加了所有绿色家政工的活动。她学会了垃圾分类,学会使用波卡西堆肥桶处理厨余垃圾,能够理解社区里“撤桶并点”,她说为了更好地分类管理,自己多走几步路不算啥。
2020年她回家料理家庭事务,为了感谢乡亲们照顾她家的留守老人,她将乡亲们过中秋烹炸食物的油回收回来,做成家事皂再送给这些乡亲。有的人想知道这皂是怎么做的,她又组织了活动教大家做皂。王金枝说,她想将在北京学习的知识带回农村,让乡亲们也可以环保起来。
未来,我们在一起,
就变简单了
在鸿雁工作的四年,我深感“关系就是方法,合作就有未来”。无论是家政工,还是城市社区居民,或是劳作在田间地头的人,以及你我这些社会行动者,每个人都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鸿雁是一个小小草根,无论能走多远,靠社群、你我一起尝试这条合作创新的道路,一定可以形成、完善绿色家政工的新模式。
绿色家政工与培养人将互为方法。绿色家政工可持续的理念,是看到人、发展人、建立不同背景人群对话和彼此看见。自然不可被工具化,人也一样。让家政工不只是劳动工具,也体会这世间的不同和丰富,她才能深刻地理解绿色文化的价值,学习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的服务技能,以及实践绿色的家政工作。
2021年后的一两年,如果靓阿姨绿色家政工服务能够经受住市场检验,鸿雁会考虑将靓阿姨绿色家政工独立注册,实现社工机构与社会企业两条腿走路。
最后,分享一首由靓阿姨环保清洁小组共同创作的一首诗。我每次读到这首诗都会觉得安心,因为,“我们在一起就变简单了。”
《从我,到我们》靓阿姨集体创作
都说做女人难,
我们在一起,就变简单了。
四点起来赶路的你。
凌晨五点哭泣的娃。
工作时像飞奔,从这一家赶到下一户。
清洁,食物,垃圾。
孩子,房子,健康。
酸甜苦辣,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
受伤,愈合,继续奔走。
天,还是那个天。
世界啊,它,爱我们吗?
荒漠里,也有种下的树苗。
期盼着,每次聚会的这一天。
房东大妈送我的废油,做清洁皂多美!
小英姐拿回的母乳,做美容皂多美!
琥珀色的皂液,去除陈杂多美!
滤油,称量,搅拌,
一双双大手,
一块块小皂,
泪,滴入水,
水,融入油,
泪花,水花,油花,都是花。
天使,玫瑰,爱心,样样美。
把爱和希望融入皂里。
做可持续发展的事。
愁苦的脸在这里笑过,
从我,到我们,
有团结的力量。
各色各样的丝巾,夕阳在你脸上打着光。
桑葚、葡萄和玫瑰酒,这是她爱的生活。
姐妹情让我们连在一起
一起喝,一起嗨,一起做!
不管怎样都充满阳光。
明天,明天,还有明天。
我们,一起在路上!
探索精彩星球
行动赋能系列
让每一次坐而论道都不虚脱于躬身实践
“恒星计划”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院联合发起,以高潜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领袖为抓手,通过为期三年的非限定性资金支持和系统性赋能,助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机构在组织力、业务力和影响力上的成长突破,实现公益机构业务模式化与组织规范化发展,具备孵化和赋能在地公益组织和自组织的能力。
联系我们:
1、邮箱hengxing@hyi.org.cn
2、关注“万科基金会”、“合一绿”微信公众号;
微博@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一绿 与绿资酷网站(www.lvziku.cn)获取项目最新动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