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阿拉善SEE都在努力愛護環境的這條路上前進了,你,還會感到擔憂嗎?除了加入SEE綠學堂認真學習之外!是否更應該撥空,加入阿拉善SEE的善心義行,挽起袖子一起行動了呢?
文章內容摘要於20170722 勁草導師●深圳●夏聚專題分享內容
《SEE绿学堂_人物》
勁草公益導師蟹爸比
• 蟹兒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
• 新北市水中運動協會副理事長
• 環保署環境教育講師
• 環境教育場域認證輔導師
• 阿拉善SEE藻礁監測項目主持人
前一篇文章 SEE綠學堂丨荒漠化的海洋環境-淺談海洋保育(中)為大家介紹了數個指標性的海洋保育機構之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阿拉善SEE除了在荒漠地留下一抹抹繽紛的綠彩,其實也曾以溫柔雙手,撫慰正經歷荒漠化的海洋喔!
海洋保育在台灣
海洋保育在台灣,有幾個代表性的里程碑:
1909-日治時期總督府建造凌海丸試驗船從事漁業試驗
1913-水產試驗所於各縣市陸續成立,啟動漁業資源科學化管理
1982-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啟動珊瑚礁科學研究
1984-墾丁國家公園劃設與海洋保護區(MPA),為各陸續劃設保護區之始
1989-野保法公佈實施,鯨豚保育協會順勢成立
1992-慈濟功德會"推動地球環保,預約人間淨土",於世界各地陸續發起淨灘活動
1995-配合Ocean Conservancy,發起機構串聯之大型淨灘活動
2008-參與全球珊瑚礁體檢(International Year of Reefs),全世界超過157個國家民眾參與連署"珊瑚礁生活權"宣言
軟絲產房
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 圖片來源:網路
2010年,熱愛潛水的SEE台灣中心主席陳田文先生,有感於人類長期對海洋環境生態的漠視與汙染,逐漸成為一片死寂的"海洋沙漠",在SEE企業家參訪活動期間,發起"SEE Taiwan守護海洋家園"活動,藉以支持"軟絲產房"海洋保育項目持續推動。
每年四月到九月,是俗稱軟絲的萊氏擬烏賊迴游到台灣東北角海域產卵的季節,但近年來,因為颱風及人為因素,軟絲的產卵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1998年時,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郭道仁教練,帶領一群休閒潛水愛好者,疏伐山區路邊的桂竹叢,在金沙灣附近海域,開始為軟絲建造產卵魚礁。郭教練當初復育軟絲仔的目的,主要是想營造一處海底賞魚區,維護東北角海域休閒潛點,沒想到以自創土法打造的人工"產房",深受軟絲仔的喜愛,每到產卵季節,卵包幾乎掛滿竹叢魚礁。
2010軟絲產房活動 圖片來源:蟹巴比
不過這一類復育方式,當時的公部門與部分海洋學界還是持觀望的態度,保育人士只能孤軍奮鬥,每年以單薄的力量,一點一滴的不斷為軟絲重建產房。2006年間,日本海洋生態學者與美國人工魚礁專家,實地觀察竹叢浮魚礁的效益之後,一致高度肯定海洋志工們的成果,並計畫在日本海域,複製竹叢魚礁,保育志工的心血,逐漸在海洋這個區塊發光發熱。(章節部分內容來自柯金源導演)
之後的幾年,隨著民間力量世代交替,新教練群的加入,開枝散葉於東海岸各地的模式複製,再加上研究單位海洋科學博物館參與,民意代表、政府主管單位等公部門加入,原本只侷限在單一物種的希望種子,發芽茁壯;由科普教育逐漸落實,海灣資源保育區的設立(禁漁),甚至周圍沿海的漁撈行為自發性的開始實施漁網實名制,並逐漸衍生到漁民漁船實名制等,一連串由民間到政策,再由法律回到民間的感動,讓周遭的在地人,從認識、熟悉、愛上,進而珍惜上天所賜予的一切,肚子的溫飽固然重要,但是可持續的利用,更是關鍵。
2016年冬季與不久前,歷史記錄中未曾在這個區域活動的海豚族群,成了意外的訪客,是否與整個海域維護行動有直接的關連仍待研究分析,但是軟絲是海豚認定的美味珍饈是毫無疑問的,至此,我們可以驕傲的宣布,一個絕佳的生態教學場域透過明星物種的"自然"到來,儼然成形。
海洋淨灘---愛海無"距"
在臺灣的90年代初期,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開始運作較大規模的聯合淨灘活動,淨灘愛環境的概念在各地逐漸蔓延;之後,荒野保護協會亦於90年代中期開始號召志工響應,並於2007年正式加入國際淨灘日的行列,每年固定舉辦大型淨灘活動;而東海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也於千禧年導入ICC海廢監測,透過淨灘與長期記錄垃圾種類數量,瞭解臺灣海岸面臨的垃圾問題;近幾年來,民間各NGO組織,偕同地方政府、民間企業及各地在地居民,碌力經營執行淨灘活動,每年清理大量的海灘廢棄物,成果豐碩。
SEE台灣項目中心自2013年開始,聯合荒野保護協會進行"國際淨灘行動及海洋廢棄物監測"項目,從淨灘行動、公民教育、企業合作、海廢監測、政策推動的幾個維度進行項目推動。
2014年8月,SEE台灣中心、荒野保護協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三方合作,號召共60位青年學子於屏東墾丁參與“海洋減塑青年行動”論壇,透過國內外11位海洋行動者分享自身經歷,並在熱鬧的墾丁大街上直接向民眾推廣“減塑生活”,希望透過消費者、店家的力量去約束對環境造成傷害的塑料產品,呼籲全民共同拯救塑化海洋。
2015年5月,在台灣中心陳致遠主席的組織下,聯合9個SEE會員企業共220個員工參與淨灘行動。
2015年9月,第一次SEE跨不同的项目中心共同舉辦交流,由台灣發起聯合深港、珠江、華東共四個沿海項目中心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2015清淨海洋聯合研討會",海峽兩岸參與淨灘與監測的47個公益組織與民眾共150人參加。這次研討會開啟了大規模的交流與學習,共進行了10場講座、50場NGO短講、討論3種監測模式、3項議題討論及達成3項大會共識。
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圖片來源:SEE台灣中心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淨灘同時也進行監測分析。根據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占淨灘垃圾的90%,且以飲食相關包裝材料占大宗,顯示民生消費習慣改變是恢復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自2014年與SEE合作開始,倡議消費者生活減塑加綠,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進而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
2016年再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於6月在台北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共同舉辦首屆"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頒發"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推廣"友善海洋,減少海洋廢棄物"主題性商品,促成企業與消費者的對話,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藉此點出一個全新的藍色消費思維,牽動各類產品在設計、生產、銷售時,不僅能追求常見的"綠色光環",再增添一對稀有的"藍色翅膀",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藍色共識。
藻礁生態調查
北海岸藻礁現況 圖片來源:新北水運
於2015年啟動的北海岸藻礁生態調查項目,為期一年,與新北市水中運動協會進行合作,至結案時,共完成物種與環境監測數據庫、海岸生態調查標準作業流程規範、海岸生態調查志工人員招募徵用暨培訓辦法、漁民使用漁船漁港觀察記錄、樣區鄰近簡易垃圾掩埋場觀察記錄。
另外,環境教育實踐,包含會員企業體員工浮潛觀察活動執行六場次、會員企業體員工潛水觀察活動執行四場次、藻礁生態系環境教育研討會與工作坊六場次、環境教育教案彙編(含藻礁生態區環境教育教案一式、潛客大作戰桌遊一式),期間各類活動吸引社會大眾近千人參與。
浮、潛水體驗活動 照片來源:新北水運
本文转载自阿拉善SEE台湾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