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自然学生活: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

关注大自然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朴门永续设计 “Permaculture”一词。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 (永久的)、culture (文化) 和 agriculture (农业) 所组成的英语单词,源自1970年代澳大利亚的生态学家比尔 · 墨立森(Bill Mollison)和其学生大卫 · 洪葛兰 (David Holmgren) 所发起的永续生活运动。Permacu
关注大自然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朴门永续设计 “Permaculture”一词。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 (永久的)、culture (文化) 和 agriculture (农业) 所组成的英语单词,源自1970年代澳大利亚的生态学家比尔 · 墨立森(Bill Mollison)和其学生大卫 · 洪葛兰 (David Holmgren) 所发起的永续生活运动。Permaculture中文音译是“朴门”,意译是“永续设计”,合起来就是“朴门永续设计”。它不是一套农法,而是一个结合了地球科学、生态学和农学等的永续生活设计系统,是现今在这个面临崩溃的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处世之道。


朴门永续设计的三个伦理


照顾地球 Earth Care
照顾人类 People Care
分享多余 Fair Share

笔者十月在深圳泰华梧桐岛参加了Robyn Francis 老师和江慧仪老师教授的朴门永续设计专业基础课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PDC),由台湾大地旅人环境工作室主办,深圳泰华地产和澳洲朴门永续生活设计学院协办。同学来自两岸三地,有做景观设计、建筑、自然教育、森林恢复、贸易、开农场、开咖啡书店的等等,背景多样。第一天,老师让我们围起圈来自我介绍,在人形纸条的头部写下名字;在中间写下最喜欢做的事;在两旁写下最会做的事;在下面写下人家看不出来的事和家在那里。想来想去我做得最多的就是与保护区周边村民打交道,就“诚实”地写上了“进村子吃吃喝喝”(误)……


之后老师让我们用绳连上与自己有关联的同学,结果居然……


有这么多人连上我(大误)!

第一眼看似各不相关的一群人,原来大家的连系也可以紧密的结成一个网。只要网够密,就算一个人放了手,其他人还会因为有其他人支持着而不会跌倒。这就像是一个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强大的韧性,始终能保持平衡。往后的课堂中,我们也不断向大自然学习,练习找出大自然间、不同元素间的连系,再加以利用。

废物都只是错放的资源

在朴门设计里,废物都是资源。

如果你是住在城市里的,你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垃圾是吃不完的食物。有没有想过厨余除了送去堆填区外还可以变成什么?变回吃的可以吗?


我们课间小休时吃完的柑子皮


中午和晚餐吃不完的剩饭


挖个土坑,倒进落叶杂草加上厨余


铺满覆盖物后种上香蕉和地瓜


完成的香蕉圈

厨余会慢慢分解成养分给作物,加上阳光、雨水和空气,几个月后就有香蕉和地瓜吃了!种香蕉圈其实很简单,只要看清连结,运用创意把产出和投入连起来,一样东西不只有一个功能!因此,所谓的废物,其实都是资源。



之后老师出题让我们组把桂花、兔子和堆肥设计成一个朴门系统,我们“变”出一个桂花兔子圈:桂花为兔子和堆肥提供阴凉处,枯枝和兔子的便便拿去堆肥,堆肥变成养分供给桂花。


除了对废物这概念有所冲击,种完这个香蕉圈也让笔者不禁想起一般见过的香蕉林,都是大片的单一种植,依赖大量农药化肥和河水或地下水灌溉的。投入和产出像工厂一样是流水作业方式,之间并没有连结,消耗大量能源和水源之余,过量的农药化肥更会污染土地和河流。



这是我们团队在云南盈江重要鸟类栖息地那邦湿地所拍到的单一种植香蕉林,对当地湿地生态影响甚大。


可是,香蕉又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到底有没有两全其美方法,不但可以保护到生态环境,又可以让兼顾人类生活需要呢?

问题就是解决方法


朴门设计里其中一个原则是在问题里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一个低洼处有积水问题种不了旱地作物,那就把它变成水坑收集雨水和种上水生植物。单一种植带来虫害需要依赖大量农药,其实是因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导致某个物种过量繁殖,那我们就应该仿效自然多层次多样化混种。在大自然里,各种生物各司其职,互相平衡。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收集资料,避免把元素放错了位置和用错方法,问题就解决了。



慧仪老师教我们用伞形分析太阳走向和风向等,讲解如何善用在地资源和按照不同元素的需要将其放在相应位置。



我们分组练习设计一个朴门农场,先分析地形,再按照元素的投入强度把他们分到不同距离的区位,把能连结起来的元素放在一起。



台湾同学仿效自然,设计多层次多样化混种的森林果园。



最后一天我们分组汇报毕业作业,我们组为我们上课的梧桐岛一个天台设计儿童自然教育基地 —— 云植。


我负责设计天台围栏部分  —— 能吃能看能休息的围栏观景瓜果棚。

后记

这15天的朴门永续设计课接触到的知识很广,也获得了许多正能量和希望,在这个不断退化的环境中其实还有很多永续生活的可能性,小至家庭阳台农园,大至社区城市都可以灵活应用。而且,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很多!期待来自不同背景和地方的设计者们发挥创意,创造出人和自然和谐并存的系统!



参考和延伸阅读:

孟磊 & 江慧仪 (2011). 向大自然学设计: 朴门 Permaculture 启发绿生活的无限可能. 新自然主义出版
台湾大地旅人环境工作室网站:http://earthpassengers.org/
泰华梧桐岛 – 让自然回到城市,让人回到自然 网站 http://www.tai-hua.com/home.html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嘉道理中国保育
原文链接:《向大自然学生活 – 朴门永续设计
  • 发表于 2017-11-03 16:23
  • 阅读 ( 2658 )
  • 分类:环保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7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