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成都“垃圾女神”,只关注“不美”,是为了这座城市更美

19年前,金口河的一位姑娘来到成都,听不到大渡河水声入眠让她心慌。 19年后,她认真低头望向城市整洁的地面,关心着那些看不见的垃圾去向。 她是罗丹,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垃圾女神”。 “这12年,曾无数次想离职”


19年前,金口河的一位姑娘来到成都,听不到大渡河水声入眠让她心慌。


19年后,她认真低头望向城市整洁的地面,关心着那些看不见的垃圾去向。


她是罗丹,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垃圾女神”。


“这12年,曾无数次想离职”


2007年,罗丹相继从高校和企业离职,有半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工作。


那时候她和两个朋友,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也处于迷茫期。所以,三个人就像难兄难弟一样,不上班儿,经常约着一块去山里,观鸟赏花拍照片。

 

这段时间给了她大量机会去接触到一些NGO,开始了解环境保护和这份工作。后来,她积蓄快花完了,没办法,还是要出来工作。“我给银行投过简历,还给电影院投过简历,别人建议我去NGO试试。”


罗丹很喜欢拍自然


机缘巧合下,罗丹选择了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并且在20079月入职。可是,她去了第一天就想走,因为严格意义上只有她一个还在试用期的拟正式员工,跟预期的国际化公益组织的印象差异太大了。

 

可11月末,全球声誉极高的动物学家,也是“根与芽”的创始人——珍·古道尔博士就要来成都,行程已定,无法更改。


“本来这事儿不归我管,之前有个老员工,结果我入职之后就跳槽了。”但是必须有人做这件事,罗丹和另外两个实习生就开始准备珍·古道尔博士的公众演讲、学校参访等等。


第一次见到珍·古道尔博士让她很感动,教科书上的大人物活生生地来到了自己面前,浑身散发出温和强大的力量。


珍·古道尔(图左)和罗丹合照

珍·古道尔博士是在世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的动物学家,“根与芽”的创始人。美国《时代》称其为20世纪"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曾获联合国颁发的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2010年是76岁的珍·古道尔致力研究和保护黑猩猩的第50周年,她被英国媒体冠以"奔走的特雷莎修女"之称。


一不小心,她们这次活动做得有点好,甚至间接地推动了成都根与芽的公益组织正式注册。但当时她跟机构有很多不愉快,就想着注册完了再离职。


2008年414号,成都根与芽正式注册成功,因为非常艰难,当时都很开心,在她还没想明白到底要不要走的时候,5·12地震来了,又开始组织救灾,她要离职的事情就又搁浅了。


从2009年开始,罗丹很头疼的一件事情是:成都根与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那时候机构很不稳定,人员离开很多波,亘古不变的只有她。


给珍·古道尔博士介绍成都根与芽工作


她从26岁进到根与芽,其实是一张白纸,需要别人引领指导,但一下子就被推到最前面,要她带着机构走,内心十分排斥。但是,她必须要正视团队不稳定这件事,因为每个人对根与芽的印象和期望是不同的。


她绞尽脑汁想了想自己没有离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可能是因为我英文不好没有出国,但是其他人都走了。”

 

2010-2011年,罗丹压力很大,除了工作迷茫,她父亲得了癌症,于2010年12月去世。“我爸一直不能接受我从大学离开,不懂我现在的工作是什么?既生气又爱莫能助,直到去世也没有放心。”

 

那会儿她年纪快30了,感情无着落,家里又不理解,不知道这些年干了些什么,于是她郑重地考虑离开“根与芽”。



理事长很坚决地对她说:“你先不要说辞职,先放假吧,休息好了就回来,职位一直为你留着,我们不会招人。”她虽然很感动,可状态实在是没法工作,就一个人背着包去云南、老挝、泰国旅行,这样走了一个月,还挺开心的。

 

最终,罗丹还是回了成都,因为强烈责任感,没有办法勇敢地做自己。“我想着我爸走了,我妈就一个人了。想着成都根与芽在我手里走成这样了,但还没有相对好的发展,还是要努力一下。”


一个人心里稳定了,就能看清楚很多东西,她想着:既然我没有走,那我不能抱怨,就得好好地干下去。


参加菲律宾零废弃国际论坛


“城市垃圾很有意思的”

 

2011年她旅行回来后,发觉团队已经散了,于是开始重建团队,准备确立成都根与芽之后要走的路。

 

她们讨论思考一番,决定做城市生活垃圾可持续管理,感觉不是那么需要专业知识,也很符合根与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定位。“这是个大坑,我们当时想得太简单,假设能穿越回去,可能不会选择做这个议题。”


漫山遍野的垃圾快要淹没青山


印象中,垃圾是脏的,臭的,不要的,没人想去关注。


而在过去,垃圾不属于环境问题讨论范畴,它属于市政,扫干净就可以了。“实际上,垃圾是很有意思的,第一是它跟每个人都有关系,第二是每个人都会受影响。”


城市里产生的垃圾是巨大的


在2010年,生态环境部就已经对外宣布中国已经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了,还有更多城市正在被包围的路上!


成都也不例外,据2017年数据,成都一年产生的垃圾能填满一个兴隆湖,人均1.04kg,日均1.65万吨,排名全国前六,垃圾处理压力极大。


虽然城市里看不见垃圾,但世界是整体的,地下水会回到生活中,空气也会影响人的身体,还会影响其他物种。垃圾问题,也是一个权力不对等的关系,强势的城市向弱势地区输出,垃圾甚至会直接运到偏远地区倒掉。“那些地区的人帮城市承担后果,但我们看不见。”


罗丹去过的诸多垃圾填埋场之一


成都的垃圾填埋场


当时,成都几乎没有环保机构以城市为目标开展工作,因为城市环境问题不突出不显现,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城市文明会影响县乡,高楼大厦霓虹灯光不仅是浪费,其他地方也会有样学样。


“每当新闻报道某些乡村出现环保问题,真要追根溯源,其实不一定是当地人原因,而是城市影响。”


从源头减少垃圾,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给垃圾分类


她们最开始做的是在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教育,但其实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后来入驻个社区做试点项目,因为社区相对闭环,一个个小区做到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分类,就会慢慢看见成效,以小社区去影响城市面貌。


但做了一段时间,又发现不够,需要推动政策上的实施,于是她们又学习“如何跟政府讲话”。

 


她在新疆登山捡垃圾


跟垃圾相关的政府机构非常庞杂:可回收物资在商务局,垃圾清运和末端处理是城管局,垃圾污染问题出现归环保局管,宣传问题又是宣传部、共青团委、精神文明办都在管。还有各种企业技术的参与,也需要了解。


就像是我租个房子,把自己搞成房东了;卖个面包吧,结果去种麦子去了。”


罗丹常常要去垃圾处理地了解情况


何况,垃圾这个主题在很长时间都没有基金会支持,一般认为这归政府管理,整个管理链条也太长。


“直到去年,才有个唯一的基金会,正式把垃圾作为支持的板块,政策上也有所突破,而我们等了7年。”


7年,罗丹反而都没想过要离职,尽管遇到很多艰难,但一直心很稳地走在这条路上


她奔赴各地,去分享交流处理垃圾问题


很幸运地是2011年后,根与芽一直在进人,没有离开的。到现在,有7位全职员工,3位兼职,拿着不高的工资,全是一群女生。“可能男生不能在这份工作上,得到满足成就感吧。”


现在,罗丹天然地对垃圾敏感,“我吃个狼牙土豆都有负罪感,去超市购物都尽量不会选择小包装,菜市场买菜也尽量用布袋或者菜篮子,因为不想产生无法回收的垃圾。”


现在,她去各地出差,就不自觉地去看垃圾桶,翻一翻看里面是什么垃圾。


她连买菜都提着竹篮子,尽量不想产生不可回收的垃圾,比如塑料


“公益不等于免费”

 

一般人对公益和慈善的认知都是一样的,罗丹详细解释了两者的不同。


“大家就觉得做公益是免费把东西给他,把什么都给他弄好,其实不是的。比如,别人打你一拳,你流血了。做慈善的会给你贴上创可贴,做公益的会问为什么打你?怎样不会再成为受害者?从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你的状况。”


2008年罗丹和三家NGO合作开展了,彭州白水河社区灾后重建项目


2008——2011年这段时间,罗丹都主要和其他三家NGO合作,做彭州白水河社区灾后重建项目,回应灾区物资需求和分配,对居民自我意识、管理、服务的能力培养。


他们算是国内比较早做救灾的公益组织,那时候壹基金的李连杰团队还带着粮食来问要不要合作。

 

当时,他们的新家园项目做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白水河社区没有办法洗澡,他们募钱买设备,在灾区建了个板房浴室,还向灾民收钱。

 

他们在开会时讨论,小心翼翼地决定洗一次澡收2毛钱,因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向自己的服务对象收费。但不收费肯定会乱套的,水电费谁负责,设备维护也需要钱,不然会把灾民养懒的。

 

后来召开居民大会,主持人故意大着胆子说了5毛钱,罗丹很忐忑。最后,居民自己讨论出来说收2块钱,浴室管理办法也是在会议上自发讨论出来。


他们就在棚子里开会,商议如何帮助灾民


因为灾民没有收入了,他们还把板房做成了高低铺的青年旅社。当时来灾区做研究的学者、志愿者非常多,对居住有需求,所得的收入就放到社区公共基金。

 

地震后,所有东西都毁灭掉了,人们没有一个公共空间去交流抒发。最开始他们是买报纸供人阅读,后来募了一台电视让人们看奥运会,想着四川人爱喝茶,还办了个社区茶馆。


他们想要通过这些方法去振奋灾民的信心,看到生活源源不断的希望。“我们想传达的是,始终和你们在一起,但我们之后要离开,你们才是这个社区的主人,要自己做决定并为此负责。”


罗丹和当时伙伴们的合照


“我是山里出来的孩子

大自然会给我力量”


罗丹在乐山、雅安、凉山交界的金口河出生,虽然离成都才260多公里,但交通不便,童年的她是没有城市概念的。


18岁以前她都在这里,抬头就是高高的大瓦山,低头就是滚滚的大渡河,阳光里是清香的花椒味,从小就在大山大河里自由自在地玩儿,当地居民很少,彼此关系很亲近熟络。

 

因此,她2000年到四川师范大学上学时,一开始很不适应。因为不能听着大渡河水的声音入眠,城市人和车都很多,嘈杂热闹也不习惯。


她跟同学也有差距,心理上有一种失落,还有点自卑,“人家见过的你没见过,人家说的你不知道,就是乡下人到了大城市的无所适从。”




她的休息方式之一就是去看风景拍照


大学她念得是中文系,专业方向是师范,这个选择是被迫的。家里就觉得女孩子要稳定,理想中是让她毕业之后回老家当老师,不管是从择偶、社会身份认同,都似乎也特别适合女孩子。


虽然遵循了家人意愿去念书,但她笑说:“大学主要精力都不是念书,都是在做社会实践,锻炼了综合协调能力,也算是为以后走的路奠定了基础。”


她从小就挺喜欢张罗事儿的,在大学那几年,恰好是川师整个学校基础建设活动特别多的时期。罗丹那时候是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要经常组织志愿者完成校级活动,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社区义务维修家电,普法宣传等等。


后来她发现,虽然城市很大,但没有山村自然生态的东西,也没有那么近的距离去和山水接触。因此,当她需要给自己来充电,她就去山里。


很喜欢高原花卉,闲下来就会和朋友去山里拍植物玩儿,大自然会给她生生不息的力量。“整个世界就只有镜头和花,仿佛我在跟植物交流,我觉得很好。”





罗丹镜头下的高山植物


此外,她闲下来喜欢去新疆、阿拉善这些原始生态的地方放松。去年夏天,她一不小心做了一个天天在屋顶看夕阳的阿拉善农场女工。

 

元旦节时,她和几个老朋友去若尔盖草原找狼,结果没找到,看到了一堆狐狸。“朋友们拿着专业设备,没拍到,但我拍到了就很开心。”


谈及接下来的打算,罗丹表示想退到幕后,包括之前卸任执行主任,出任成都根与芽的理事长,更多的想让团队其他人走出去。“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就等同于成都根与芽。我觉得这不合理,需要去罗丹化,机构才能长久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漫成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iGFnkR4MnYJjCTEyifg1A

  • 发表于 2019-01-19 11:56
  • 阅读 ( 1225 )
  • 分类:志愿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