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静,上海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7年,全球的环境污染新闻爆发式涌现,河流、森林、海洋污染的图文让刚生下第二个宝宝的赵文静一下子觉得揪心地难受。造成大面积海洋污染的元凶之一——塑料反而是她所熟悉的纺织业中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PET纤维的原料。“纺织业对这东西需求量这么大,这些瓶子为什么全都被扔了呢?”
服装制造业中,大部分PET纤维面料都是通过石油提炼而成。赵文静想,如果能够把原材料从石油改成回收的废旧塑料瓶,是很有可能形成一个闭环的,既能解决这些塑料瓶的回收去向,又能解决纺织业过度依赖不可再生原料的被动性,不是一举两得吗?
我们这一代人的孩子不能生活在更坏的环境里
真正开始全身心投入创业时,赵文静已经是个二胎妈妈了。从事传统服装行业十几年的赵文静从大学毕业起一直埋着一颗“改变”的种子,当初只是朦朦胧胧地感到这样机械地工作生活里找不到让自己真正认可的意义,但从前对想要改变的方向尚未清晰。2011年,赵文静生下第一个宝宝,休产假期间,赵文静得空向一位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咨询的好友学习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深入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工作后,赵文静发现自己正在学习的这些事似乎化解了内心关于“意义”的困惑。
P.E.T.定制帆布包
2015年起,她进一步参与到一些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相关的项目中。当时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来自国外,进入中国后进展并不顺利,往往到最后不了了之,因为这些遗憾,也因为一名母亲对孩子成长环境的关心,赵文静越来越多地关注环保领域的问题。成为二胎妈妈后,赵文静决定把自己对环保的思考落到实处,海洋中爆发的塑料污染,让她看到自己十几年服装行业经验的用武之地。
2017年7月,赵文静和两个同样来自服装行业的朋友聚在一起,成立了上海好润环保有限公司,推出“P.E.T.”品牌。对她来说,整个项目的统筹中,供应链反而是最容易的,PET塑料瓶从清洗、加工到制成再生成品的一整套处理工序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只是回收系统才刚刚起步,导致现阶段前端成本较高。赵文静希望把前端回收这个链条尽可能做好,在未来,再生材料的价格甚至可以做到低于石油的。目前,P.E.T.还有一个非盈利项目就是与前端做垃圾分类回收的NGO合作,尽可能完善困难最多的回收环节。
全职创业的决定让赵文静内心的焦虑感化解大半:“这个创业项目把我这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和内心所追求的‘意义’特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希望P.E.T.不只是服装从业者的一次尝试,而是作为一家环保社会企业,能真正推动消费者日常需求与环保的结合,实现PET的闭环产业链循环。
越了解实质,越不好讲故事
这几年里,环保理念在服装行业中盛行。快时尚品牌的“旧衣回收”项目、“低碳”面料、回收塑料材质的鞋包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熟悉行业规则的赵文静并不想用话题性为自己的品牌吸睛,“现在的好多这种宣传,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好会讲故事,其实就那么回事。他们未必能说出来,产品的一整条生产流程到底是什么,我们越了解它的实质,反而就越不好讲故事。”
P.E.T. x人民网联名款钥匙扣环保袋
PET材料最大的特点是耐磨性强,是箱包类、快干类服装的首选原材料。赵文静首先发现了B端客户对包袋产品的需求。各种企业机构的大型会议、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发给各个员工的环保袋、员工服、志愿者服等等,这些东西用过一次之后可能就被放在一边,是一种潜在的浪费。
P.E.T.最开始的业务从B端客户的包袋定制开始,这些客户要么本身就是环保领域中的基金会等机构,要么是关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大企业。与这批初期客户的接触中,赵文静发现,大部分B端客户都非常乐意用再生产品取代原有的采购计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大多数时候,赵文静甚至不需要刻意去介绍品牌理念,对方看到产品就能明白这背后的环保意义。
考虑到产品再次回收利用的问题,赵文静坚持P.E.T.所有产品只使用百分之百再生原材料,不与其他材料混纺,这样,所有的产品在未来能够再次进入循环系统再生。
在2018年1月填表申请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的第八季创绿家计划时,赵文静心里还有些战战兢兢,那时P.E.T.刚刚开始接订单,没有太多客户和宣传活动。创绿家华东区的现场评审定在6月2日,在那之前的两个月里,赵文静和团队几乎一整天都在考虑、讨论P.E.T.未来的定位和方向,首先是继续做B端定制产品,另一个方向是为设计师提供后端的产业链支持,推动独立品牌选择这样的环保原材料。在现场,赵文静的想法得到了两位资深评审的肯定。P.E.T.得到了创绿家20万元资金支持,回到上海,整个团队的干劲大增,而对于赵文静来说,在这样的经历中得到的关于发展方向、商业模式的指导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未来,P.E.T.也会与环保NGO等机构产生更深度的跨界合作,尝试推出联名产品等。
从长远来看,赵文静认为开拓C端市场是必要的。2018年下半年,产品在B端渐渐铺开的P.E.T.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P.E.T的所有产品都会有一个标签,标注着原材料使用情况和对接品牌团队的二维码,口碑相传和产品自带传播带来了很多新的关注。赵文静打算把2C计划往前提,计划在2019年启动C端业务。在她的长远规划里,P.E.T.要做一个原材料的供应商,以PET为原材料设计中高端面料,把这些面料提供给更大量级的品牌使用,同时实现PET塑料瓶的来源追溯。
产品成本较高依然是P.E.T.最大的挑战,供应商虽然不成问题,但目前国内塑料瓶的前端回收的产业链非常混乱,基本处于无系统状态。人工捡拾是目前最普遍的回收方式,但这种方式难以管控,更谈不上分类处理,很可能导致处理流程中的二次污染。
赵文静很清楚,只有尽可能提升原材料的附加值,才可能有更多资金推动前端回收,解决回收中二次污染处理、次品率等问题,推动前端的回收产业链做得更规范,将整个闭环做得更高效、更完善,成本自然会降下来。否则,再生面料永远只是个概念产品。
社会企业更需要抓住商业路线
P.E.T.诞生之初,赵文静和创业伙伴们就非常坚定这间公司要走商业这条路线,而不是去做一个NGO。作为产品驱动的创业项目,她明白只有公司的财务状况乐观,才有可能更主动地推动公司自身的环保属性。
P.E.T.携手设计师品牌greenevery[day]推出的产品,在2019年春夏上海时装周亮相
P.E.T.在公益与商业的平衡上相对非公益性项目而言不那么困难。赵文静所选择的供应商正式产业链上长期从事PET塑料瓶回收再生的供应商,只要自己在持续输出产品,供应商的利益就更能得到保证,更有实力去完善前端环节。卖出的产品越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也会越大,这也就代表着P.E.T.团队解决了更多的废旧塑料瓶去向问题。因此赵文静认为,团队需要持续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如何推动更多人选择再生原料?用产品说话最高效。
环保创新方向的创业团队和NGO越来越多,包括食品安全、生态农场、环保餐具等都有新的血液在慢慢渗透。赵文静希望未来的商业环境中出现这样的“美好商业”场景:每个商业计划从初期开始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可能是市场问题,可能是社会问题,商业与公益没有明确的界限。做公益纯烧钱、做商业只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企业要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创绿家”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