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橙子、甜菜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仿佛已经听到“吃”的声音了
果然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吃货
那么
紫薯皮、橙子皮、甜菜头怎么办呢?
今天益美君让它们统统长这样
紫薯可以染出这样的紫
橙皮和西柚皮可以混搭出粉橙色
红菜头可以浸出曼妙的红
你以为仅仅是这样吗?不不不,还可以这样
▲用剩菜染料做的旗袍
这样
用厨余垃圾或者品相不好的蔬菜
来做“染料”并用在衣服上
让厨房的剩余变得浪漫
这个有点“酷”的行为
来自香港第一所天然剩菜染坊
“染乐工坊Dyelicious”工作室
创始人Eric和他的伙伴们用了七年时间
把6吨厨房垃圾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天然染料
穿到了很多人身上
惊艳了整个香港
01
▼
职业是捡垃圾?
“你一个堂堂的大学生竟然喜欢捡垃圾?”
每次Eric蹲在垃圾旁边翻找快要腐烂的瓜果蔬菜,摆摊大爷都会痛惜的责问。
但他总会微微一笑继续他的“寻宝”。
这个问题从Eric“弃公创业”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多次被问起了。
Eric是个妥妥的90后。
毕业于香港公开大学环境学理系的他,曾经是港岛上高薪稳定的公务员群体中的一份子。
现在却“沦落”到了菜市场“捡垃圾”。
他喜欢到垃圾桶“翻找”多数人眼里的垃圾,比如不要的洋葱皮、品相不好的紫椰菜、烂掉的白菜叶......
这些别人避之不及的“垃圾”经过Eric的妙手就变身染料,食物也可以为衣服赋予“美”的灵魂。
这也是Eric做厨余染料的一个原因。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市民对美的要求特别高,而厨余这种不美的东西若是能让它变好看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所以"染乐工房"的工作,就是利用厨房里剩余的食材制成大自然的色彩,再混合扎染和板染工艺创造出各种漂亮的艺术品。
因为整个工作室的“灵魂”来自于食物,所以他还给自己取了个酷到不行的名字——食物设计师。
这个有点奇怪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被所有人称赞“好美”,但让Eric决心去做“厨余染料”却不是因为“美”。
而是香港的厨余浪费让他太心痛了。
▲厨余垃圾分两种,一种是可以继续食用的食物,另一种则不能食用,比如鸡蛋壳,橘子皮......
可能本身学习环境学的关系,他一直都比较关注环保。
在2012年的时候他就发现原来在我们扔的日常垃圾中有大概三分之一都是食物。
而仅在香港每天约有3600吨的食物被抛弃,它们的重量接近两百辆坐满人的双层巴士。
丢在垃圾桶里的水果蔬菜很多都是完好的,被抛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不新鲜。
不新鲜的蔬菜往往因为口感和营养损失的关系被大量丢弃。
那么这种浪费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呢?
当Eric偶然在书上看见厨房垃圾可以变为染料,立即就决定“要把厨余垃圾做成染料,这样垃圾也可以变得美好,既避免浪费又装点了生活,物尽其用。”
说来也巧,刚好那段时间有大学生发起回收婚宴剩食的活动。
Eric就开始效仿他们,甚至后来的毕业设计的课题都做成了“利用厨余染布”。
这下便一发不可收拾,研发、创业。
他也没有想到以后的岁月里,把臭烘烘的垃圾变成美丽的染料成了他的执着,并且他也以此安身立命
02
▼
成功是彩色的,至少对Eric如此
要把厨余垃圾做成染料,必须要有原料呀!
最开始对厨余的收集,Eric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就是去翻找垃圾桶,菜市场就成他的乐园。
别人吃水果剥下来的果皮,因为看起来不新鲜被丢的烂菜叶,在他看来都是宝贝。
他和小伙伴为了捡到这些垃圾长期蹲守菜市场。
一来二去菜场的大叔大妈都认识了他们,说他们是一群想用垃圾染布的疯子。
想做有趣的事当然顾不上那么多,毕竟质疑对他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的困难了。
垃圾有了,怎么变成染料呢?
虽然厨余垃圾变成染料在国外是有过成功的经验的,但是资料却是少之又少的。
没有资料就只能靠实验一次一次摸索了。
把所有捡回来的垃圾清洗消毒,按照颜色分类,用工具捣碎,然后锅碗瓢盆就齐上线。
好看的颜色是Eric的终极目标,有时为了配出想要的颜色,整整一天Eric都会站在锅子旁边盯着“厨余”。
也有好玩的时候,煮染料时Eric需要时不时往锅里加醋、加糖、加盐。
这不就是在做饭吗?
做染料该有的实验室气氛生生就被变成了厨房。
Eric开玩笑说“我做饭也很好吃的”。
但实验的失败是常有的事,Eric 和同伴花三年时间,试验了近200多种素材,才终于成功地从常见的厨余垃圾中提炼出天然的色素。
Eric还自己发现了一种天然的染色方法,他把菜头菜尾涂抹上染料压在需要染色的布料上,一朵鲜花便在Eric手中绽放。
不过这种染色的方法只适用于小面积的精细的装饰图案中。
要把提炼出来的染料大范围的运用在布料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庆幸的是Eric家本来就是从事染布行业,爷爷在日本奈良有一间染料工坊。
为了染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特意去到日本,厚着脸皮和爷爷学习传统染布技术。
但是,爷爷染布所使用的原料中是含有化工元素的,他坚持纯天然。
所以只能在当地的染布坊里从最小的杂役做起,慢慢学习“扎染”和“板染”技术。
“扎染”和“板染”都是古老的染布手法。
两者稍有不同,扎染的手法更简单一点,最主要是用皮筋等一些工具扎出花式然后晾晒就可以,而板染的工序更复杂更考验手法。
比如做一件需要板染的“甚平”需要先把衣服用水浸透晾干后,在上面放上圆木板,用夹子夹好。
▲有圆木板夹住的部分,染料时不会染到它覆盖的地方,这样就有了圆形花纹~
然后把事先制成的染液与温水混和,再倒进放了衣服的盆子里,用手细细地搓揉让布料均匀地沾上染液。
最后用清水冲洗拆下木夹、晾晒风干。
一件紫色甚平就染制完毕。
03
▼
关门更开心,尽自己的力量消除误解
Eric做食物染料已经七年了,美丽和快乐一直是他坚持的原则。
他说:“我们希望透过染之工艺,把食物的故事、染艺的乐趣带给每一个与之有缘的人,最重要的是想物尽其用,看似是垃圾的厨余,其实也能拥有美丽的灵魂。”
如今不止香港,厨余染料已经去到了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台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了这个有意义的事业里来。
当然也少不了重视环保的大陆。
现在Eric的染乐工坊开始了一个新的“歪果计划”。
这个计划是为了消除人们对于"歪果"的误解。
“歪果”其实就是卖相丑陋畸形的蔬果,可能是生长过程中遇到了石子或者被虫子啃咬的情况,他们的外表就发生了改变。
虽然食物本身的营养物质无损,但人们在挑选的过程中往往会跳过这些“有点丑”的瓜果蔬菜,认为他们是转基因食品。
为此Eric他们专门组织了活动,把一批歪果胡萝卜制作成渍物,就连大学教授都参与进来,办讲座分析不同歪果的成因,消除人们对歪果的误解。
Eric和小伙伴们一直在为食物能被利用的各种可能做努力。也一直坚持食染原料必须来自厨余垃圾。
但慢慢的Eric却发现很多染坊使用的材料是新鲜的食材。
“这样怎么能叫做厨余,怎么能叫做废物利用呢?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令我最生气的。”
本意是废物利用,却又加剧了浪费,在这件事上Eric不无痛惜。
现在染乐工房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染色活动。
更在零碳天地文创市集、减法生活等环保活动中出没,通过产品宣传环保也大力推广食染原料要来自厨余垃圾。
“如果有一天染乐工房因为不够余料,做不出染料而关门大吉,也未必是坏事呀”Eric总是这样说。
其实不管是“厨余染料”还是“歪果计划”,避免浪费或者说是找一种方式减少浪费,一直是Eric的初心。
初心人人都有过,但未必每个人都在完成它。
剩菜和旗袍、衣服、布包,原本毫无联系的东西,但在“有心人"Eric那里他们就是可以通过微妙的联系,和平共生。
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益美传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