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爱佑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王兵给爱佑公益创投支持的行业伙伴们发出了一封信,就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公益机构如何应对,谈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增长放缓,企业裁员、降薪潮起,政府接连推出应对新政策。不得不说,公益领域极少有人认识到此轮经济变化将对公益产生怎样的冲击,以及公益机构如何因应。
王兵先生在信中提出了4条应对经济下行的方案,包括盘家底做预案、越寒冬越筹款、战略聚焦和慢下来打磨产品。我们相信这将给公益同仁带来很多启发。在征得王兵先生的同意后,我们将信在此发布,以飨读者。
致爱佑公益创投伙伴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爱佑公益创投伙伴们,
展信好!
如今,世界和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不同因素叠加冲击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去年10月份的会议上就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面对这些经济的不确定性,我深刻地感觉到寒冬将至,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过冬。
第一
寒冬中求生存,首先要盘盘家底儿、做一下预案
作为公益机构负责人,我们要对家里的情况一清二楚,既要心中有数,又要心中有术。这个时候,就要深入了解机构的账面资产以及品牌、利益相关方等各方面的资源,盘盘家底儿、算算账。
第一步,公益机构要做好精细核算,清晰成本结构。面对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考验,公益项目的投入产出应该更加严格,这就需要项目对执行成本进行细致而准确的核算,科学节流,减轻资金压力。此外,通过整合资源,进行内部打通和行业协同,也能很好地以更低成本解决社会问题。
第二步,要做好变阵组合方案和预警。在环境不确定性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定式和铁律可参照了,因此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公益机构需要制定上、中、下几种不同的策略,还要有ABC的组合方案。如果提前预测明天到来的几种可能性,无论是哪种状况都能灵活应对。
第二
越寒冬越要筹款
坦白来讲,对于捐赠人或捐赠企业来说慈善并不是刚需,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整体的捐赠人能力和意愿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寒冬中公益机构要想方设法广积粮,储备御寒能量。
首先,我们需要更用心去做好捐赠体验,提服务、强互动,要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服务流程,增加现有捐赠的可持续性;其次,要对捐赠人数据做好积累、管理和应用,有针对性地发掘捐赠动机和场景;第三要建立全员筹款思维,大范围开源,把组织链接的资源盘活。当然积极筹款也要讲究一个度,不要单纯为了筹款盲目接一些项目,从而消耗机构太多不必要的精力。
第三
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好机构的战略聚焦
经济景气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热捐赠,促使很多机构不可避免地去追热点,这也并非一个错误动作,但因此会形成多元化战略。寒冬时节捐赠紧缩,风过去了,是否还能飞在天上就要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了。这时候就需要紧贴机构使命,清晰机构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总结回顾和盘点资源,进行战略聚焦。
聚焦有几个标准,比如聚焦在自己的核心优势上,聚焦在相对来说的公益刚需上,这样聚集资源的能力会更强。同时,产品结构也要适应战略调整,聚焦在某个或者某几个核心产品上。捐赠热度下降时,资源就会向更优秀的公益产品集中倾斜。把精力、人力、财力用在核心项目上,砍掉多余的枝叶,才会显出顶端优势。
第四
慢下来,打磨组织和产品
有一些伙伴机构之前一直处于高速扩张期,并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在慢下来之后,反而有时间可以充分地从战略、组织、产品、文化各个角度重新地审视自己。公益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让受助人得到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支持,同时激活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关注度,产生系统化的影响。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在创新和守业之间做出平衡,没有太多试错成本,就要在现有基础上深化提升。打磨出经得住考验的公益产品,才是公益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硬核。精细化打磨也能够帮助我们从产品的迭代中校准社会需求,主动引领社会趋势。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不是寒冬,我们可能都不能停下来好好地看看自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反而成为了修炼内功的绝佳时机。我所要跟伙伴们分享的,并不是过冬的方法,而是一种寒冬心态,要时刻保持饥饿、警觉、热情和进取。
最后,祝愿爱佑伙伴们在2019年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公益的道路上,我们一起努力!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创新家”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