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炸毛了!这个日本人到中国把粪便当成宝,却被28万人疯狂追捧?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开始吧(ID:kaishizhongchou) 门是窄的,路是小的, 找着的人是少的。 理想主义者 Idealist 一个70多岁的日本老头儿,非要跑到河南当农民。5年多了,还赖那儿不走...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开始吧(ID:kaishizhongchou


门是窄的,路是小的,

找着的人是少的。


理想主义者

Idealist


一个70多岁的日本老头儿,非要跑到河南当农民。5年多了,还赖那儿不走...


乍一听,大家都觉得:这老头,怕不是骗子吧...但仔细一想,不对啊,骗子能有几十万粉丝?

 


川崎广人,在网上坐拥28万追随者,大小也算个红人了。可作为“公众人物”,他实在有点儿不会控制情绪。

 

来中国6年,川崎最大的爱好,是生气。

 


有人在农场随地吐痰,他气;

有人大白天的就喝酒,他气;

有人把老玉米当嫩玉米卖了,他更气;

 


啥?老头儿气到绝食了?

 

别说绝食,气到不能自已的时候,川崎连剖腹都琢磨过。


这个满头白发的暴走老先生,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的炸弹。

 


可这颗行走的“炸弹”,放着日本喝酒泡温泉的退休生活不过,60多岁自学中文,一个人跑到中国来,就为了当个中国农民。


 

从年轻时候起,川崎做的就是跟农业有关的工作。

 

在他印象里,农业这俩字儿,是必须和“干净”划等号的。毕竟,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要吃到嘴里的,不干净怎么行?

 

可多年前来中国的一次交流活动,他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在我们的农村,不少庄稼地旁都堆着一坨又一坨的粪便。那是真的脏,也是真的臭,稍一凑近感觉人都要昏过去。

 

村民们却把这些粪便当成宝,那可都是“纯天然”的肥料

 

川崎当时就惊了。用这玩意儿灌溉,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说,还容易引发病害虫,难道农民都不知道?


 

而最常见的化肥,那就更是百害无一利了。不仅影响农作物的口味和食用安全,长期用下去,土壤和空气都能给毁了。

 


日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使用比例大概是4:1,而在我们国家是1:4

 

川崎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GDP这么强,而农业技术的使用却这么弱...

 

回了日本,他满脑子都是那些散发着恶臭的粪便被浇灌到地里的画面,有一点儿惋惜,又有点着急。

 

是可以更好的,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


 

川崎开始疯狂看资料,去日本的各个公司和农场学习堆肥技术。

 

这种在日本应用广泛的技术,通过发酵等手段将新鲜动物粪便转化成干净环保的有机肥



它没有臭味,甚至牛可以直接吃。

 

既可以对生粪进行再利用,又能保证没有化学残留,比起生粪和化肥,这种肥料绝对科学多了。

 


2013年,手里握着堆肥制作技术的川崎决定,到中国!让中国的农民种出干净无害的农作物,让中国人能吃上更健康的粮食和瓜果。

 

那会儿川崎已经退休,太太拉着他不让走:老了老了,待在家里,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好吗?你知道去那儿会经历什么吗?你扛得住吗?

 

仔细一想,太太的担心都特别有道理,可川崎的脾气倔的跟头驴一样,一定要走,谁也拦不住。

 


装上资料,带上样肥,

杂七杂八加起来得有30公斤

他一个人拖拖拉拉,

带着要帮助中国农民的理想,

来到了这片他完全陌生的土地。



可理想是块清透的璞玉,现实却是一把冷硬的锤子,老头儿从落地那一刻起,就遭受着“打地鼠”一样的接连暴击。

 

从浙江到新疆,他去了全国很多城市,看了100多个农场,八九个月的时间一直在努力推广堆肥培养技术和循环农业的理念。


 

“我会制作堆肥,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我只需要拿很少的工资,但真的可以帮到大家”

“堆肥能种出安全食品,请让我在这儿尝试一次”


 


可没人雇用他,没人理解他,也没人相信他,大家甚至在猜:这老先生,神经病吧。

 

川崎的理想,碎了一地。


 


没人收留,老先生只能拉着行囊继续走。


大包小包的,本来就不多的头发都贴在了头皮上,像个流浪的。

 

眼看钱就快花完,川崎都要绝望了,终于,小刘固村的李卫把他留了下来。


 

川崎和李卫


本是记者的李卫从去世的父亲手上继承了270亩的农场,可对农业,她是两手一摊、一无所知。

 

本来好好的地,到她手上,差点就废了。后来按川崎的法子试了试,竟然有了些肉眼可见的好转。

 

李卫想留下川崎。



但川崎,可不是随便就能点头的人。他可以少要甚至不要钱,但一定要看到“态度”。

 

从前李卫都是中午到农场,喝喝茶吃吃饭,下午早早儿就走了。这态度川崎可不能忍,农场主不干活,怎么要求员工干活?

 

川崎在农场立下的第一道规矩,不客气地给了李卫:早六点上班、晚十点下班,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干活儿,别想偷懒!


 


农村卫生间条件差,工人又不注意打扫,每次上厕所都能把川崎恶心个半死。


平时卫生都搞不好,种的东西怎么能干净?

 

川崎给农场里的人都排上班,包括他自己,轮着打扫厕所

 


农场里贴满了他的要求。不能吐痰、不能把烟头随意扔在地上,不能在工作日白天喝酒…

 

卫生、安全、专注,这些习惯的养成,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得从一件件小事开始改正和培养。

 


农场里的人越来越多,不按照规矩来的也越来越多。


川崎中文不好,虽然一直在学,但要他流利地骂人,还是太难。

 

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憋到满脸通红,他经常气到把自己关进屋里抓着头发啊啊大叫。


 

最生气的时候,得用绝食来表达抗议。他知道,因为年龄大,大家还是照顾他,平时说不听的只要一绝食,肯定有用。

 

从最开始毫无管理可言,到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则,这个办法川崎用了好久。可只有这样,事儿才做得成。



总要求别人,自己也不能掉链子。

 

川崎每天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早上5点半起床,6点多出现在办公室里,8点多给组织大家开会…这老头儿,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比他小一辈的李卫都说:“他比我们这儿任何一个年轻人的工作时间都长,我是超不过他。


 


一天要去三次大棚,哪个棚的作物什么长势,川崎比谁都摸得清。

 

以前老被人怀疑有洁癖,现在为了感受肥料湿度,上手就抓。


 

除了实践已有的堆肥技术,这位70多岁的老先生还在不断学习

 

每年回日本续签的时候,都是大箱子套小箱子。再回村里,俩箱子一打开,里面全是书。

 

农场里摆的两三百本书,全是他背回来的。


 

6年来,川崎忙得跟陀螺一样。穿着那身脏兮兮的工装,常常灰头土脸,比刚来那会儿还像流浪的。

 

他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想其它的,但夜深的时候,坐在麦垛上,看着头顶的月亮,还是忍不住想起山海之外的家乡

 

女儿刚生了宝宝,还没抱一抱呢。太太一个人在家,也不知道平时吃饭好不好。


 


来了中国,川崎跟家里总是报喜不报忧的。


再苦再累,又或是有人看他是日本人对他横眉冷对,到他那儿都成了“我在中国过得很开心”“我很好”。


 

孤独的时候,

被员工气到爆炸的时候,

他像写日记一样

把这些时刻留在网络上


 

他记录那些好的坏的,那些快乐的忧伤的,还有一切已经被实现的。

 

在小刘固村,他们建起了两个堆肥厂和一个液肥厂,不仅自己用,还会免费为周围的农户提供。


 

和村里其他的麦田比起来,川崎打理的麦田要茂盛得多,麦子的颗粒也更饱满。

 

用化肥的农田每亩收成大概是800-1000斤,而到他这儿里,收个1300斤没问题。

 

他们把自己种的农产品放到网上卖,一水儿的好评。


 

销量一好,老头儿看着高兴啊。


平时看上去总是气呼呼的他,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一瞬间甚至觉得自己头发都多了起来


 

从2014年初到小刘固村,四季流转几回了,如今总算“有点儿成功”了。

 

没盈利的时候,川崎不拿工资照样干活儿。盈利了,他也不拿分红。一是知道农场经营并不容易,二是为了感谢李卫的知遇之恩。


 

收益越来越好,但老头儿还是常常生气

 

有年轻人慕名来学习,没学几天就溜了。最快的,上午刚到下午就跑没影。他气这些人不吃苦、不努力。

 

还有的找上来想给他做宣传,却不是想说种植技术,而是想拿他日本共产党的身份赚眼球。他气这些人的浮躁和浅薄。

 


他很少再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抱希望了。


埋头种好脚下这块地,让人们看到这块地的真实收成,用果实赢得更多农民的信任。

 

只有这样,才能真的让堆肥技术被接受、被采用


 

其实,中国很早就有农业专家在推广堆肥,但制作堆肥耗时多、成本高,这条路并不好走。


而作为外国人,又不是专业出身,川崎知道,要建起他的农业乌托邦太难太难了。



他常常读《圣经》里的一段话给自己听:“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尽管知道自己选的是一条窄路,但这个倔老头,还是撇着那口蹩脚的中文说,他将为此,“决死于中华大地”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人人公益”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SzA4LyGhP7fQuuH1ULrHQ

  • 发表于 2019-02-02 10:52
  • 阅读 ( 1400 )
  • 分类:志愿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