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自带食器、水杯
用厨余自制黑金土肥料浇灌植物
三个月只产生两小罐垃圾……
这是27岁的余元和她的英国男友Joe
“零浪费”的生活实践
也是他们的甜蜜日常
剁手族的断舍离实验
武汉姑娘余元
十七岁来到北京,独自在异乡漂泊
买买买曾经是她最好的解压方式
15平米的出租屋里,塞着四五百件衣服和杂物
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小空间里
余元努力生活、工作
渐渐在这座城市立住了脚
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她不再那么依赖买买买的慰藉
两年前,余元偶然在网上看到
一个美国家庭(BeaJohnson一家四口)
零浪费生活的视频
这一家四口一年的垃圾只有一个罐子
▲(Bea Johnson一家四口)
这种前所未见的零浪费生活让余元跃跃欲试
余元真正的断舍离是从2016年开始
那一年春节之后
余元的房东将房子卖了出去,急着收房
余元不得不尽快将出租房腾出来
一时间,那些昔日给余元
许多满足感的物品成了负担
“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心
被这些物品困住了”余元说
准备搬家的那些天
她第一次认真审视了自己过去的消费观
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被一堆鸡肋的杂物淹没
那一刻,她决定给自己
塞得满满当当的生活做做减法
▲(余元现在一年四季所有的衣服)
她将冗余的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
仅留下生活必须品
有意识地克制消费冲动
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断舍离的生活
很快,余元的断舍离生活
就有了合伙人——她的外籍男友Joe
四年前,余元在一次朋友的家庭聚会上结识了Joe
成长环境迥异、文化背景不同
这对跨国情侣在相处中
难免有不少需要慢慢磨合的地方
但是在“零浪费”生活这件事上
两个人却达成了十足的默契
在余元的影响下
Joe也加入了她的生活实验
三年多来
他们制定出了一整套“零浪费”生活的金科玉律
1.不点外卖
2.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量入为出杜绝剩菜剩饭
每一次外出购物,余元都自带环保袋
久而久之,菜市场的大姐们看到余元来
就会主动将称好的菜塞进她的“百宝袋”
对于蔬菜根茎等一些无法避免的厨余垃圾
余元和Joe上网查资料
将它们制成黑金土肥料
用来灌溉植物,多出来的部分
就送给邻居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的大爷大妈
颇受邻居们的欢迎
爱美的余元喜欢将旧衣改造成漂亮的衣服
Joe己经好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而她最常穿的那双短皮靴
是他们两人花4元钱在二手摊上淘来的
余元笑称自己头上已经长出了“旧物雷达”
对小区里被人丢弃的闲置物品特别敏感
现在她卧室里那把舒服的摇椅
就是她从小区楼下捡回来的
擦擦洗洗之后完全不影响使用
经过三年多的可持续生活实践
如今,余元和Joe
在两个月中仅产生两小罐垃圾
主要是桶装水的塑封胶带
用过的膏药、药片盒
玻璃瓶上的广告标贴、棉签
衣服上的洗衣标识
快递胶带和一些其他包装袋
几乎可以说是实现了“零浪费”
这种低消耗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内心满足
远远超过了当年四五百件衣服的效力
也让这对情侣产生了将自己的生活理念
推广给更多人的想法
去年一月,余元和Joe的
THE BULK HOUSE
零浪费无包装商店在北京开张了
在这里,洗发水、沐浴露不是整瓶销售
而是像旧时那样散装、称售
同时也减少塑料瓶包装的使用
避免过度包装,鼓励大家循环使用外包装
同时小店还出售可循环使用的
餐具和旧物改造的商品
比如,用米袋制作的时尚包包
用旧衣料改造的便当袋、枕套等
闲置物品在巧手阿姨们的飞针走线下
焕发了新的生命
两个人生活可以“零浪费”
那么经营小店呢?
货运消耗总是难以避免的吧?
对此,余元也有自己的妙招
她给这间小店定义为无包装小店
不给商品过度包装
即便是快递货物
也会选取可循环使用的废纸盒以及可降解的胶带
▲(玉米水溶性胶带打包的快递)
几个月下来
小店仅产生了一玻璃罐垃圾
▲(2018.03-2018.10产生的所有商业垃圾)
余元和Joe在生活里
找到他们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他们的零浪费生活和
THE BULK HUOSE零浪费无包装商店
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有意识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情人节到了
余元说她和Joe不会互送礼物
因为在他们的小家里
越来越好的彼此就是最值得珍惜的礼物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京东公益”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