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去年12月,全国零废弃物联盟年会上,一个气场很足的小哥在我分享了二维码垃圾分类模式后,在台下找到我问:“你说的这么厉害,是真的假的?”
这几年做垃圾分类,受到的质疑确实不少,不过这么直接还真是第一次。这估计是做分类受挫的同行吧,时间久了怀疑人生也是可能的。
于是就没多说啥,告诉小哥明天正好有社区实地参观,实际效果如何,出门右转自己去看就好了。第二天社区参访,看到这小哥跟在大部队后面很仔细的观察记录,心想看来是真不服气呢。希望这位小哥看到了他想看的吧,之后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
12月份的零废弃物联盟年会
过完年,人生的剧情峰回路转。在2月底,我决定离开用五年时间打造的成都垃圾分类项目,重新开始完全市场化的分类回收模式探索。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间,这位小哥打电话来了,电话里他说是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实地看完小区后才相信我在分享中说的都是真的,居民的参与率真的很高,通过随机询问居民,发现大家也都真正养成了正确的分类习惯。回北京后他一直在想这个事,越想越觉得这事值得做一期节目。
What?零废弃物联盟年会这样的民间活动,居然引来央视节目记者卧底?好吧,看来记者还是挺拼的。
不过适逢我正在离开前公司,告诉小哥当时情况后,他说可以再等等,而且也希望看看我的新模式会是什么样。
3月底被住建部召去北京,代表民间企业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新闻通气会。会后想起了这哥们,就联系到他。电话接通后,他听到我在北京,特别兴奋。我就听那头喊:“师傅师傅掉头,咱们不去香山啦!”
然后,我们就约在了发改委大院附近的白云观见面(不要问我为什么是白云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就是想去白云观)。半小时后小哥风风火火扛着摄像机就冲进了观,一路引来多位道长侧目。
三月底的白云观
我俩在北京三月温暖的阳光下愉快地讨论了奥北所坚持的市场化垃圾分类模式。小哥当场决定四月忙完手上的节目后,就专程来成都,开始取景拍摄这期节目。
当小哥再次到成都,就是4月下旬了,带着央视介绍信和一位壮汉摄像老师。三天时间还是风风火火的节奏:约见了成都市城管委;拍了幼儿园垃圾分类的场景;还跟着我们同事去拍摄了找场地的镜头……最后告诉我说,这次只是来打个前站,等6月份再正式来成都开拍。
央视介绍信,厉不厉害?
纳尼?原来《新闻调查》栏目的拍摄节奏是这样的啊:12月起意、3月约、4月踩点、6月正式拍。我心中当时的表情是这样的:
后来小哥告诉我,这还算是顺利的,他们栏目一般是有七八个摄制组同时跟进不同选题。好吧,你们赢了。
6月1日小哥自己又来了,单枪匹马带着一个黑科技摄像机。据说这次壮汉摄像大哥有事来不了,就靠他自己先拍些素材了,等月底大哥档期出来后再来。我擦还可以这样?靠谱吗?要不是那张介绍信,我真的怀疑他是不是央视临时工
这个摄像机可以直接连手机,还挺高级的样子
6月15号,大哥小哥终于一起再次来到成都了。除了拍摄我们的服务流程,还陪着他们一起浪了一天,我们去了成都市长安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拍摄到了大家在节目中看到的珍贵现场画面。
(小哥体验了一把焚烧厂垃圾抓斗操作)
(真实的垃圾储存区,像不像科幻电影场面?)
(大哥操作无人机航拍垃圾填埋场)
折腾了两天终于完成主要拍摄任务,我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杀青了吧?小哥随意的告诉我,他月底自费出发去日本,再拜访当时日本垃圾分类政策推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人物。
剧情到这里,我真的有点佩服这哥们了,为了拍好垃圾分类,还要自!费!去!日!本!?(可惜后来节目里面相关内容被剪掉了,但这个情节需要告诉大家,一期用心的节目是怎样完成的)
然后七月初他发来了一批照片,告诉我日本街头是没有垃圾桶的,真正的垃圾分类并不在于设置多少高大上的垃圾桶。这个观察角度超棒,我们请他写了篇文章,发表在了BBS上,现在这篇文章还雄踞着本年度阅读量榜首:
你一定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吧?
我也是的。
然而并没有 !
小哥又双叒叕来了!
7月中旬,忽然接到小哥电话,节目缺了些镜头,他会再来一次。这次估计小哥自己也不好意思了,于是就提前发来一大箱他从日本带回来的零食。嗯,通过零食贿赂采访对象,可以的!
在零食的激励下,团队小伙伴们最终顺利协助完成了补拍。掐指一算,前后一共四次来成都,一次到日本,据小哥说在北京还探访了不少民间回收从业者、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员,才有了这期节目。
小哥回北京之前,说他会用一个月时间再补充资料,预计在9月播出。我们对此表示期待,毕竟是前后拍摄跨度有半年之久的专题节目。
然而,又出了意外 人生总是充满了刺激,8月1号小哥告诉我们,内部决定节目提前整整1个月播出!他正在没日没夜的剪辑赶进度中。整整一个半月的工作,压缩到两周里完成,简直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还好小哥没有让领导失望,节目如期制作完成,总觉得最后结尾意犹未尽,也许有这个原因吧。
不是尾声的尾声。节目快成片前,我问小哥:“一般媒体讲垃圾分类,都是从宏观入手,恨不得把全国各地的案例都采访一遍,旁征博引各家做法,论证总结出来一个成功模式,就怕不高大全。像你这么拍具体案例,看不懂的人会以为在给我们拍宣传片了,难道不怕引起争议?” 小哥说,中国的垃圾分类这么多年,大而化之的理论一大套,就是缺少具体落地的案例,他就想拍这么一个,引起争论搅动行业去思考,就达到这期节目的目的了。
看来,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奥北环保”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