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北京论坛哈佛—燕京学社专场开始了以“信仰,社会与新媒体”为主题的下半场讨论。作为最后发言的学者,吴逢时教授没有像之前的发言者那样走向演讲台并播放PPT,而是拿着一沓讲稿信步走到U型会议桌中间,直接开始了她今天名为《社会媒体、公益慈善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青海案例分析》的报告。
吴逢时教授发言
同北京论坛中大部分展示完整研究成果的报告不同,吴教授今天带来的是她近期正在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意在探究新媒体对于有宗教背景的少数民族群体以及其文化保留的作用。为了获得相关数据和事实,吴教授和自己的团队深入到青海、甘肃等地,在包括玉树在内的多个地区开展调查研究。
吴逢时教授先从她的实地考察见闻讲起。在研究基层公益活动的发展时,吴教授进入了玉树灾区藏族牧民妇女的帐篷,期间她曾被请求讲自己完全不熟知的“妇女健康”问题,面对这样临时而又颇有难度的挑战,吴教授戏称,“难道就是因为我是女的吗?”,来表达自己的一番无奈与调查的不易,这件趣事引得全场笑声一片。
吴逢时教授首先从宏观结构框架上介绍了她的研究项目。就研究的理论背景而言,吴教授列举了有关父权结构的理论、高度边缘化群体对新媒体的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谈到研究方法,吴逢时教授称她的方法与之前做了报告的曾繁旭教授的很相似,又笑言这“节省了我解释的时间”。即大部分依赖于收集信息、建立软件模型、分析数据的方式进行。
随后,吴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这项研究目前为止所获得的一些发现。吴教授提出网络以及新媒体在少数地区的使用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要宽泛。比如她曾接触到玉树地区的一些藏族妇女,在调查小组将要离开的时候,这些妇女请吴教授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且最好是QQ号。即时通讯工具在这些文化程度很低的妇女中竟然如此普及,而吴教授自己在这之前几乎从没使用过QQ。对于未来由新媒体承载的社交平台,吴教授认为,以手机为硬件辅助的社交工具将成为一个新的拐点。另外,针对有独立语言体系的少数民族地区,手写文字的软件使用户在交流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近期出现的音像、语音等通讯方式大大减弱了这样的障碍。
新媒体对于少数民族族群的转型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吴逢时教授认为,在有宗教背景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被高度边缘化的人群面临的转型是双重意义上的。一方面,他们需要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信仰以及意识形态上的转型以及重建。另一方面,在互联网2.0的时代,新技术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影响将远远大于想象。吴逢时教授称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修改与推进的空间。
在提问环节,一名来自新疆的观众质疑道,“新媒体时代,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形成的还是一个传统社区的延伸,而不是完全开放形式的社区”。对此,吴逢时教授解释说,民族地区的内部阶层分化仍然存在,因而在新媒体进入民族地区之后,这种建立在传统亲缘关系上的封闭性社区是存在的。但在青海和甘肃等地区,类似的社区呈现的多还是半开放或开放的特点。最后,吴逢时教授还强调了新媒体对于文化保育的重大意义,“因而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让新媒体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正能量”。
吴逢时教授研究的方向是政治学而不是传播学,但是在进行这一项同传播领域密切相关的研究时,仍然得出了非常有启发性的结论。由于研究方向,吴教授运用到许多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这也让整个研究充满人文关怀。
吴逢时简介:香港中文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1999年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自2005年起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间在哈佛—燕京学社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世界政治中的社会力量、全球治理、生态政治、中国当代政治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转自“北京大学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2-11/04/content_256531.htm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