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复旦高材生,却成海洋“清洁工”,44岁已熬白了头发,只为还大海以洁净!

你的体内其实有塑料存在 你相信吗? 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不久前 一个令人发寒的事情被各大媒体疯狂报道 “奥地利科学家宣布 首次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 来自奥地利环境局 和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 对8名

你的体内其实有塑料存在

你相信吗?

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不久前

一个令人发寒的事情被各大媒体疯狂报道

“奥地利科学家宣布

首次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



来自奥地利环境局

和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

对8名志愿者进行了一周的饮食追踪

发现不仅这8人的粪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并且塑料类型多达9种

平均每10克粪便中就含有约20个微塑料颗粒



这是历史上的首次确认

人类已被微塑料污染

在我们觉得海洋污染离自己很远的时候

被我们随手丢弃的垃圾

他们又回到了我们的体内……



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

NO!

有这么一群人

一直保护着这片蓝色的海洋

他们清理海滩垃圾

建立海岸垃圾数据库

监测海洋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

在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

形成联动清理海洋垃圾



他们有个愿望——

还大海以洁净,

恢复人类与海洋的友善关系

也许你该聆听下他们的故事


01

44岁的他已经熬白了头发


这个紧皱着眉头的男人叫刘永龙

今年已是他从事海洋公益事业的第11年

连续奔波在我国的海岸线上

刚刚44岁,却已熬白了头发



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刘永龙

在志愿者八年之后辞去国企中层之职

于2007年创立了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

2013年开始全职担任理事长

倾力打造中国海洋环保公益领域的领军机构



11年前的一封邮件促成了

这个海洋环保公益组织的诞生

当时,专注于社区环保活动的刘永龙

收到一封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邮件

询问他是否能够承接海滩清洁活动的组织职责

净滩活动这个形式触动了他

促使他有了启动仁渡海洋公益项目的念头



经过努力,净滩活动得以落地

首次活动选择了地处

长江口和钱塘江口的南汇嘴

75名志愿者捡拾垃圾715件,共计129.5公斤



此后,仁渡海洋从一个志愿者机构

转变为专业的海洋环保机构

净滩活动场次逐年增加

从2007年开始,截至2017年底

仁渡海洋共组织156场净滩

组织7975位志愿者

累计清理垃圾多达18.45吨



02

没有数据就没有真相


除了组织净滩活动,刘永龙也在思考

海洋中的这些垃圾从哪里来?

哪些企业或个人是造成这些垃圾的罪魁祸首?

这些垃圾的年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是否可以就某种危害严重的垃圾

提出特定的保护措施?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

都需要在清理垃圾的同时

收集、汇总、分析岸滩海洋垃圾的统计数据

找出其中规律

以帮助公众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

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为海洋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为海岸清理行动提供支撑



没有数据就没有真相

海洋垃圾的数据监测就成为必须

但是,当时国内还缺乏

海洋垃圾的基本数据收集

也没有形成固定的海洋垃圾科研监测网络

难以客观的掌握我国海洋垃圾的现状

这对求本溯源

了解并解决海洋垃圾问题极为不利


2014年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

和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联合发起了

“守护海岸线”

海漂垃圾清理和监测网络项目

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全国范围内

定期定点监测海洋垃圾的项目



“守护海岸线”项目

不仅是进行海岸垃圾的清理

更是通过与全国沿海各地公益伙伴合作

在沿海城市设立海洋垃圾监测点

采用定点、定期科学抽样的方法

收集、汇总、分析

岸滩海漂垃圾的统计数据

依据这些信息

联合全社会的力量有针对性的

进行海岸垃圾减量和社会倡导



从最初只有12个监测点

到2018年

仁渡海洋已经在全国沿海

20个城市设立了27个监测点

预计2019年增加到40个

2020年会超过50个

随着监测点的增多

海洋垃圾的清理也从上海

变成了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共同参与



根据各监测点的数据

仁渡海洋发布了多份

《中国若干典型海滩垃圾监测研究报告》

逐渐形成清晰的中国海洋垃圾污染地图

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

海岸线垃圾治理政策提供支持



依托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

以及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仁渡海洋已经对三十多个海洋环保组织

进行了培训和指导

建立了国内海洋公益组织的协作网络

带动了更多环保组织的能力成长



2016年,“守护海岸线获得了

中国光彩基金会水环保人物奖

并在2017年评为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年度环保先锋

阿拉善SEE基金会多年来

也在持续支持该项目的成长



2018年4月,“守护海岸线”入选了

中国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

在好公益平台提供的传播、筹款、培训助力下

守护海岸线正在加速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网络

通过项目的规模化扩张

联合更多合作伙伴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

更加高效地促进海洋污染问题的解决



03

海滩垃圾里什么垃圾最多


根据对8万多件海滩垃圾进行的分析

今年4月17日,仁渡海洋发布

《海滩垃圾品牌监测报告》

发现这些垃圾中

最多的就是塑料类和泡沫塑料类垃圾!



仁渡海洋还发现这些垃圾

很多都是“有名有姓”的——

它们都可以被辨识出所属的品牌



而这些品牌我们就非常熟悉了

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

怡宝、可口可乐等都“榜上有名”!



这些“有名有姓”的垃圾中

最多的就是人们日常喝的酒水饮料包装!

其次是食品类以及生活用品类垃圾



在今年5月份仁渡海洋发布

的一份全国海洋监测报告中

记录了全国24个监测点信息

看看你所在的城市

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海洋污染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完整报>



11

4.9万名志愿者参与

清理267吨海滩垃圾

培训  检测  海岸清洁

每多清理1米,都是一片蓝色的憧憬



海洋探险家Robert Swan说:

“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

最大的威胁

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

保护海洋非一人之力

亦非一个团队之力

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

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

每一寸海滩都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04


对于“守护海岸线”项目

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

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海洋里的垃圾越来越多,专家推测,2025年,打捞到三吨鱼的同时,会打捞到一吨海洋垃圾。这么多的垃圾,哪里来的?研究发现: 每年800万吨垃圾进入海洋。


加强对海洋垃圾组成的研究,守护海岸线项目的实地抽样调查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海洋垃圾现状十分重要。有了这些实证的数据,学者们可以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政府可以制定有操作性的政策,企业可以发现自己优化的方向,其他环保机构可以得到必要的弹药并调整工作方向。


守护海岸线项目是沿海二十多家初创期或成长期的环保机构的联合行动,项目为这些机构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项目的继续发展,会有更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机构参与其中并获得成长,这正是以支持中国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为工作基石的阿拉善SEE所乐见的。所以,项目从发起到成长,阿拉善SEE都给与了坚决的支持。


问答

专访仁渡海洋执行总监 余东


Q:检测点数量从12到27,短短几年间守护海岸线项目快速扩展的秘诀是什么?


余东第一,近几年海洋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公众对海洋保护的认知,以及政府在政策层面的支持都在加强;

第二,“守护海岸线”有着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以及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能够给予合作伙伴详细、标准化的指导;

第三,我们各地的合作伙伴对守护海岸线项目都非常的认可,会主动邀请新的机构加入。


Q: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余东最大的困难来自执行经费的短缺。16年的时候曾有部分合作伙伴退出,现在我们有基金会资助、公众捐款、政府购买等多个筹款渠道,执行经费已经比较稳定。


Q:提到海洋保护,还有很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对普通人参与海洋环境保护有什么建议?


余东海洋垃圾的源头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保护海洋不仅仅是生活中海边的人的责任,80%的海洋垃圾是来自陆地的失控垃圾,来自我们的不环保行为。

不随手扔垃圾、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少点外卖、塑料袋重复使用......生活中的这些小事,都可以为保护海洋做出贡献。


Q:守护海岸线项目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余东我们正在对监测工具进行升级,未来会更加电子化、智能化。也希望我国每个沿海地级市都能有监测点,同时利用愈加完善的监测网络,带动更多海洋保护公益组织的成长。通过项目的规模化,扩大社会影响,减少入海垃圾,还大海以洁净。


Q:为何要加入中国好公益平台,从好公益平台得到了哪些支持?


余东守护海岸线跟好公益平台在理念,以及发展规划上都是十分契合的。好公益平台有一个执行能力很强的团队,希望能在好公益平台的助力下,把守护海岸线打造成一个品牌项目。


好公益平台给予的支持有很多。在今年99公益日期间,好公益平台推荐了守护海岸线项目,获得了不错的筹款成果,并得到了好公益平台颁发的进步奖奖金。


好公益平台帮我们对接了腾讯公益创益大赛的资源,有专门的广告公司提供创意和传播支持,此外还帮助守护海岸线项目在蚂蚁金服成功上线筹款。


好公益平台还提供了如筹款、传播、能力建议等诸多培训,以及“服务援”专业服务配比计划,对我们的帮助挺大的。


Q:在公益项目的产品化和规模化方面,可否分享一些经验? 


余东首先,我觉得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规模化,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特性来。

就守护海岸线项目来说,有以下几个经验:

第一,要有专职的团队,较强的执行力;

第二,寻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与学术界、专业人士更多的交流合作,为项目提供支持和背书;

第四,与媒体、环保机构、KOL建立合作,强强联合,扩展自己的朋友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益美传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x3vSwsR7b84qDRGYR1UoQ

  • 发表于 2018-11-21 19:58
  • 阅读 ( 1351 )
  • 分类:志愿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3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