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吴雯,2016年劲草伙伴,秘境守护者(原旨在通过互联网连接城市、乡村和荒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播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理念的一个由媒体人、公益人共同搭建的新媒体平台)创始人,最近两年转型,专注杭州良渚的社区自然教育。
背景介绍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照片的区别,左上角那张照片是原来秘境的团队,加上核心的志愿者大概有十个人左右,大家都穿着保护区护林员一样的衣服,经常是在大山大川里面做活动的。
然后到了左下角我怀孕的时候,虽然还在处理秘境之前的工作,但已经开始想做一些比较静态的,再右边这张图就是小宝宝已经出生了,那时候我就没有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山里面出差,得做一个转型,加上后来全家搬到杭州良渚文化村,我开始思考扎根良渚社区的事情。
于是娃三个月之后,我就开始启动社区自然教育的转型,一边带娃一边干活。娃半岁的时候,2017年99公益日筹了第一次款18万,一岁半的时候筹了第二次款26万(如果不是腾讯规则复杂和出现bug,应该有30万)。其实比起一个正常的机构应该有的运营费用的话,这个资金实在是太少了,但实际上这个资金已经支撑了我去年一年的工作。我想做这次分享,就是觉得可以给正准备在社区里面做公益项目的朋友以及受到生育限制的这些女性公益人,一点经验借鉴。
社区自然教育与社区筹款
社区筹款其实是个特别扎实和健康的模式,不仅是社区的自然教育,我认为几乎所有的社区公益的最健康的模式就应该是——社区居民自己筹钱做自己的事情。政府和企业主导的,那种基金会做的那些事儿,很多时候没有根本上把社区居民调动起来。可能选取的项目也不是居民所需求的,然后居民也没有兴趣去参与到其中,最后都是流于形式。但是反之,我相信如果是让大家用钱投票和用脚投票,那才是对这个社区公益项目一种最好的检验。
社区自然教育和社区筹款,其实二者也是一体的。你有本事做事,才有人愿意筹款;有人给你筹款了,你的事情才能做起来。尤其是到了今年我们第二次筹款的时候,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就很明确,第一年你做不好事情,就别想第二年还有人愿意给你钱。
从自然教育的角度来说,秘境之前也做一部分自然教育的事情,但那个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去跟景区、保护区、营地合作,没有扎根于一个具体的社区去做事情,所以模式也不太一样。社区自然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前者的运营方和他的服务对象是分离的,那个时候我们主要是靠微信传播这种线上的传播去做,但社区的自然教育,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己筹钱自己办事的一个过程。相比于其他商业兴趣班来说,我们两次筹款是迅速扩大了受众基础:第一次筹款是五十二个家庭,第二次筹款到了九十六个家庭。这个规模可能是其他的社区兴趣班,用商业的方式要发展个三五年才会有的。
这武功怎么练成的?
首先我想说下我们的团队,实际上我们主要的工作人员就是我和另外一个妈妈,然后我们两个孩子又都非常小,属于半职的状态,一年下来几十场活动,我们其实主要是靠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参与自然学堂建设的家庭)的力量,靠社区动员和资源整合的方式去完成的。
下面这个是良渚村自然学堂成立一周年的时候的一个感谢的名单:
由此看来,做社区的自然教育或者说做社区公益项目,在这么少的人手的状况下,我最想分享的心经就是两点:靠谱(有没有核心实力)和共创(愿不愿意分享合作)
首先是靠谱,社区筹款这件事真的比你拿基金会的钱做项目,要求还要高很多,因为其实你做的就是口碑,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经过所有参与的人的检验,不是像你给基金会写个项目汇报说,哇,我完成了哪些哪些活动,多少人参与就完了,而是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你,如果做的事情没有这个核心的实力,或者说你这个人不靠谱,那你这个信用体系很快就崩塌了,你不可能在第二年再筹到款。
共创的意思,就是说你把你有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这个社区。同时你要让这个社区的人认为这个事情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让他参与进来,因此你就要设置一些参与的机制,让他一起来做,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有我要为这个事情出力的想法,而你也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社区筹款十八式
下面就具体根据我这两年的经验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能够在一个社区快速的扎根下去,并行之有效的把项目做起来。
第一式:了解社区需求
那首先说你到一个社区你要去了解这个社区的特点和它的需求,整个前期的这个筹备我觉得至少需要提前半年去做酝酿的。就良渚文化村来讲,它其实是杭州郊区的一个社区。它的特点是居民介于都市和乡村之间的这样一个生活的状态,对自然啊,对文艺啊,这些东西是比较有爱好的,而且这个社区的人,经济条件属于中产阶级水平,那跟在偏远山区做社区教育就是两回事,就是说这里的人从意识和经济能力上来讲,他是能够自己出资来做这件事情的。通过对这个社区的基础的了解。包括这个社区有多少家庭,孩子们大概处于什么样一个年龄段,社区里面已有的跟教育相关的机构(包括自然教育),和他们之间有没有可能是一种合作的方式。这些都是要前期去铺开,去调查了解,去跟别人聊,然后形成的一个基本面的了解。
第二式:拜访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呢,其实就是那个,我觉得你不管在任何一个新的领域去开展工作或者换了一个新的地域去开展工作,里面最核心要去抓住的人,也是你做事情,如果说有捷径的话,这就是一个捷径。当然首先说你对这个事情你自己是有实力心里是有底的,这样当你去跟这个社区的意见领袖去聊的时候,他也才会看得起你。其次只要你是真心诚意地为这个社区做事情,那这个意见领袖,他自然也会支持你。
第三式:线下讲座/沙龙,大咖牛人引导在前。
了解了社区基本面之后呢,你就可以把你自己专业擅长的东西开展起来。你可以通过线下的讲座啊沙龙啊,把你原有的一些资源调动过来,到这个社区里面,先分享给大家。有这些引导在前面之后,大家就会慢慢对你这个人树立起一个形象,了解你是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的,相信你是一个有专业基础、有资源、有能力的人。
第四式:线上群交流,建立起共同的话题和基础价值取向
在每一次线下活动结束之后还会有线上群的建立,给大家一个后续探讨共同话题的平台,那这个熟悉度就慢慢加大了。
第五式:一对一深度交流,扩大熟人范围
再加上你还可以根据这一拨引流进来的人,再去跟他们有一对一的深度的交流,你的熟人范围就扩大了。我差不多也就是在几个月的时间吧,在我这个社区里面认识的人就已经很多了。
第六式:写项目文案,理清整体思路和疑难点
第七式:带着项目计划和疑难点,从意见领袖到社区熟人一对一线上/线下交流
具体的项目筹备基本上要提前一个月。每次99众筹的节奏,大概也是这样的,到了八月初的时候就会密集的去准备上线。那这个阶段的话,其实一方面是在做项目的文案,理清思路和疑难点。另外一方面要开始跟你的可能的筹款人和与你共创的这些家庭开始去深度的接触。
第八式:以上过程中会获得社区智慧,反复修改项目计划
肯定不能等到项目已经完全上线了才去跟他们讲这件事情,而是一定要提前去讲,只有这样人家才会觉得,你这个事情不是你自己想了就直接去做了,而是征询了大家的意见,有大家的智慧参与进来,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和调整,然后再去上线的,那这个过程大家就会觉得有参与感,他有他的贡献在里面,在后期的支持上就会不一样。
第九式:联合社区其他相关机构,共享筹款平台、传播渠道和参与受众
再有就是社区里面其他相关机构的资源,要好好的去利用。我去年第一次筹款完全是靠我个人信用背书去筹的。今年第二次筹款,我去找了村子里面的文化艺术中心,还有另外一家教育机构,联合来发起这个筹款,这样传播的面就一下子有了一个翻倍的提升。
第十式:准备好传播图文视频素材
准备传播文案、图文、视频等等,也是这个阶段的要完成的,同样也是需要大家去共创的。我们的宣传品有一个特殊性——就是这些东西就是参与共建的志愿者或者村子里的手绘达人和我们一起制作的,虽然肯定没有专业的做的那么漂亮,但这也是让支持你的这些志愿者再次凝聚起来的一个过程。
就拿我们这次众筹宣传的海报来说,实际上是我们的邻居自己手绘的,里面的房子,包括这个海报的背景是一个小姑娘手绘的,然后里面的小人儿是另外一个长期在做漫画的一个邻居画的。大家都是公益地来做这个事情。也没有去收取多少报酬,最后就是以非常小的成本,去发动这些社区的能人去完成的。
除了海报啊,文创品啊,今年我们还做了一个宣传视频,这也是我们的共创家庭的其中一个妈妈提议说,我们去年在自然学堂收获了那么多,那我们应该每个人都站出来讲一下这件事情对我们的益处。之后其实很短的时间,就花了一两天他们就把这个视频拍出来,然后再去找人去剪辑。虽然说这个视频的水平也没有多高,但同样是一个就大家主动去参与的一个过程。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视频资料)
第十一式:召开正式的项目发布会
到了99开始前的最后一周,就到了筹款冲刺的时候,我两次筹款都是会有一个正式的项目发布会和答疑会,这时就用到了之前准备好的文案呀,PPT呀,什么Q&A的微信稿啊这些。
第十二式:建立筹款志愿者团队,制定计划,明确分工
发布会开完之后就会筹建一个正式的一个群,把相关的人、有兴趣的人拉进来。也会建立我们筹款的志愿者团队,然后就开始制定计划和分工。
第十三式:线下传播铺开,海报、视频等
第十四式:线上核心群信息预热,但不要过早打扰
不可以很早地就开始去群里面去轰炸说我们要筹款啦,这样是很招人讨厌的。我们是很克制的地直忍到9月6号那一天才开始在各个群里去铺这个信息。避免过早的去打扰。
第十五式:筹款开始前一天,向所有可能参与的家庭,一对一发送捐款规则
然后同时这一天的话,我要把我前期已经面对面私下沟通过的所有的这些家庭。全部一个一个的去跟他讲,今年的筹款规则是怎么样的,你明天要怎么去捐这个钱。
第十六式:筹款的三天,组织志愿者团队,在社区重要人流中心摆摊义卖劝募
第十七式:实时在线答疑。实时发布筹款动态
今年的筹款跟去年的筹款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我做了线下的义卖和募款这个事情。尤其今年腾讯的机制特别复杂,除了线上我已经熟悉的家庭,我可以跟他详细讲怎么捐之外,其实是很难让陌生的家庭去理解这个复杂的程度的。那这个时候线下,就是人肉的这个方式一对一面对面地去讲解这个方式就特别重要,所以我是今年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把线下这一块做起来。总共大概也动用了三十名志愿者,然后我们分三天,在四个就是村子里面人流量很聚集的地方去摆摊去义卖募款。
以上是我们线下募捐的一些现场照片。其实真的特别感动。我们很多的这些参与的家庭,都是妈妈带着小孩来去做现场的讲解。他们还把他们自己过去一年在自然学堂里面上课的一些收获,比如说那个养的蜗牛啊,还有他们自己收藏的各种化石啊,拿出来展示,然后去跟别人分享说,你看我们家去年一年在自然学堂里面收获了什么。
义卖这个事情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让大家参与进来的点。义卖物品来源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有一些文创品,还有请相关的合作的机构,把他们的文创品也拿过来一起去卖,再加上其实这些小朋友的家长,他们也觉得让小朋友来练练摊挺好玩的,那他们就把家里的什么东西只要跟自然相关的也拿来展示拿来卖。所以大家就会有一个参与的乐趣在里面。包括我们在现场还设置了一些互动的玩法,比如我们有一个老师用橡皮章把二十四节气刻出来。然后让小孩子们来看我们这摊的时候就可以拿橡皮章印着玩儿。
最开始我们其实只安排了上午下午两个半天去做,然后来大家会发现,其实到了傍晚的时候人流量特别大。所以这些志愿者就说那我们再加一班,然后傍晚也继续去做募捐。其真实真的是用这样的方式,我们才拿到了今年的增量的这一部分。
那么所有的这些东西其实是你在进行一个机制的设定,比如说“义卖+劝募+摆摊”这种参与的方式。大家就各自发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智慧把新的想法加进来,都参与进来,非常感谢这次的三是多个支持线下劝募活动的志愿者。
第十八式:达成筹款目标,感谢捐赠人
所以说今年的这个筹款的结果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说我们只完成了三个子项目当中两个子项目。但也就还比较刚好筹到一个能支撑我能够服务的家庭数量的上线的时候,这个筹款日就结束了,于是我就赶快和阿拉善SEE基金会的人说,找腾讯把我的这个筹款入口关掉了,就现在这个数额就已经很好了,我不希望再有新的家庭,加入进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